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晓虎

作品数:31被引量:464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西秦岭二叠纪地层新元古代青藏高原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岩石矿物学杂志》《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古地理学报》《沉积与特提斯地质》更多>>
所获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青藏中-南部特提斯洋板块地层分布与演化
《地球科学》2025年第3期1162-1200,共39页张克信 宋博文 何卫红 骆满生 寇晓虎 徐亚东 王嘉轩 王盛栋 王丽君 柯学 任飞 陈奋宁 陈锐明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No.DD2022164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772107).
青藏高原造山域经历了原特提斯、古特提斯和新特提斯洋的形成、分布与多期次洋-陆转化,是铜、金、铌、钽等多金属成矿有利区.在整个显生宙特提斯洋的形成-消亡演化历程中,形成了各演化阶段独特的洋板块地层(oceanic plate stratigraphy...
关键词:OPS 时空分布 显生宙 特提斯演化 青藏 地层学 构造学 
华夏造山系元古宙-早古生代洋板块地层分布与演化被引量:5
《华南地质》2024年第2期181-210,共30页张克信 何卫红 徐亚东 王丽君 牛志军 邢光福 王嘉轩 徐德明 赵希林 宋芳 寇晓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U2244212,41772107);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Nos.DD20221645、DD20190811)。
本文按洋板块地层理论与方法,系统收集和梳理了华夏造山系元古宙-早古生代与洋壳生成扩张和俯冲消亡遗存的洋壳残块和洋盆建造(称之为洋板块地层)共96处,均有测年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数据控制,主要包括洋脊、洋岛和洋内弧3类洋壳的火成...
关键词:洋板块地层 洋壳残块 火山弧 元古宙 早古生代 华夏造山系 
论从俯冲增生杂岩带重建洋板块地层主要类型与序列: 以青藏特提斯二叠系为例被引量:14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21年第2期137-151,共15页张克信 何卫红 徐亚东 张雄华 宋博文 寇晓虎 王国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造山带洋板块地层沉积序列与构造环境研究》(编号:41772107);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全国陆域及海区地质图件更新与共享》(编号:DD20190370)。
洋板块地层学是对具洋壳的盆地(大洋盆地、弧后和弧间盆地)在各种构造环境中形成的火成-沉积原生建造序列重建的地层学分支学科。洋板块地层(简称OPS)是指洋壳从洋中脊一直到海沟俯冲带之间形成的火成岩基底序列,以及沉淀在洋底基底序...
关键词:俯冲增生杂岩 青藏特提斯 二叠系 洋板块地层 序列重建 
弗拉期—法门期(F-F)之交事件在广西全州地区的沉积学响应被引量:1
《地质通报》2021年第4期499-511,共13页侯亚飞 宋博文 郭俊刚 寇晓虎 尹家一 艾承志 王嘉轩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南岭成矿带中西段地质矿产调查》(编号:DD20179182)和《中国洋板块地层综合研究》(编号:DD20190370)
晚泥盆世弗拉期—法门期之交,地球环境急剧变化。广西作为中国南方泥盆纪沉积最为发育的地区,对该事件具有良好的记录。从广西全州地区东山剖面发育的一套海相碳酸盐岩为主夹细颗粒陆源碎屑岩序列的岩相、沉积微相及生物化石入手,厘定...
关键词:弗拉期—法门期事件 岩相 沉积微相 生物化石 阶跃型海平面变化 
论断代构造-地层区划的原则与方法:以中国寒武纪构造-地层区划为例被引量:5
《地球科学》2020年第12期4267-4290,共24页张克信 何卫红 徐亚东 姚华舟 张雄华 林启祥 季军良 骆满生 宋博文 于洋 韩凤禄 寇晓虎 王嘉轩 王丽君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Nos.DD20190370,DD201908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1772107,41672030);国家“十三五”油气重大专项项目(No.2016ZX05034002-003)。
基础地质调查的首项任务就是查清不同构造-地层区划单元内的地层层序和时代.因此,开展构造-地层区划和建立地层格架,是矿产能源、水文环境和工程地质等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项奠基性工作.本文强调构造、沉积和气候环境等对地层发育的主控作...
