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动物化石

作品数:166被引量:241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朱敏王俊卿姬书安张显球邢立达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吉林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哈佛大学自然博物馆:脊椎动物化石掠影(下)
《化石》2024年第1期11-18,共8页金文驰 
地理骇龟与拟始蜥在上文中,我们已走进罗默古脊椎动物学厅并浮光掠影地看了看各类恐龙。在本文中,我们继续在这一展厅参观。或许是为了留下惊人的第一印象,在展厅入口处,陈列着全球已知体型最大的淡水龟--地理骇龟(Stupendemys geograph...
关键词:古脊椎动物学 哈佛大学 第一印象 博物馆 浮光掠影 
哈佛大学自然博物馆:脊椎动物化石掠影(上)
《化石》2023年第4期65-71,共7页金文驰 
哈佛大学有多个博物馆,自然博物馆可算其中的佼佼者,每年参观人次超过25万。博物馆成立于1998年,是该校比较动物学博物馆、植物标本馆和矿物与地质博物馆3家研究型博物馆的对外展示窗口。这3家研究型博物馆的历史颇为悠久,且规模在全球...
关键词:地质博物馆 哈佛大学 古脊椎动物学 研究型 植物标本馆 参观人次 展示窗口 
卢氏发育模式——莱德利基虫目三叶虫的发育
《生物进化》2023年第1期23-29,共7页代韬(文/图) 张兴亮(文/图) 彭善池(文/图) 
一、引言三叶虫是已经灭绝的海生节肢动物,也是最受关注的无脊椎动物化石类群。由于它们具有矿化的外骨骼,因此在古生代海相地层中留下了丰富的化石记录。目前已发现5000多个属、上万个种,归于10多个目级分类单元,其中莱德利基虫目是最...
关键词:古生代海相 发育模式 三叶虫 化石记录 分类单元 脊椎动物化石 外骨骼 寒武纪 
寒武纪生物古地理格局与多样性演变的耦合关系
《科学》2023年第1期50-50,共1页晓工 
[本刊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那琳博士、李启剑副研究员,与德国埃朗根—纽伦堡大学合作,基于PBDB数据库(https://paleobiodb.org)4万余条寒武纪无脊椎动物化石产出记录数据,结合网络分析法,对此时期的生物古地理格局进行深...
关键词:寒武纪大爆发 脊椎动物化石 多样性演变 网络分析法 中国科学院 古生物学 生物灭绝事件 耦合关系 
瑞典古脊椎动物学奠基人维曼教授和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的不解之缘
《化石》2022年第4期40-48,共9页于小波 
瑞典古生物学家卡尔•维曼(Carl Johan Josef Ernst Wiman,1867-1944)是瑞典的第一位古生物及历史地质学教授,被誉为是瑞典古脊椎动物学的奠基人。维曼在他长达52年的研究生涯中,一共发表过132篇文章,其中56篇是关于脊椎动物化石的。维...
关键词:古生物学家 古脊椎动物学 脊椎动物化石 科学研究成果 蜥臀类 盘足龙 乌普萨拉大学 安特生 
浅谈山西古脊椎动物化石的保护工作被引量:1
《化石》2021年第3期55-58,共4页谢丽娟 
《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颁布后,山西地质博物馆在进行古生物化石抢救性发掘工作前,都向自然资源部提交了《化石发掘方案》,并经批准后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和相关要求进行正规发掘,对推动我国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的实施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地质博物馆 古生物化石 自然资源部 抢救性发掘 技术规范 条例 山西 积极意义 
走进恐龙时代的“病房”--中国古脊椎动物病理学小记
《大自然》2021年第2期30-35,共6页王董浩 
中国中生代的沉积地层分布广泛。随着古亚洲洋的消亡,在中三叠世以后,中国绝大部分区域进入陆内演化阶段,形成了大量的陆相沉积盆地,为脊椎动物化石的沉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在化石标本中发现了一些病变案...
关键词:古脊椎动物 演化阶段 陆相沉积盆地 中三叠世 沉积地层 古亚洲洋 脊椎动物化石 病理学 
江苏宿迁嶂山地点晚更新世脊椎动物化石被引量:4
《人类学学报》2020年第2期319-331,共13页陈曦 伍苏明 王平 王宣波 晁剑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2003)资助。
嶂山化石地点位于淮河下游、马陵山南端的人工河——新沂河的河床上。该化石点最早报道于1953年,是淮河下游为数不多的更新世化石点之一。本文报道了嶂山化石点近年新出土的一批动物化石,动物群包括:龟鳖类、扬子鳄(相似种)、虎、淮河...
关键词:新沂河 淮河下游 晚更新世动物群 扬子鳄 河套大角鹿 
内蒙古巴音满都呼地区古脊椎动物化石研究概述被引量:1
《西部资源》2020年第1期194-202,F0003,共10页刘晴 殷志刚 戴瑞明 郭斌 谢文佩 
巴彦淖尔市巴音满都呼地区的古脊椎动物化石保存精美,数量丰富,吸引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兴趣,并产出大批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本文综合诸多学者已发表成果,简要回顾了巴音满都呼地区各属种化石的研究历史,详细列举其生物学分类,并总...
关键词:巴音满都呼 古脊椎动物 
山东晚白垩世一新的甲龙类恐龙
《地球》2019年第7期86-87,共2页陈树清 
山东省上白垩统王氏群地层发育,地层中蕴含了丰富的以恐龙为主的脊椎动物化石和恐龙蛋化石。自1964年以来,诸城地区(主要化石地点包括库沟恐龙涧和臧家庄,两地相距仅2公里左右)的王氏群地层就发现了大量的恐龙化石,包括鸭嘴龙类、角龙...
关键词:恐龙蛋化石 晚白垩世 山东 地层发育 甲龙 脊椎动物化石 恐龙骨骼化石 上白垩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