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地理学

作品数:473被引量:2197H指数:2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丁平何德奎陈宜瑜斯幸峰王跃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中国科学院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海洋生物地理学研究进展和热点:物种分布模型及其应用被引量:1
《生物多样性》2024年第5期138-168,共31页董云伟 鲍梦幻 程娇 陈义永 杜建国 高养春 胡利莎 李心诚 刘春龙 秦耿 孙进 王信 杨光 张崇良 张雄 张宇洋 张志新 战爱斌 贺强 孙军 陈彬 沙忠利 林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25604);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22A1515010640)。
海洋生物地理学是研究海洋生物地理分布时空格局、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结构稳定以及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物种分布模型是研究物种地理分布变化的重要手段,其发展对于海洋生物地理...
关键词:海洋生物分布 生物地理区划 相关模型 机理模型 全球变化 生物地理学 
不该遗忘的华莱士
《生物多样性》2023年第12期5-9,共5页张健 王志恒 车静 王彦平 马克平 
2023年是阿尔弗雷德·拉塞尔·华莱士(Alfred Russel Wallace,1823-1913)诞辰200周年和逝世110周年。华莱士是19世纪杰出的博物学家、探险家、地理学家、生物学家和人类学家。他与达尔文共同提出了自然选择理论;他是动物地理分布学说的...
关键词:动物地理分布 自然选择理论 生物地理学 拉塞尔 人类学研究 阿尔弗雷德 博物学家 达尔文 
湖南中泥盆统跳马涧组中华沟鳞鱼再研究被引量:1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2023年第4期261-276,共16页罗彦超 朱敏 卢立伍 潘照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2002015,41872023,42130209,42272028);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编号:2021070);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编号:193121)资助。
计荣森先生于1940年基于湖南长沙附近中泥盆统跳马涧组采集到的一些以前中背片为代表的胴甲鱼类标本命名了中华沟鳞鱼(Bothriolepis sinensis),这是在中国正式命名的第一种古生代脊椎动物。虽然卢立伍于1988年对后续出产于模式种产地的...
关键词:湖南 中泥盆统 胴甲鱼类 沟鳞鱼类 系统发育 古生物地理学 数据可视化 
莎禾在中国的分布及其生物地理学探讨被引量:1
《生物资源》2022年第6期565-571,共7页刘艳春 汪远 彭华 
莎禾[Coleanthus subtilis(Tratt.)Seidel ex Roem.&Schult.]为禾本科(Poaceae)短命植物,间断式分布于欧亚和北美寒温带。在中国,该物种最早于1921年在江西姑塘被发现,当时被推测为“外来物种”。本文梳理了莎禾的发表文献,考证了其在...
关键词:莎禾 新分布 花果期 生物地理 
数字植物标本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及挑战被引量:1
《广西植物》2022年第S01期127-141,共15页朱光福 伊廷双 刘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71071,31770367);中国科学院“从0到1”原始创新项目(ZDBS-LY-7001);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YNWR-QNBJ-2018-146)。
全球自然历史博物馆中保存着约3.9亿份植物标本,这些标本为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撑。近20年来,随着标本数字化的发展,数字植物标本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数字植物标本不仅为标本传统的用途提供了便利,而且衍生出了新的研究主题...
关键词:植物标本 数字标本 生物地理学 入侵生物学 气候变化 保护生物学 生物多样性 民族药物学 
贝叶斯推断在土壤微生物生物地理学中的应用
《科技导报》2022年第3期112-120,共9页柳旭 马玉颖 高贵锋 范坤坤 杨腾 褚海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70480)。
微生物生物地理学主要研究微生物的分布格局及其驱动机制,经典频率数理统计方法是当前该研究领域中广泛使用的统计方法。近年来,贝叶斯推断作为重要的随机模拟数理统计方法正不断地应用于土壤微生物生物地理学的研究中。介绍了贝叶斯推...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生物地理学 贝叶斯推断 经典频率统计 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抽样 
E.O.威尔逊的学术生涯与蚂蚁研究成就纵览
《生物多样性》2022年第1期4-6,共3页陈炎栋 刘聪 陈卓 陈志林 白明 
1"蚁学巨匠"E.O.Wilson E.O.Wilson教授被誉为当代蚂蚁研究的翘楚。他的研究领域涉及蚂蚁的分类、生态和行为等各个方面,并由此衍生出岛屿生物地理学的理论和社会生物学的体系。这些研究成果对于当今的昆虫学和生物学其他分支学科均产...
关键词:社会生物学 岛屿生物地理学 昆虫学 学术生涯 研究成果 蚂蚁 威尔逊 分支学科 
西藏芒康晚始新世高山栎组化石的发现及其生物地理学意义被引量:6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1年第12期2150-2162,共13页陈琳琳 邓炜煜东 苏涛 李树峰 周浙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英国自然环境研究理事会国际合作重点项目(批准号:41661134049、NE/P013805/1);中国科学院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编号:2019QZKK0705);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9FB061)资助。
壳斗科栎属高山栎组植物(Quercus section Heterobalanus (?erst.) Menitsky)组成的硬叶常绿阔叶林,是横断山地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森林类型,其分布格局与青藏高原的形成和演变密切相关.此前,高山栎组植物的最早化石记录产自西藏南部南...
关键词:高山栎 新生代 青藏高原 几何形态测量法 形态演化迟滞 生物地理 
青藏高原高寒区生物地理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
《冰川冻土》2021年第3期786-797,共12页宋艾 杨久成 丁文娜 刘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02020);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705)资助。
近年来,随着DNA测序技术的发展,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的生物地理学研究取得重大成果,从生物演化方面着手探讨了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其气候效应。综合近年来地质学、古生物学与生物地理学研究进展,我们发现高原及周边地区高寒生物类群的起...
关键词:青藏高原 高原隆升 生物地理学 系统发育 第四纪冰期 
物种分布模型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被引量:72
《地球科学进展》2020年第12期1292-1305,共14页郭彦龙 赵泽芳 乔慧捷 王然 卫海燕 王璐坤 顾蔚 李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物物种迁移以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预测”(编号:41901068)和“使用互相映射的现实与虚拟场景对生态位模型适用性的比较研究”(编号:31772432)资助。
物种分布模型是基于物种已知分布点位数据以及环境因子数据估计物种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地理分布的模型工具,是当下生物地理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但是对模型构建的背景知识缺乏理解而造成的模型滥用阻碍了其合理的应用与发展。从模型构建和...
关键词:物种分布模型 模型选择 建模流程 生态位理论 生物地理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