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地层

作品数:969被引量:4406H指数:3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元动童金南唐鹏王怿戎嘉余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牙形石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鄂尔多斯盆地桃112井和陕473井中奥陶统达瑞威尔阶的牙形石及其生物地层意义
《地层学杂志》2024年第3期293-306,共14页尹升菊 景秀春 付玲 李亚 李国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02026);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13107)共同资助。
本文对鄂尔多斯盆地桃112井和陕473井的北庵庄组和马家沟组开展详细的牙形石分类学和生物地层学研究,共采集90件碳酸盐岩岩心样品,经处理后在35件样品中获得353枚牙形石。所获牙形石可归入10属12种,以暖水类型为主,表现出强烈的地方特征...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 达瑞威尔阶 暖水型牙形石 生物地层 洲际对比 
湖北省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牙形石生物地层序列研究进展
《资源环境与工程》2023年第5期489-495,共7页吴奎 邹亚锐 杨良哲 杨波涌 苑金玲 余浩宇 赵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北南漳—远安地区下三叠统牙形石研究(42102011);湖北省地质局科技项目——南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微生物岩牙形石生物地层及古氧相研究(KJ2022-5)、湖北省中生代典型生物群研究(KJ2023-2);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鄂西地区中—晚二叠世之交牙形石生物地层及古海水氧化还原状态演化研究(2021CFB276)。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发生了自显生宙以来最大的生物大灭绝事件,彻底改变了当时的海洋生态系统。牙形石作为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最重要的标准化石,为该时期地层对比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在当时属于上中扬子地区的湖北省,由于位于三叠系底界...
关键词:二叠纪—三叠纪之交 牙形石 生物地层序列 湖北 
贵州关刀剖面中-晚三叠世之交牙形石生物地层再研究
《地层学杂志》2023年第3期306-323,共18页覃斌贤 江海水 陈龑 吴先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30320、41972033);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2015FY310100-11)共同资助。
贵州省南部关刀地区在三叠纪位于南盘江盆地内的大贵州滩北西缘,属于碳酸盐台地边缘斜坡相沉积环境。关刀剖面因产出丰富的三叠纪牙形石而备受关注,前人已对该剖面的牙形石进行了详细的报道。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详细重建了关刀剖面...
关键词:牙形石 生物地层 三叠纪 间隔带 贵州南部 
湖北省下三叠统牙形石生物地层序列与研究展望被引量:1
《资源环境与工程》2022年第5期553-561,共9页吴奎 崔亚圣 刘辉 杨良哲 李红军 余浩宇 邹亚锐 叶思遥 王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北南漳—远安地区下三叠统牙形石研究(42102011);湖北省地质局科技项目——鄂西南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微生物岩牙形石生物地层及古氧相研究(KJ2022-5),湖北省中生代地质演化的生物响应机制和过程研究(KJ2022-1);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鄂西地区中—晚二叠世之交牙形石生物地层及古海水氧化还原状态演化研究(2021CFB276)。
早三叠世是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生物大灭绝之后重要的生态系统复苏期,同时期湖北省沉积了大量的海相大冶组和嘉陵江组地层,其中保存了许多世界罕见的古生物化石,包括黄石地区的裂齿鱼以及南漳—远安地区的海生爬行动物群等,是理解复苏过...
关键词:下三叠统 牙形石 生物地层序列 湖北 
全球古-中生代之交牙形石研究进展被引量:7
《地球科学》2022年第3期1012-1037,共26页吴奎 童金南 李红军 田力 邹亚锐 梁蕾 赵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2030513,41530104,41661134047,41602024,42102011);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21CFB276);湖北省地质局专项(Nos.KJ2019-01,KJ2021-3);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No.D2020403072);古生物与地质环境演化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No.PEL-202104)。
古-中生代之交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地质事件,包括“Pangea”大陆的解体、大火成岩省的喷发、晚古生代大冰期的消逝、极端高温事件、两次生物大灭绝以及迟缓的生物复苏等.牙形石作为该时期主要的标准化石,是进行地层对比以及生物与环境协同...
