生物处理过程

作品数:51被引量:152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李旭东施英乔许谦张欣张代钧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天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导电材料强化厌氧生物处理过程的研究进展
《现代盐化工》2024年第1期43-45,共3页邹子瑜 
近年来,导电材料在废水处理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导电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导性和化学稳定性,可以提供电子传输的通道,有助于微生物的电子传递和代谢活性的提高。因此,将导电材料引入到生物处理过程中,有望强化废水处理效果,提高处理速度...
关键词:导电材料 厌氧生物 处理建议 
焦化废水规模化生物处理过程菌相特征被引量:1
《广东化工》2024年第3期123-127,共5页李明军 陈辉洋 
焦化废水因成分复杂,难降解有机物较多,其生化处理与深度处理程度制约着行业清洁生产水平。本文以西北地区某焦化厂废水处理为例,阐述了其预处理+二级生物处理+深度处理方法,同时对工艺流程中二级生物处理的微生物特征进行分析,得到以...
关键词:焦化废水 生物处理 二级好氧 深度处理 微生物分析 
科技
《中国畜牧业》2024年第1期13-13,共1页
研究揭示不同盐离子积累影响畜禽养殖废水脱氮的微生物机制近期,农业农村部成都沼气科学研究所畜禽粪污能源化利用与污染控制团队揭示了不同盐离子积累影响硝化反硝化过程氮转化的微生物机制,为高氨氮-高盐度畜禽养殖废水的微生物处理...
关键词:微生物处理 化学工程 生物处理过程 污染控制 畜禽粪污 功能微生物 能源化利用 氮转化 
导电材料强化厌氧生物处理过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水处理技术》2022年第8期23-28,共6页姚春洪 韦志鹏 车林轩 徐辉 杨波 
上海市科委基金项目(19DZ1204903)。
建立直接种间电子传递(DIET),可以有效克服间接种间电子传递(MIET)受制于电子载体和外界环境等缺点,增强厌氧生物处理系统运行效率。添加导电材料,可以促进发酵细菌和产甲烷菌之间形成有效DIET,提高厌氧系统的污染物降解和产甲烷效能。...
关键词:导电材料 厌氧生物处理 种间直接电子传递 COD去除 甲烷产生 
卡片
《刊授党校》2021年第9期70-71,共2页
生物修复生物修复是指利用微生物、植物或动物,吸收、转化受污染水体、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或其他污染物,去除其毒性,使受污染的水体、土壤恢复生态功能的一种生物处理过程。按照修复过程中是否添加微生物和营养物质町将生物修复过程分...
关键词:生物处理过程 修复过程 自然降解 生物刺激 生物强化 生物修复 营养物质 有机污染物 
皮革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细菌多样性及生物强化脱氮研究被引量:2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1年第10期10-11,共2页吕金 张丹 
污水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生物的特性和代谢作用吸收和降解污水中的污染物。污水处理技术在处理皮革废水中有广泛的应用,通过研究生物脱氮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建立皮革废水处理良好的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以及功能性和代谢性的环境。本文...
关键词:皮革废水 生物处理技术 细菌多样性 脱氮 
制革废水中总氮的高效去除——用乙酸钠促进反硝化作用被引量:10
《中国皮革》2020年第4期54-59,共6页马小剑 周建飞 曾运航 石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878193);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2017TD0010)资助项目的资助。
制革废水因具有较低的碳氮比(C/N),在废水的生物处理过程中厌氧反硝化反应不完全,总氮很难被彻底去除。用乙酸钠作为外加碳源以提高制革废水的反硝化效率,促进总氮的去除。试验结果表明,乙酸钠作为反硝化碳源的最适COD/TN为5.1,在此条...
关键词:氯离子浓度 制革废水 乙酸钠 生物处理过程 反硝化反应 反硝化作用 反硝化脱氮 外加碳源 
餐厨垃圾生物处理过程中VOCs的产生与控制研究进展被引量:9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0年第1期210-216,共7页乔子茹 魏华炜 马佳莹 谢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901000)资助。
餐厨垃圾生物处理包括好氧堆肥、厌氧消化及卫生填埋等方式,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挥发性有机物(VOCs)造成二次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均造成危害.为促进对餐厨垃圾生物处理过程中VOCs的控制,对其产生机理、排放特征及控制方法方面进行...
关键词:餐厨垃圾 挥发性有机物(VOCs) 堆肥 厌氧消化 卫生填埋 
生物处理过程次生风险的产生与控制研究进展
《生物产业技术》2019年第2期28-37,共10页张昱 田甜甜 马春萌 杨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861138051);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7106005)
生物技术被认为是最清洁、最安全、也是最经济的废水和废弃物处理技术,然而,随着抗生素、全氟化合物前体物等化学物质进入生物处理系统,会产生次生风险因子——抗生素耐药细菌、抗性基因以及全氟化合物等,导致潜在的健康和生态风险。以...
关键词:废水 废弃物 生物处理 次生风险因子 
煤制油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OM)在生物处理过程中的变化特性被引量:9
《矿业科学学报》2018年第6期587-595,共9页彭思伟 戴子瑜 何绪文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7402002)
厌氧/好氧(A/O)处理工艺是衔接煤制油废水前处理和深度处理的重要工艺环节。本论文针对煤制油废水在A/O处理过程中有机物的变化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旨在评价A/O处理工艺的效果、明确DOM的变化特性、筛选出A/O处理后的特征污染物,为后续...
关键词:煤制油废水 GC/MS分析 三维荧光 区域积分 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