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水质

作品数:14被引量:5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朱万森张毅李兴旺董曼玲余文涛更多>>
相关机构:合肥市宇驰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复旦大学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能源与节能》《水土保持通报》《污染防治技术》《环境化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黑臭水体遥感检测技术与地面水质监测技术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年第21期131-133,共3页范利青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认真落实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1]和《广东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坚决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完成《珠海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3],珠海市...
关键词:黑臭水体 遥感检测技术 地面水质监测技术 
地面水质监测断面和采样点设置
《能源与节能》2017年第6期63-63,共1页
地面水质监测断面和采样点设置有:a)监测断面设置包括:(a)河流监测断面设置;(b)湖泊(水库)监测断面设置.b)确定采样位置:(a)在对调查研究结果和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监测断面布设应有代表性,即能较真实、全...
关键词:监测断面 地面水质 采样点 设置 采样位置 断面布设 变化规律 空间分布 
地面水质监测断面和采样点设置
《能源与节能》2015年第7期107-107,共1页
地面水质监测断面和采样点设置有:a)监测断面设置包括。(a)河流监测断面设置;(b)湖泊(水库)监测断面设置;b)确定采样位置。(a)在对调查研究结果和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监测断面布设应有代表性;根据监测目的和...
关键词:监测断面 地面水质 采样点 设置 入海河流 水土流失区 风景游览区 采样位置 
如何确定地面水质监测采样时间与频率
《能源与节能》2015年第3期192-192,共1页
a)饮用水源地。全年采样不少于12次,采样时间根据具体情况选定;b)河流。较大水系干流和中、小河流全年采样不少于6次,采样时间为丰水期、枯水期和平水期,每期采样2次。流经城市或工业区,污染较重的河流、游览水域,全年采样不少于12次...
关键词:采样时间 水质监测 污渠 潮期 潮时 水源地 和中 
外源性植酸酶可提高仔猪的磷生物利用率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07年第3期5-7,共3页魏长友 John Goihl 
从事饮水质量研究的科研人员报告,地面水质的退化很大程度上是由磷污染造成的。据估计,给猪饲喂玉米-大豆粕型日粮后,由其排出的不能被利用的磷占其总摄入磷的70%。
关键词:磷污染 生物利用率 仔猪 植酸酶 外源性 科研人员 饮水质量 地面水质 
非离子氨对鱼类的影响被引量:1
《东北水利水电》2006年第10期50-51,共2页李茂军 
关键词:鱼类生长 非离子氨 牡丹江市 污水处理厂 地面水质 污染问题 死鱼原因 第二发电厂 
应用因子分析法对地面水质污染状况的研究被引量:22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3期501-505,共5页朱万森 陈红光 刘志荣 张毅 
应用因子分析法对11条河道的地面水质分析数据进行了信息掘取,研究了各河道污染程度的排序、主因子、主要污染因子的组合及污染源的分析.研究结果为环境监测和环境治理部门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和依据.
关键词:因子分析 数据信息掘取 环境监测 污染因子 
地面水质评价的RBF神经网络方法被引量:7
《水土保持通报》2002年第3期51-54,共4页李兴旺 董曼玲 
借助神经网络方法处理非线性问题的优势 ,采用径向基函数 (RBF)来构造多层前馈 BP神经网络。根据某流域水系的水质监测的数据 ,建立一个对地面水质进行判别的多层前馈网络数学模型。以地面水质污染主要的 7项指标为训练样本 ,利用该网...
关键词:地面水质 人工神经网络 BP网络 RBF网络 水质评价 
模糊数学法在地面水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4
《山东环境》2000年第7期92-93,共2页张敏 
关键词:水质综合评价 地面水 水环境 指数和 隶属函数 刻划 模糊数 一般 模糊性 
灰色聚类法在地面水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8
《污染防治技术》1997年第3期184-184,共1页陈敏 
应用灰色聚类法对1995年南通市濠河水质进行单因子污染等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灰色聚类法用于地面水质综合评价具有计算简便,能客观反映水质的实际污染状况,是一种较好的评价方法。
关键词:灰色聚类法 综合评价 应用 水质评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