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絮凝剂产生菌

作品数:190被引量:723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张通马放张冬艳李培睿张东辉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湖南大学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给水排水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培养条件的响应面优化研究被引量:4
《中国给水排水》2015年第15期82-84,共3页李琳 马放 赵丹 魏薇 王爽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LL6的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在前期单因素优化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选择各因素的响应面中心点,以菌株发酵液的絮凝率为响应值,以初始p H值、培养温度、培养时间、摇床转速为影响因素,对4个因素进行优...
关键词: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 培养条件优化 响应面分析法 絮凝率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培养条件优化被引量:4
《中国给水排水》2015年第11期86-88,共3页李琳 马放 赵丹 魏薇 王爽 
以活性污泥作为菌种来源,通过加入刚果红的寡培养基稀释涂布法和富培养基平板划线分离法,筛选出24株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其中菌株LL6的絮凝活性最高,经鉴定,该菌为约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sp.)。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菌株LL6的最佳培养...
关键词: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 16S rDNA序列分析法 培养条件优化 正交试验 
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鉴定及对EE2的去除效能被引量:3
《中国给水排水》2013年第11期11-14,共4页邢洁 杨基先 庞长泷 李昂 马放 吴丹 魏薇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09AA062906);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212-001;2012ZX07201-003);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2010TX03;2010DX09);国家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21062)
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出一株高效生物絮凝剂产生菌J1,经鉴定该菌为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sp.)。菌株J1的生物絮凝剂产率为2.15 g/L,絮凝率为90.83%。利用产絮菌J1发酵产生的生物絮凝剂MFX去除水中的17α-乙炔雌二醇(EE2),在絮凝剂投加量为8...
关键词:产絮菌 生物絮凝剂 17α-乙炔雌二醇 
复合型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发酵性能研究被引量:3
《中国给水排水》2008年第19期70-73,共4页朱艳彬 马放 李大鹏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B60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4CB418505)
对复合型生物絮凝剂产生菌F2和F6的发酵性能进行了研究。经鉴定,F2和F6分别为放射根瘤菌和球形芽孢杆菌,二者均具有良好的高效产絮遗传稳定性。在相同的发酵条件下,砣与F6的混合培养较二者单独发酵更利于生物絮凝剂的生产,发酵24h...
关键词:复合型生物絮凝剂 产絮菌 发酵性能 
制酒废水培养复合型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研究被引量:22
《中国给水排水》2007年第1期38-42,共5页王伊娜 王向东 张望 陈姣 
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05JY029-026-2)
为了提高微生物絮凝剂的产量,增强其絮凝效果和稳定性,扩大其应用范围,利用制酒废水培养了4株酵母菌类絮凝剂产生菌,并考察了它们的最佳培养条件。混合培养的结果表明,具有最高絮凝率的混合菌株为HJ4,其最佳培养条件是:相对接种...
关键词:制酒废水 微生物絮凝剂 酵母菌 混合培养 培养条件优化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最佳培养条件被引量:7
《中国给水排水》2004年第6期38-40,共3页罗平 罗固源 蔡江伟 许劲 
重庆大学骨干教师基金资助项目(716411049)
 从重庆城南污水厂的回流污泥中筛选得到一株具有稳定絮凝活性的菌株RL-2,初步鉴定为假单胞菌属。通过优化试验确定菌株RL-2产絮凝剂的最佳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为:以葡萄糖为碳源、酵母膏+(NH4)2SO4为氮源,初始pH值为8,培养温度为30℃,通...
关键词:微生物絮凝剂 培养条件 废水净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