关键词:构造-地层区划 原则 方法 寒武纪 中国 地层学 
扬子克拉通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构造-岩相古地理恢复及油气意义被引量:13
《古地理学报》2020年第4期647-662,共16页周晓峰 杨风丽 杨瑞青 寇晓虎 庄圆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编号:2016YFC0601005,2016YFC0601003);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科研项目(编号:33550007-19-ZC0613-007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编号:No.22120180128)共同资助。
近年来,随着扬子克拉通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页岩气勘探获得重大突破,深入和细化陡山沱期构造-岩相古地理就显得迫在眉睫。基于大量野外露头和最新钻井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作者对陡山沱期构造-岩相古地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和图件编制。...
关键词:扬子克拉通 埃迪卡拉纪 陡山沱组 构造-岩相古地理 烃源岩 
洋板块地层在造山带构造-地层区划中的应用被引量:14
《地球科学》2020年第7期2305-2325,共21页张克信 何卫红 J.S Jin. 王嘉轩 徐亚东 张雄华 于洋 林启祥 骆满生 季军良 宋博文 寇晓虎 韩风禄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Nos.DD20190370,DD201908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77210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6YFC0601005)。
自元古宙以来地球表面洋陆位置不断变化,洋的面积总比陆地面积大.分布于大陆造山带区的古缝合带是古大洋或古大陆边缘小洋盆消亡的残迹,是洋板块地层研究的主要对象.针对占中国陆域3/5面积的造山带洋板块地层分布区,提出一级(称"构造-...
关键词:洋板块地层 对接带 叠接带 构造-地层区划 构造地质 
广西全州地区晚泥盆世牙形石和腕足类生物地层被引量:1
《地质通报》2019年第6期930-949,共20页尹家一 寇晓虎 郭俊刚 宋博文 艾承志 侯亚飞 王嘉轩 汤君阳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南岭成矿带中西段地质矿产调查(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编号:DD20179182)和《广西1:5万梅溪幅、窑市幅、江头村幅、资源县幅、龙水幅和黄沙河幅区域地质调查》(编号:1212011120798)
广西东北部泥盆系发育良好,化石丰富,对研究中国华南地区泥盆纪生物地层具有重要意义。对广西全州地区东山剖面上泥盆统佘田桥组、锡矿山组和孟公坳组进行了系统的化石采集及室内分析,共获得104枚牙形石化石和34件腕足类化石。经鉴定,...
关键词:中-上泥盆统 牙形石 腕足类 弗拉斯阶-法门阶 
中国新元古代青白口纪早期(1000~820Ma)洋陆分布被引量:35
《地球科学》2018年第11期3837-3852,共16页张克信 徐亚东 何卫红 于洋 王丽君 王嘉轩 寇晓虎 骆满生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o.2016YFC06010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772107);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Nos.121201102000150012;121201004000150013)
约1 000~820Ma的新元古代青白口纪早期,全球罗迪尼亚超大陆汇聚的构造环境是中国该时期洋陆分布的主控因素;华北、扬子和塔里木三大陆块均位于当时地球的北半球,三大陆块的外围被边缘海和洋环绕.华北陆块周缘以稳定型的滨浅海沉积为主...
关键词:洋陆分布 边缘海 洋盆 新元古代 地层学 
江西石城通天寨地质公园晚白垩世河口组碎屑锆石年龄及地质意义
《地质通报》2018年第2期411-420,共10页毛晓长 董颖 胡昆 寇晓虎 杨宏斌 谢长瑜 汪凡 马逸麟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全国重要地质遗迹调查>(编号:121201014000150018)和<全国系列基础地质综合编图>(编号:121201004000150013)
江西石城通天寨地区位于南丰-会昌中—新生代盆地带内,区内出露的上白垩统河口组主要为一套陆相冲积扇红色碎屑岩系,自下向上分为3段,分别代表扇根→扇中→扇缘沉积相。通过岩相古地理分析,其物源分别来自北西方向和南东方向的2个隆起...
关键词:晚白垩世 河口组 碎屑锆石年龄谱 构造热事件 江西石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