关键词:牙形石 晚二叠世 早三叠世 古环境 生物地层 地层学 
昌宁—孟连带沧源糯良—孟来地区深色薄层灰岩层系牙形石生物地层学及沉积学特征被引量:1
《地层学杂志》2021年第1期82-103,共22页王海峰 金小赤 刘建波 黄浩 闫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30104);中国地质调查局(DD20190008)共同资助。
滇西昌宁—孟连带沧源县附近糯良—孟来一带发育一套以深色薄层灰岩为主的石炭纪—二叠纪地层。通过研究糯良、龙洞和孟来三条剖面的牙形石生物地层学和沉积地层学,在糯良剖面建立了Sweetognathus whitei带、Neostreptognathodus prayi...
关键词:昌宁—孟连带 二叠系 牙形石 亚丁斯克阶 空谷阶 吴家坪阶 碳酸盐岩 
华北板块奥陶纪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回顾及在西北缘区新进展被引量:7
《地学前缘》2020年第6期199-212,共14页景秀春 周洪瑞 王训练 杨志华 房强 王振涛 樊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202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1CB403001)。
牙形石在以碳酸盐岩为主的华北奥陶系划分对比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针对华北奥陶纪牙形石的研究已持续近半个世纪,总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自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初,第二阶段为最近10年(2010—2020)。第一阶段以建立牙形石...
关键词:牙形石 奥陶纪 生物地层 划分和对比 华北板块西北缘 
广西全州地区晚泥盆世牙形石和腕足类生物地层被引量:1
《地质通报》2019年第6期930-949,共20页尹家一 寇晓虎 郭俊刚 宋博文 艾承志 侯亚飞 王嘉轩 汤君阳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南岭成矿带中西段地质矿产调查(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编号:DD20179182)和《广西1:5万梅溪幅、窑市幅、江头村幅、资源县幅、龙水幅和黄沙河幅区域地质调查》(编号:1212011120798)
广西东北部泥盆系发育良好,化石丰富,对研究中国华南地区泥盆纪生物地层具有重要意义。对广西全州地区东山剖面上泥盆统佘田桥组、锡矿山组和孟公坳组进行了系统的化石采集及室内分析,共获得104枚牙形石化石和34件腕足类化石。经鉴定,...
关键词:中-上泥盆统 牙形石 腕足类 弗拉斯阶-法门阶 
贵州海相拉丁阶-卡尼阶界线研究展望被引量:1
《地球科学》2018年第11期3947-3954,共8页江海水 陈龑 刘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830320);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No.2015FY310100-11);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No.DD20160120-04)
全球海相拉丁阶-卡尼阶界线(Ladinian-Carnian Boundary,LCB)层型已经确定意大利的Prati Di Stuores/Stuores Wiesen剖面,菊石Daxatina canadensis(Whiteaves)的首现位置标志着卡尼阶的底界.该界线通常被认为与牙形石Quadralella polygn...
关键词:牙形石 菊石 磁性地层 贵州贞丰 生物地层学 
西南地区晚三叠世卡尼期牙形石研究进展被引量:4
《地球科学》2018年第11期3955-3975,共21页张再天 孙亚东 赖旭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1830320;41602026;4157200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6YFA0601100);"111"引智计划项目(No.B08030)
我国西南地区海相中-上三叠统沉积记录良好,但晚三叠世卡尼期牙形石生物地层划分和对比研究较为薄弱.通过对云南省罗平县和贵州省贞丰县、关岭县等地4条剖面的杨柳井组、竹杆坡组以及瓦窑组进行高精度的牙形石采样,以及牙形石生物地层...
关键词:牙形石 晚三叠世卡尼期 生物地层学 地层对比 西南地区 地层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