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膜载体

作品数:84被引量:528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王建龙桑军强马兆昆刘杰沈志强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氨基酸修饰可食用生物膜载体的制备与性质
《食品科学》2016年第19期59-63,共5页孙也 王艳萍 李淑雅 刘兆贤 刘媛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11AA10090405);天津科技大学大学生实验室创新基金项目(1414A208);天津科技大学青年创新基金项目(2014CXLG04)
为拓展乳酸菌生物膜在食品领域的应用,构建可食用型高分子载体,本实验以可介导乳酸菌黏附的氨基酸为配体,将其修饰在海藻酸钠材料上,通过核磁共振技术、氨基酸含量、ζ电势和水接触角等物理量表征载体性质,培养马奶酒样乳杆菌ZW3,研究...
关键词:氨基酸 海藻酸钠 生物膜 乳酸菌 配体 
水污染控制用系列新型炭纤维生物膜载体的研制与应用
《中国科技成果》2014年第5期19-19,22,共2页刘杰 
国家863计划课题(2006AA062382).
通过将炭纤维的特有的生物亲合性和快速固着特性等优异性能引入污水处理用生物膜载体的设想,系统地研究了生物炭纤维结构特性的形成规律,解析了生物炭纤维微生物固着化的影响因素与机制,阐明了炭纤维的生物固着化特性、生物降解机理...
关键词:生物膜载体 炭纤维 水污染控制 应用 生活污水处理 微生物载体 结构特性 生物降解机理 
炭纤维生物膜载体在两相厌氧生物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环境科学》2010年第8期1062-1066,共5页马兆昆 宋晖 梁节英 刘杰 
国家"863"项目(2006AA06Z382)
考察并对比了聚丙烯腈基炭纤维(PAN-CF)、醛化维纶(PVA)和聚丙烯腈(PAN)纤维载体对硫酸盐还原菌和产甲烷菌的固着化能力,然后考察了它们在两相厌氧生物处理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两种厌氧细菌在PAN-CF载体上的固着速率较快,固着量较大,固...
关键词:炭纤维 两相厌氧处理 固着 生物膜 
以腐朽木为碳源去除废水中硝酸盐氮的研究被引量:52
《环境科学》2010年第6期1494-1498,共5页孙雅丽 张国臣 阎中 李秀金 王凯军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072011);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07AA06Z345)
采用室内装置研究了腐朽木的碳源释放规律,并考察其作为碳源和反应介质的水解-反硝化生物反应器对污水中硝酸盐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腐朽木可有效地释放碳源物质,接种腐殖质组腐朽木释放COD和挥发性脂肪酸(VFA)总量分别是灭菌组的2.3...
关键词:反硝化 碳源 腐朽木 农业废弃物 生物膜载体 
水污染控制用新型炭纤维生物膜载体的研制与应用
《中国科技成果》2010年第10期26-26,共1页刘杰 
国家863计划课题(2006AA06Z382).
1课题简介 本课题开发的直径为纳米-微米级新型生物炭纤维载体的批量制备技术及其高效水处理固定床反应器技术引入高效水处理工程,提升了我国废水处理新技术开发的整体实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关键词:生物膜载体 炭纤维 水污染控制 水处理工程 新技术开发 应用 固定床反应器 自主知识产权 
富营养化湖泊中沉积物原位治理技术进展被引量:4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S2期76-81,共6页王绿洲 管薇 李维平 杨元昊 杨林章 吴永红 丘昌强 
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05AA601010)
回顾了各种化学、物理和生物的原位治理技术,简要介绍了一种新的生物膜合成载体.在户外实验中,富营养的沉积物促进了毒藻的生长,而新合成的生物膜载体的布设可以阻碍藻类的生长.当应用这种新的合成载体来改善富营养化湖泊水质时,沉积物...
关键词:原位治理 富营养化湖泊 富营养沉积物 新合成的生物膜载体 
用于流化床反应器的生物膜载体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
《江苏环境科技》2006年第1期1-4,共4页孙晓 张永明 张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助项目(2002AA601220)
分别采用活性炭、橡胶和轻质陶粒作为生物膜载体,用流化床生物反应器进行废水处理的实验,比较3种载体材料的挂膜特性、耐磨性,并比较了对废水COD和NH3-N的去除效果。从实验中发现,活性炭具有吸附力强、比重小、挂膜时间比较短等特点,但...
关键词:挂膜特性 生物膜 载体 内循环生物流化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