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

作品数:945被引量:484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龙红李绍彬王玲娟张景科任伟中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大学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师范大学重庆文理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艺术—美术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李巳生大足石刻探索与传统雕塑艺术教育
《美术研究》2024年第2期99-102,共4页葛平伟 
2023年度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李巳生大足石刻探索与传统雕塑艺术教育”[项目编号:23SKGH230]研究成果。
对李巳生的大足石刻探索与传统雕塑艺术教育论述,希冀于建构起较为完整、客观的李巳生个人学术研究脉络及其对学院传统雕塑教育的潜在关联影响。同时,为其曾求学过的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和工作过的四川美术学院进行系史的个案研究补充。通...
关键词:李巳生 大足石刻 传统雕塑 雕塑教育 
浅析安岳、大足石刻的美学特征
《雕塑》2024年第1期94-96,共3页牟文虎 
外来的印度石刻艺术传入中国后经历了漫长的本土化改造。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哲学思想、艺术风格、审美观念都对石刻雕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终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石刻艺术。作为川渝地区的石刻代表,安岳、大足石刻在继承北方石刻的基础上...
关键词:美学特征 气势之美 诗意之美 世俗之美 
拙、重、大:王德嘉书法的审美与风格
《四川戏剧》2024年第1期127-130,共4页刘春梅 
2023年重庆市教研教改重点项目——“双万计划”引领下“主题性”写生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23212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是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石窟艺术典型。据统计,重庆大足石刻铭文有十万多字。其中,王德嘉的书法具有时代性与典型意义。王德嘉书法现存十种左右,书体涉及篆、隶、楷、行书。从风格而言,...
关键词:王德嘉 大足石刻 拙重大 晚清书法 馆阁体 
浅谈安岳、大足石刻的时代精神
《雕塑》2023年第4期88-89,共2页牟文虎 
安岳石刻位于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两座石刻从唐朝时开始雕凿,至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开凿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不断融入其中使其具有了鲜明的本土化与世俗化特征,也呈现出优秀的精神风貌...
关键词:孝道文化 家风传承 工匠精神 体育精神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出
《中国拍卖》2021年第11期38-43,共6页丝丝 
10月,一场关于“一部书”的文献展——“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阶段性成果展”在文博行业内引发了高度关注。这场展览由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大学、四川美术学院共同主办,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四川美术...
关键词:四川美术学院 文献展 中共重庆市委 阶段性成果 人文学院 大足石刻 中共浙江省委 安岳石窟 
大足石雕艺术的过去与当下——以“重庆市大足石刻文创园”开建为例
《雕塑》2021年第5期56-59,共4页海民 
石雕,指用各种可雕、可刻的石头,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审美理想的艺术形式。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期。从那时候起,其发展一直流传至今。在这漫长的历史中,石...
关键词:大足石刻 石雕艺术 样式风格 从那时候起 旧石器时代中期 艺术形象 审美追求 审美理想 
人间佛国的时间共鸣初探——大足石刻艺术中的时间观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1年第18期65-67,共3页陈琳 
从大足石刻规划角度出发,从分析中国人的时间观,到探查时间观在石刻艺术中的体现方式和形式,通过美术考古的方式见物见人,探讨营建者赵智凤善世砺俗的美好愿望。设计诱导心灵感受,得出大足石刻通过时间观的营造获得与参观者的精神共鸣...
关键词:大足石刻 时间观 生命体验 主题创作 
大足石刻孝文化图像探究
《美术》2021年第8期138-139,共2页胡南 苟双晓 
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大足石刻优良道德文化研究”(编号:16SKHGH164)的研究成果。
佛教在传入中国之初,虽有孝行却没有孝道观念与相关理论,佛教的孝文化是在不断中国化的过程中完善发展起来的。在此过程中,佛教积极吸收了儒家孝道的思想,但由于哲学理念的不同,中国佛教孝道文化与儒家的孝道文化在孝的内容、行孝的方...
关键词:大足石刻 孝道文化 孝道观念 哲学理念 儒家孝道 行孝 文化的传播 佛教 
重庆大足石刻宝顶山世俗男性造型研究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21年第3期129-130,共2页刘璐 罗江玫 
大足石刻是中国石窟艺术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也是中国佛教石窟艺术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宝顶山石窟坐落在大足险峻的山崖上,石刻以它精美的工艺手法和丰富多变的题材闻名遐迩,尤其是宝顶山石窟中的世俗男性造像,从宗教题材到世俗题材,其...
关键词:大足石刻 宝顶山 世俗男性造像 
大足石刻飞天造型与形象探讨
《参花(上)》2020年第9期110-111,共2页汪琳琳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庆大足石刻造像中唐宋舞蹈考察与研究”(项目编号:2019YBYS156)的研究成果。
本文简要介绍飞天文化背景:文化起源、形象演变,并且探讨大足石刻飞天造型与形象:形象统计、形象分析、对比分析,全面解析大足石刻飞天所具有的文化艺术效果。
关键词:大足石刻 工艺 飞天造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