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标志

作品数:1166被引量:4162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左丽君余舒扬倪兆慧孙颖浩严玉澄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重庆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临床医学进展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生物学标志物及合并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临床医学进展》2024年第11期491-498,共8页吴志芳 铁宁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ögren’s syndrome, pS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疾病的发生及发展状况与血液中自身抗体的形成与沉积相关,长期的疾病状态,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但其发病机制均尚不明确。本文从pSS的生物学标志物...
关键词: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生物学标志物 焦虑 抑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栓塞的临床进展
《临床医学进展》2024年第4期768-777,共10页熊玉林 李英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和可治疗的疾病,中国慢阻肺的发病率每年都在增长,成为一个巨大且不断增长的公共卫生负担。多因素分析显示,COPD是肺栓塞(P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COPD患者肺栓塞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栓塞 生物学标志物 
miRNA-378a调控免疫反应和成骨成血管研究进展
《临床医学进展》2024年第3期1309-1316,共8页王思凡 都曼别克·阿曼台 何惠宇 
近年来,微小RNA (microRNAs, miRNAs)的基因治疗成为了一个热点研究方向,通过大量细胞实验、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证明了其可行性与可拓展性,使用miRNAs调控各类干细胞分化和细胞因子已成为一个新方向。miRNAs在成骨、免疫等领域发挥广泛...
关键词:生物学标志物 细胞实验 微小RNA 组织修复 动物实验 细胞因子 基因治疗 临床实验 
评估炎症性肠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最新进展
《临床医学进展》2023年第12期19973-19979,共7页唐努尔·玉山江 黄晓玲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结肠镜检查是评估UC严重程度的金标准,然而作为费用高和需具备相应的医疗条件的有创检查,不是最方便的评估工具。因此方便、快速、费用低的生物学标...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生物学标志物 疾病严重程度 
生物学标志物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
《临床医学进展》2023年第12期19429-19436,共8页骆少琦 刘北林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院外由细菌、病毒、衣原体和支原体等微生物感染引起的肺炎,主要症状是咳嗽、伴或不伴咳嗽和胸痛,前驱症状主要有鼻炎样症状或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在门诊就诊时,完善相关检查,针对患者相关检查结果及临床工作中适用评...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 病情评估 评分系统 生物学标志物 
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的生物学标志研究进展
《临床医学进展》2023年第5期7335-7340,共6页高贺 李振阳 班晨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 SP)患者存在较高的自杀风险,不仅影响患者自身安全,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目前对于SP患者自杀的发生发展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寻找其生物学标志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治疗。本文综述SP患者自杀的生物学...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自杀 生物学标志 研究进展 
心房颤动相关心肌纤维化生物学标志物研究进展被引量:1
《临床医学进展》2023年第3期3815-3821,共7页陈阳 凌智瑜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类型心律失常,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其发病率日益增加,社会、经济负担随之加重。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治疗虽已取得巨大成功,但术后复发率仍较高。目前认为心肌纤维化尤其是心房肌纤维化与心房颤动的发生及消融术后房...
关键词:心房颤动 心肌纤维化 生物学标志物 
AECOPD患者并发肺栓塞的生物学标志物研究进展
《临床医学进展》2023年第3期2873-2877,共5页李欣 张彩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是肺栓塞(PE)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PE也是AECOPD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AECOPD合并PE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和病死率增加。由于AECOPD与PE的临床表现极为相似,极易造成AECOPD合并PE的漏诊及误诊。目前...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肺栓塞 生物标志物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关生物学标志物研究进展
《临床医学进展》2023年第2期1758-1763,共6页王艳 彭鹏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起病隐匿可导致足部溃疡及疼痛、步态紊乱、坏疽,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截肢、致死,而当前尚无逆转方法。目前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近年来各项研究表明,多种生物标志物参与DPN...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生物学标志物 研究进展 
aSAH预后与相关生物学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临床医学进展》2022年第3期1855-1860,共6页王轩 缪星宇 
蛛网膜下腔出血作为一种有很高发病率及致死率的疾病,动脉瘤破裂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当前虽然在治疗上取得了许多创新,但是对于其神经系统预后的方面仍无明显改善。目前多种生物标志物对于疾病的诊疗以及预后的判定是有很大帮助的。文...
关键词:aSAH 生物标志物 预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