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地层学

作品数:322被引量:1588H指数:2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元动冯庆来陈旭王思恩王志浩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北京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渐新世至中新世南海北部IODP U1499站位年龄框架与沉积演化被引量:1
《微体古生物学报》2022年第2期146-160,共15页胡哲 黄宝琦 卢亚敏 苏克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No.42176065)的资助。
南海的沉积演化与构造和洋流活动关系密切,过去对沉积过程的讨论集中在陆坡区,对深水海盆的了解较少。本研究选用南海北部的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367航次的U1499B钻孔761.86~933.17 m段,在精细的浮游有孔虫生物地层学基础上,结合Sr同...
关键词:浮游有孔虫 沉积速率 生物地层学 渐新世至中新世 南海 
南海北部IODP U1500B孔45R-56R生物地层学研究与沉积历史恢复被引量:1
《微体古生物学报》2022年第1期85-98,共14页卢亚敏 苏克凡 黄宝琦 胡哲 
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No:42176065)。
本文对南海北部IODP 367航次U1500B孔45R–56R段(1 262.4~1 378.8 m)岩心的浮游有孔虫进行生物地层学研究,共识别出15个浮游有孔虫生物事件,并结合锶同位素测年结果,建立了可靠的年代地层框架。45R–49R段为中中新世–晚渐新世沉积地层;...
关键词:浮游有孔虫 生物地层 洋脊跃迁 IODP 367航次 
昌宁—孟连带沧源糯良—孟来地区深色薄层灰岩层系牙形石生物地层学及沉积学特征被引量:1
《地层学杂志》2021年第1期82-103,共22页王海峰 金小赤 刘建波 黄浩 闫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30104);中国地质调查局(DD20190008)共同资助。
滇西昌宁—孟连带沧源县附近糯良—孟来一带发育一套以深色薄层灰岩为主的石炭纪—二叠纪地层。通过研究糯良、龙洞和孟来三条剖面的牙形石生物地层学和沉积地层学,在糯良剖面建立了Sweetognathus whitei带、Neostreptognathodus prayi...
关键词:昌宁—孟连带 二叠系 牙形石 亚丁斯克阶 空谷阶 吴家坪阶 碳酸盐岩 
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法门期最晚期的四射珊瑚被引量:1
《地层学杂志》2013年第4期601-602,共2页宗普 廖卫华 马学平 
泥盆纪-石炭纪之交,发生了一次重要的生物绝灭事件——Hangenberg事件。深入研究泥盆纪一石炭纪界线附近的生物群分布及演变,有助于了解事件前后生物的绝灭、复苏和辐射过程。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的沙尔布尔提山及其附近地区,上泥...
关键词:生物地层学 腕足动物 珊瑚 和布克河组 泥盆系-石炭系界线 石炭纪 准噶尔 
内蒙古道虎沟熔结凝灰岩同位素测年与道虎沟化石层的时代
《地质学报》2006年第2期263-263,共1页高克勤 任东 
关键词:同位素测年 内蒙古宁城 化石层 熔结凝灰岩  脊椎动物化石 中侏罗世 地层层序 热河生物群 生物地层学 
山东莱芜地区晚寒武世炒米店组牙形石生物地层学研究被引量:5
《微体古生物学报》2005年第2期185-195,共11页武桂春 姚建新 纪占胜 刘书才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20031300005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项目编号40302002)项目资助。
本文报道了山东莱芜地区黄羊山剖面炒米店组的牙形石生物地层学研究成果。在该剖面上寒武统的炒米店组建立了9个牙形石带,自上而下分别是Cordylodusangulatus带,C.lindstromi带,C.intermedius带,C.proavus带,Eoconodontusnotchpeakensis...
关键词:莱芜地区 晚寒武世 炒米店组 牙形石带 生物地层学 新种 寒武-奥陶界线 黄羊山剖面 
泥河湾盆地上新世小哺乳动物生物地层学及相关问题讨论被引量:14
《古脊椎动物学报》2003年第4期306-313,共8页张兆群 郑绍华 刘建波 
科技部基础工作专项资金项目 (编号 :2 0 0 1 /DEA2 0 0 2 )资助
在泥河湾盆地稻地组与壶流河组、蔚县组命名剖面上分别筛洗小哺乳动物化石。其中花豹沟剖面选取 3个层位 ,发现小哺乳动物化石 1 0种 ;稻地剖面 6个层位 ,发现化石 2 5种。结合小哺乳动物化石组合 ,以及岩石地层追索对比 ,认为壶流河组...
关键词:泥河湾盆地 上新世 小哺乳动物 地层 
内蒙古西乌旗地区早二叠世皱纹珊瑚化石组合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1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3年第4期399-405,共7页郭伟 林英铴 刘广虎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科学基金项目(96018704)
基于生物地层学的研究,详细描述了内蒙古西乌旗地区早二叠世的皱纹珊瑚,建立了7个新种,划分了2个珊瑚组合:Lytvolasma-Cyathocarinia组合和Lytvolasma-Caninophyllum-Pseu dopolythecalis组合。前一组合主要为小型单体,无鳞板,隔壁加厚...
关键词:皱纹珊瑚 珊瑚组合 生物地层学 生物混生 内蒙古 西乌珠穆沁旗 早二叠世 
广西中-上泥盆统界线附近的化学地层学特征被引量:18
《地层学杂志》2002年第1期50-54,共5页王大锐 白志强 
中国广西是世界上泥盆系发育最好的地区之一 ,沉积相齐全、出露良好 ,是进行地层学及沉积相研究的理想地区。大乐剖面与马鞍山剖面直线距离约为 7km,根据生物地层学的研究 ,两剖面中 -上泥盆统 (D2 - D3 )界线附近发生了明显的穿时现象...
关键词:中-上泥盆统界线 泥盆系 广西 岩石地层 化学地层 生物地层学 
中寒武世晚期至晚寒武世中期副牙形石和原牙形石地理分区
《科学通报》2001年第2期158-163,共6页董熙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49772083).
利用相似系数(CS)公式, 进行了定量的古地理分区研究. 结果表明, 中寒武世晚期至晚寒武世中期的副牙形石和原牙形石存在地理分区. 奥陶纪牙形石的地理分区可以追溯到中寒武世晚期. 中寒武世晚期可划分出华北和华南分区, 晚寒武世早期和...
关键词:副牙形石 原牙形石 地理分区 中寒武世晚期 晚寒武世中期 生物地层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