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基础

作品数:1019被引量:4543H指数:2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李兴启王阶卢云云计江东陈雪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中南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华中医药杂志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慢性萎缩性胃炎肝郁脾虚证大鼠的代谢组学研究被引量:1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4年第7期3650-3657,共8页齐景馨 黄凯悦 罗文谦 林怡萱 陈梅妹 甘慧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81873237);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2021J01929);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No.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239号)。
目的:从代谢组学的角度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肝郁脾虚证大鼠的生物学基础。方法:将2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空白组(8只)和模型组(14只),空白组予正常饮食,模型组予氨水+脱氧胆酸钠+饮食不节+夹尾法复制CAG肝郁脾虚证大鼠模型。...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 肝郁脾虚证 代谢组学 粪便 血清  动物模型 生物学基础 
中医“脑髓”的现代生物学基础探讨被引量:6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4年第2期566-570,共5页王凯 昝树杰 徐家淳 孙伟明 倪道艳 张琳琳 刘爽 马妍 覃辉 覃启京 许蓬娟 崔远武 张玉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2104801,No.81973797,No.82274318);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19JCQNJC10700)。
中医脑病学理论认为“脑为髓海”,主宰神机,因此现代神经系统疾病多可归为脑髓病范畴。文章基于中医传统理论,结合现代生物学技术,查阅相关文献归纳分析,认为中医“脑髓”的现代生物学基础是由神经干细胞、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细胞...
关键词:脑髓 神经干细胞 神经元 神经胶质细胞 细胞外基质 脊髓 生物学基础 
基于方证相应的肝郁脾虚证生物学基础述评被引量:5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3年第7期3005-3011,共7页郝闻致 王蓉燕齐 李晓娟 陈家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2174278);广州市中医方证重点实验室(No.202102010014)。
肝郁脾虚证是以肝失疏泄、脾失健运为病机,以胁胀作痛、情志抑郁、腹胀便溏为主症的证候,多见于肝病、胃痛、肠易激综合征、抑郁症等疾病,是现代临床常见证候。证本质的研究是中医辨证研究的关键,也是指导疾病治疗的基础。文章在总结课...
关键词:辨证论治 肝郁脾虚 逍遥散 生物学基础 方证相应 
心脑血管疾病瘀毒互结证的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8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3年第3期937-941,共5页刘悦 梁晓 魏竞竞 申伟 刘红喜 迟显苏 张允岭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创新团队及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o.ZYYCXTD-C-202007);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No.CI2021A01301);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防治脑病传承创新团队(No.CI2021B00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学者)—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支持计划(No.国中医药人教发〔2018〕12号)。
瘀毒互结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证型,也是疾病迁延和恶化的关键病机。笔者对近年来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总结了心脑血管疾病瘀毒互结证的证候特点及活血解毒法的临床实践基础,从现代医学角度剖析了心脑血管疾病瘀毒互结证的生物学基...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 瘀毒互结证 生物学基础 诊断标准 动物模型 
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证患者血浆蛋白质组学研究被引量:3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年第11期6757-6763,共7页孙莹 左茜茜 刘杨杰 张拴成 杜惠兰 
河北中医学院研究生创新资助立项项目(No.CXZZBS2020150);河北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No.223777158D)。
目的:从蛋白质表达水平探讨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证的生物学基础。方法:选择符合纳排标准的原发性痛经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气滞血瘀证组、寒凝血瘀证组,另选择健康女性作为正常组,每组8例。采用Label-free定量蛋白质组学对各组月经周...
关键词:气滞血瘀证 原发性痛经 蛋白质组学 生物学基础 机制 生物学标志物 
湿热证“病证结合”模型生物学基础研究进展被引量:4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年第12期7248-7251,共4页买鹏宇 朱闽 叶斌 张泽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660796,No.81860847);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18GXNSFAA281081);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校级重点项目(No.YCSZ2018004);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项目(No.2019XK153)。
近年来诸多学者以中医药理论建立"病证结合"模型得到广泛应用。传统疾病造模方式叠加中医证候因素造模能较好模拟临床发病实际,因此建立"病证"模型更适用于现代中医药基础研究。湿热证模型是目前模型制作体系较成熟、评价较完备、应用...
关键词:湿热证 病证结合 模型 生物学基础 研究进展 
基于转移前微环境探讨结直肠癌核心病机生物学基础被引量:7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年第8期4519-4522,共4页张钦畅 程海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8193011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7YFC1700602);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肿瘤转移是导致恶性肿瘤难治和病死的主要原因,转移前微环境(PMNs)的形成为肿瘤转移营造了适宜的环境,因此识别和靶向PMNs中的关键因子可有效抑制肿瘤转移。癌毒病机理论认为“湿热瘀毒,脾气亏虚”是结直肠癌发生转移的核心病机。通过...
关键词:癌毒病机理论 结直肠癌 转移前微环境 核心病机 生物学基础 肿瘤转移 
炎症介质:探讨血瘀证生物学基础新思路被引量:36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年第1期32-36,共5页肖雪 王乐琪 谢志茹 李莎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603070)。
阐明血瘀证的生物学基础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传统的临床生化指标和诊断量表难以有效辨识不同证型血瘀证,文章拟提出血瘀证生物学基础的新方法。在前期动物模型研究与代谢组学研究基础上,发现血瘀证模型动物的炎...
关键词:血瘀证 代谢组学 炎症介质 中医证候 
中医玄府理论研究述评被引量:55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年第8期3803-3807,共5页向圣锦 路雪婧 张富文 李强 段俊国 
刘完素拓展了《黄帝内经》玄府的概念,近30多年来,大量学者在刘完素的论述基础上系统总结和完善了玄府学说,形成较为完善的玄府理论。玄府是遍布全身,无物不有的至微至细的结构,是人体组织中气血津液运行与交换的通道,物质与信息交流的...
关键词:玄府 概念 生理功能 病机 治法 临床应用 生物学基础 
气滞血瘀证生物学基础研究进展被引量:50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年第9期4167-4171,共5页何浩强 陈光 高嘉良 胡坤 李洪峥 王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益性行业专项(No.2012070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81673847)~~
证候的生物学基础研究是中医现代化研究的关键部分,也是阐明和坚定中医科学本质的核心环节。气滞血瘀证是中医临床常见证候,学者对其生物学基础开展了较为广泛的研究。文章总结了其在微循环障碍、血液流变学改变、炎症、凝血-纤溶系统...
关键词:气滞血瘀证 生物学基础 系统生物学 研究进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