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

作品数:945被引量:484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龙红李绍彬王玲娟张景科任伟中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大学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师范大学重庆文理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作者=龙红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足石刻化生童子图像研究:以大足石刻大佛湾宝顶第18号龛为例
《艺术探索》2022年第2期51-58,共8页向静 龙红 
2013年度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大足石刻装饰图案设计特征及民俗文化内涵研究”(2013YBYS102);重庆市社科规划基金重点项目“巴蜀石窟艺术编年与研究”(2021NDZD17)。
莲花化生是《观无量寿佛经》中描述阿弥陀佛信仰者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化生像。大足石刻三品九生的九组图像,以莲花、莲叶中或站、或坐、或跪等不同姿势的化生童子像造型来表现莲花化生的不同品级。宋代大足石刻莲花化生童子的创意设计...
关键词:大足石刻 莲花化生 观经 世俗化 艺术价值 
大足石刻观音冠饰设计特征研究被引量:1
《艺术设计研究》2020年第4期21-28,共8页向静 龙红 
2013年度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大足石刻装饰图案设计特征及民俗文化内涵研究”(项目编号:2013YBYS102);2012年重庆大学文科类跨学部跨学科项目“西南地区石窟艺术研究及其数字化应用建设”(项目编号:CDJKXB12005)的阶段性成果。
宋代的大足石刻是我国石窟艺术的最后一个高峰。大足石刻的造像题材相当丰富,其中尤以观音最为突出,不仅造像数量最多,而且造像种类最全,目前保存较完好者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山、石门山和妙高山等处。宝冠是观音身份的象征,庄严而华丽,具...
关键词:大足石刻 观音宝冠 装饰特征 本土演变 文化内涵 
大足宝顶18龛《观无量寿经变》图像研究被引量:1
《中华文化论坛》2017年第4期143-149,共7页龙红 姚瑜 
2012年重庆大学文科类跨学部跨学科项目"西南地区石窟群艺术研究及其数字化应用建设"(项目编号:CDJKXB12005)阶段性成果
佛教美术作品所具有的诉说性与象征性,使之在作为图像分析的"文本"时具有更为广博和深刻的阐释空间。观经变是对《观无量寿经》文本进行的图像转换,其叙事功能在历史发展中逐步被具有象征功能的符号性所取代。研究表明,从形式结构着眼,...
关键词:大足石刻 观无量寿经变 构图设计 符号表达 
论宋代石窟色彩观被引量:2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138-146,共9页贾国涛 龙红 
2015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大足石刻护法神服饰研究"(106112015CDJXY050001)
宋代石窟是中国石窟艺术史的最后一个阶段,主要分布于两川的大足和安岳、陕西延安、浙江灵隐、湖南江永等地,尤其是重庆的大足石刻最具代表性,不仅堪为中国石窟艺术的辉煌总结,也是宋代石窟艺术的典型之作及设计意匠的集中体现,特别是...
关键词:宋代石窟 色彩观 大足石刻 风俗化 
重庆大足石刻虚拟博物馆的数字化展示设计被引量:11
《装饰》2014年第11期101-103,共3页刘卫红 王明迪 龙红 
2011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巴蜀石窟群艺术研究及其数字化应用建设"(编号:NCET-11-0553);2012年重庆大学文科类跨学部跨学科项目"西南地区石窟群艺术研究及其数字化应用建设"(编号:CDJKXB12005)阶段性成果之一
"世界文化遗产"——重庆大足石刻作为我国晚期石窟艺术的典型代表,被誉为"殿军之作"。它是包含龛窟群、造像、装饰纹样、镌记铭文等诸多艺术形式有机融合的综合艺术。从虚拟博物馆数字化展示设计的角度对大足石刻艺术文化资源进行分类研...
关键词:大足石刻 虚拟博物馆 数字化展示 
大足石刻北山地藏组合造像管窥被引量:2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4年第1期51-55,191-192,共5页王玲娟 邓新航 龙红 
2013年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现象与观念--历史艺术学视角下的先唐艺术文献研究"(项目批准号:13YJA760047);2011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巴蜀石窟群艺术研究及其数字化应用建设"(编号:NCET-11-0553);2011年重庆大学文科立项资助重大项目"中国古代造物设计与神话传说研究"(NO.CDJSK11005)阶段性成果
大足北山地藏造像有多种组合形式,除初盛唐以来中原北方比较流行的地藏与观音组合,地藏与阿弥陀佛、观音组合,地藏与药师佛组合外,还有其它地区较为少见的地藏与华严三圣组合,地藏与引路菩萨组合,以及地藏与阿弥陀佛、龙树菩萨组合等,...
关键词:大足北山 地藏菩萨 组合造像 
隆昌石牌坊对大足石刻艺术的承继与发展被引量:2
《民族艺术研究》2013年第5期137-145,共9页龙红 黎娅 
2012年重庆大学文科类跨学部跨学科项目"西南地区石窟艺术研究及其数字化应用建设"(编号:CDJKXB12005);2011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巴蜀石窟群艺术研究及其数字化应用建设"(编号:NCET-11-0553)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四川隆昌石牌坊与重庆大足石刻同属巴蜀文化区,创制时间具有先后之别。本文拟从二者的地理位置、文化属性、雕刻技法特征、审美表现意象等方面展开讨论,力求探寻隆昌石牌坊对大足石刻艺术的承继与发展,并诠释其丰富的文化及伦理蕴涵。
关键词:隆昌石牌坊 大足石刻 雕刻技法 审美意象 文化及伦理 承继发展 
简论大足石刻艺术的瑰玮奇崛之美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193-194,共2页龙红 王玲娟 
重庆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大项目"中国古代造物设计与神话传说研究"(CDJSK11005);项目负责人:龙红;重庆大学大类系列课程建设项目"艺术史系列课程"(2009008A);项目负责人:龙红
大足石刻艺术属于宗教艺术范畴。瑰玮奇崛之美在大足石刻中有着极佳的生成、生长以至不断壮大的艺术土壤。瑰玮奇崛之美与其他诸美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共同丰富并支撑起了中国石窟艺术史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众美悉备的艺术宝库。
关键词:大足石刻 宗教艺术 审美范畴 瑰玮奇崛 
论大足石刻艺术动与静的对比被引量:2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193-194,共2页龙红 
中国第四十四批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古代造物设计与神话传说研究"(20080440404);项目负责人:龙红;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大足石刻艺术研究"(2008JWSK132);项目负责人:龙红
大足石刻艺术中,存在着极为丰富的动、静对比关系,不仅表现在一像的自身造像中,更体现于像与像的组合构建里,还体现于像与周围环境的结合上。其于造像之动与静对比关系的把握,表现极为娴熟,充满了辩证色彩,从一个特殊方面显示了"技进乎...
关键词:大足石刻艺术 对比 动态 静意 
论大足石刻艺术与科技的完美结合被引量:2
《敦煌学辑刊》2010年第1期141-148,共8页龙红 
大足石刻超凡的艺术性始终与崇高的科学性紧紧地融会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民族色彩。大足石刻艺术的科学技术性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地形选择;二、峡谷排水;三、龛窟结构;四、力学的运用;五、光学的应用。
关键词:大足石刻 艺术性 科学技术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