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药剂学

作品数:323被引量:893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郭宗儒郭立玮贾永艳任晓亮贾晓斌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草药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生理学的药动学/生物药剂学模型在中药药动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2
《中草药》2023年第20期6903-6912,共10页田锁燕 贾国香 胡静雯 卢倩 苏布达 杨珅珅 李遇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2141209)。
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代谢复杂、临床应用广泛的特点。中药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PK)是中药研究中的重大科学问题之一,在阐释中医中药的科学性、推进中药国际化、现代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生理学的药动学(physiologically base...
关键词:中药药动学 生理学的药动学 生物药剂学 药物相互作用 风险评估 剂型优化与开发 
甘草“调和诸药”生物药剂学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4
《中草药》2021年第1期267-277,共11页罗子宸 张雯 杨瑞 单进军 狄留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77415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27365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001499);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资助项目(YY-022);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SJKY19_1457)。
甘草在中药复方中应用广泛,能够解毒、调和诸药,被称为药中"国老"。甘草活性成分在现代临床中也可与各种化学药物或天然产物单体联合用药。甘草及其活性成分的配伍用药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改变药物的溶解度或体内代谢过程等生物药剂学特性...
关键词:甘草 甘草酸 甘草次酸 黄酮类成分 药物相互作用 增溶 跨膜转运 代谢 
杠柳毒苷、杠柳次苷及杠柳苷元生物药剂学分类研究被引量:7
《中草药》2019年第5期1082-1087,共6页邢雪 郭晓 任晓亮 周立伟 王泰一 刘虹 王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873191)
目的采用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iopharmaceuticals Classification System,BCS)对杠柳毒苷、杠柳次苷及杠柳苷元进行生物药剂学分类研究。方法采用实验和计算机预测软件Pipeline Pilot 8.5、ChemDraw研究杠柳毒苷、杠柳次苷和杠柳苷元的...
关键词: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 杠柳毒苷 杠柳次苷 杠柳苷元 溶解性 渗透性 
中药组分整体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研究思路与策略被引量:9
《中草药》2017年第23期4831-4835,共5页刘丹 封亮 宋婕 张振海 崔莉 贾晓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H2806/81503265)
随着现代中药制剂的发展,中药制剂设计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而如何使中药制剂剂型设计有理有据成为主要问题之一,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化学药制剂的设计是基于化学物质的生物药剂学性质,在中药整体观基础上,简述中药组分的源由,结合中药...
关键词:中药组分 整体生物药剂学 分类系统 组分离散度指标分析 药效贡献率系数法 
银杏内酯组分自微乳释药系统的制备及各成分溶出行为相似度分析被引量:4
《中草药》2016年第21期3798-3804,共7页刘丹 田燕 张振海 贾晓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H2806/81503265)
目的基于组分生物药剂学性质制备银杏内酯组分(GC)自微乳释药系统(SMDDS)(GC-SMDDS),并对组分中各成分释药行为进行相似度分析。方法采用平衡溶解度方法筛选油相、乳化剂与助乳化剂;以外观、自微乳粒径、Zeta电位、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
关键词:银杏内酯组分 自微乳释药系统 释药行为 相似度评价 生物药剂学 平衡溶解度:伪三元相图 相似因子 
银杏叶提取物主要活性成分药动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08
《中草药》2013年第5期626-631,共6页汪素娟 康安 狄留庆 张圣洁 田乐 周伟 恽菲 单进军 赵晓莉 毕肖林 
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苏教师(2008)30号];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ysxk-2010)
银杏叶提取物是目前临床使用最为广泛的中药提取物之一,具有扩张血管、调血脂、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保护缺血损伤、抗炎及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通过综述国内外文献,总结银杏叶提取物主要活性成分的药动学特性,分析引起其生物利用度...
关键词:银杏叶提取物 活性成分 药动学 生物利用度 生物药剂学 
中药挥发性成分口服吸收促进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4
《中草药》2012年第12期2520-2524,共5页胡婧文 恽菲 狄留庆 赵晓莉 毕肖林 单进军 康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073071);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苏教师(2008)30号];江苏省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ysxk-2010)
挥发性成分广泛存在于多科属植物中,具有芳香走窍、引药上行的特点和确切的疗效。分析研究国内外文献,探讨中药挥发性成分对其配伍药物口服吸收的促进作用及可能机制,对进一步研究挥发性成分对中药复方制剂生物药剂学的影响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中药 挥发性成分 口服吸收 促吸收机制 生物药剂学 
中药提取物伴生物质的生物药剂学特性及其制剂学意义被引量:22
《中草药》2007年第9期1281-1286,共6页郭立玮 潘林梅 朱华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572374);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H05164)
鉴于"提取物的复杂组成引起纯物质和植物提取物间的活性差异",这一特殊性质,国际医药界关于"植物药的可比性评价"技术体系提出:植物提取物可分为基本活性物质与伴生物质,基本活性物质与其制剂的治疗特性完全或大体相关联;伴生物质可影...
关键词:中药提取物 伴生物质 生物药剂学 精制分离 
均匀设计优化半仿生提取葛根芩连汤的工艺研究被引量:7
《中草药》2006年第5期710-711,共2页孟宪生 曹爱民 王海波 包永睿 
关键词:半仿生提取法 葛根芩连汤 工艺研究 设计优化 药物筛选 均匀设计法 生物药剂学 胃肠道转运 中药组成 配伍研究 
中药口服固体缓释制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中草药》2005年第7期1110-1112,共3页高斐 王东凯 陈修毅 
关键词:口服固体缓释制剂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药物缓释制剂 中药缓释制剂 生物药剂学 2003年 处方设计 成型工艺 研究工作 中药制剂 中药市场 药动学 国内外 缓释片 萘普生 WTO 西药 品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