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地层

作品数:969被引量:4406H指数:3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元动童金南唐鹏王怿戎嘉余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中国科学院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构建生物地层复合序列的两种定量方法:以华南石炭纪生物地层为例
《地层学杂志》2024年第2期172-182,共11页赖牧晨 史宇坤 鲁铮博 施玉洁 黄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293280、92255301)资助。
构建全球或区域内统一、可作为对比标准的生物地层复合序列,是生物地层学的重要目标。传统方法中多采用定性或半定量评估,以主干剖面为基础,辅以其他剖面上的化石产出关系建立序列,而基于大量地层剖面数据进行综合排序的定量地层学方法...
关键词:定量地层学 排序与缩放法 约束最优化法 标准化石 牙形刺 (虫筳) 华南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古近纪综合地层、生物群与古地理演化被引量:4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4年第4期1308-1342,共35页刘佳 宋艾 丁林 苏涛 周浙昆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编号:2019QZKK07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002020);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编号:203127、193117);西部之光青年学者项目(编号:2020000023)资助。
古近纪是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劫后复苏并逐渐接近其现代面貌的关键时期.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区域,古近纪也是青藏高原-喜马拉雅造山带构造活动、亚洲气候重组、生物多样性演化的重要时期.限于研究条件、认识程度等的制约,青藏高原及其周...
关键词:青藏高原 化石 生物地层 古环境 古地理 古近纪 
泥河湾盆地第四纪哺乳动物群概览及若干新认识被引量:1
《人类学学报》2024年第1期157-183,共27页同号文 张贝 陈曦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YFC15215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72021,41572003);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资助(2023YF100905)
泥河湾盆地最初以其广泛分布的含化石河湖相地层而受关注,并以其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而著称于世,而今,泥河湾盆地已成为世界著名旧石器考古重地和研究第四纪地质古生物的重要场所。狭义泥河湾动物群(或下沙沟动物群)是我国北方早更新世...
关键词:哺乳动物 生物地层 古环境 泥河湾 第四纪 
西域鱼在江西和塔里木盆地志留系的新发现被引量:1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2023年第4期245-260,共16页山显任 林翔鸿 张雨萌 李旭彤 盖志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1972006,42072026)资助。
描述了盔甲鱼亚纲修水鱼科西域鱼属在中国志留系的新发现,包括江西九江清水组的一新种——澧溪西域鱼(Xiyuichthys lixiensis sp.nov.)和新疆塔里木盆地塔塔埃尔塔格组的张氏西域鱼(X.zhangi)新材料。澧溪西域鱼的典型特征为:部分头甲...
关键词:赣西北 塔里木盆地 志留纪早期 清水组 塔塔埃尔塔格组 盔甲鱼类 生物地层 
巴基斯坦北部小喜马拉雅区Abbottabad组Sirban段寒武纪小壳化石的首次发现及其地层学意义被引量:5
《地层学杂志》2023年第3期339-352,共14页Shehryar Ahmed 潘兵 Malik Muhammad Saud Sajid Khan 李国祥 Muhammad Qasim 罗翠 孙晓娟 朱茂炎 
第二次青藏科考研究国家专项(2019QZKK07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21002、42002024);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B26000000)共同资助。
小壳化石是寒武系纽芬兰统年代地层划分和全球对比的主要生物地层学依据。长期以来,喜马拉雅西侧的巴基斯坦北部寒武纪早期小壳化石的发现较为零星,导致该地区埃迪卡拉纪与寒武纪过渡期地层序列的划分缺乏统一认识,相关地层时代归属十...
关键词:小壳化石 生物地层 Abbottabad组 纽芬兰统 巴基斯坦 小喜马拉雅区 
中国新近纪大型植食性哺乳动物演化和生物地层被引量:1
《第四纪研究》2023年第3期637-672,共36页王世骐 
中国科学院(A类和B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批准号:XDA20070203、XDB26000000和XDA20070301);科技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批准号:2019QZKK0705);科技部基础专项项目(批准号:DD20190009)共同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872001)。
中国新近纪大型植食性哺乳动物包括长鼻目、蹄兔目、奇蹄目、偶蹄目4个目至少32科,超过300种。它们在全球的演化和迁徙受到新近纪全球气候改变的驱动以及海陆分布的影响,各门类组成和地理分布由古近纪的古老面貌向第四纪的现代面貌转变...
关键词:长鼻目 蹄兔目 奇蹄目 偶蹄目 生物年代 
华北板块石炭纪-二叠纪地层时间框架被引量:7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2年第7期1181-1212,共32页申博恒 沈树忠 吴琼 张水昌 张斌 王向东 侯章帅 袁东勋 张以春 刘锋 刘俊 张华 史宇坤 王军 冯卓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编号:XDB26000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9195520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编号:RIPED-2019-JS-984)资助。
华北板块的石炭纪-二叠纪地层蕴含丰富的化石、煤炭和煤层气资源,是研究晚古生代重大地质事件和化石能源极为重要的地区.建立华北板块石炭纪-二叠纪地层高精度标准时间框架对阐明重大事件的发生过程和原因以及探明矿产资源的时空分布具...
关键词:华北板块 石炭纪-二叠纪 地质年代学 生物地层 地层对比 
安徽繁昌癞痢山东裂隙堆积新发现的早更新世鼠科化石被引量:1
《古生物学报》2022年第2期239-255,共17页王元 黄柏挺 王一飒 徐繁 金昌柱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XDB26000000);安徽繁昌人字洞遗址的发掘和综合研究项目(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人民政府横向科研项目);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83122)联合资助。
中国长江流域沿岸的洞穴和裂隙堆积物中常含有属种丰富的更新世哺乳动物群,其中小哺乳动物化石由于标本数量多且演化速率快,因此在第四纪生物地层对比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系统研究了产自长江下游南岸的安徽繁昌癞痢山东裂隙的鼠科...
关键词:长江流域 安徽繁昌 癞痢山东裂隙 早更新世 鼠科动物群 生物地层 
湘西-鄂西中-晚奥陶世头足类动物群
《古生物学报》2022年第2期197-216,共20页方翔 陈挺恩 王文卉 张允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02009);中国科学院B类先导专项(XDB26000000);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192102);地质调查项目(DD20221829);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管委会科研基金(202001)联合资助;IGCP735项目“地层和奥陶纪生命的崛起”的阶段成果。
湘西–鄂西地区具有中–晚奥陶世连续过渡、出露良好的地层序列,并产出大量头足类化石。我们选择了位于该地区的湖北宜昌陈家河剖面和湖南桃源茅草铺剖面开展头足类研究工作,采集化石标本1000余块,鉴定出了24属46种。本文描述了其中6个...
关键词:生物地层学 奥陶纪 牯牛潭组 大田坝组 宝塔组 中扬子地区 
陕西嵌齿象与同心铲齿象同物异名考及铲齿象属一新种被引量:1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2022年第2期117-133,共17页王世骐 李春晓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编号:XDB26000000,XDA20070203,XDA20070301);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编号:2019QZKK07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1872001);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编号:QYZDY-SSW-DQC022);科技部基础专项课题(编号:DD20190009)资助。
铲齿象(Platybelodon)在中国北方中中新世的长鼻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然而,对其头骨和颊齿形态学的研究并不充分,尤其是与嵌齿象属(Gomphotherium)的区别并没有仔细研究。重新研究了之前被鉴定为陕西嵌齿象(Gomphotherium shensiense)...
关键词:铲齿象属 嵌齿象属 生物地层 生物年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