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有效

作品数:1807被引量:14433H指数:5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大鹏南忠仁黄勇孙红文陶澍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钝化剂对镉污染温室黑土镉生物有效性及白菜生长的影响被引量:8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23年第1期45-51,59,共8页闫雷 刘鸣一 武志民 张钰莹 孟庆尧 苏捷 
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课题(2017YFD0801104-4)。
为探究钝化剂对镉污染温室黑土镉生物有效性及白菜生长的影响,对镉中轻度污染的北方温室黑土施加炭基肥和菌糠生物炭,研究生物有效性及不同镉积累能力白菜的生长与镉吸收能力。结果表明,炭基肥和菌糠生物炭均可显著降低土壤中有效态镉含...
关键词:钝化剂  白菜 积累 镉形态 
土壤中酞酸酯多界面迁移转化与效应研究进展被引量:5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7年第6期700-712,共13页谷成刚 相雷雷 任文杰 吴为 刘畅 方国东 王芳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16YFD080020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4CB441105);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一三五"计划和领域前沿项目(ISSASIP1616;ISSASIP1618)
酞酸酯是土壤、水体、大气和沉积物等多环境介质中广泛分布的典型有机污染物,具有致畸、致癌、致突变"三致"毒性效应和内分泌干扰作用,威胁生态安全与人体健康。本文围绕我国设施蔬菜地的酞酸酯污染问题,概括了土壤-植物系统中酞酸酯污...
关键词:酞酸酯 界面迁移 生物降解 生物有效性 毒性效应 污染修复 
保水剂对土壤重金属镉形态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被引量:13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6年第12期2327-2333,共7页秦端端 姚粉霞 陈亚军 徐冰 周燕 赵海涛 王小治 封克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3CB1274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1308;31272228;31000934)
基于保水剂所具有的较强重金属吸附能力,近年来已被作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候选材料之一,为弄清保水剂如何影响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形态转化,通过向镉污染土壤中添加不同用量保水剂后的黑麦草盆栽试验,探讨保水剂(聚丙烯酸钠)对黑麦草吸...
关键词:保水剂  黑麦草 土壤污染 
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生物有效性研究的意义及进展被引量:10
《科技导报》2016年第22期48-55,共8页李冰 姚天琪 孙红文 
国家重点基础发展研究计划(973计划)(2014CB441104)
污染物进入土壤后,与土壤成分发生相互作用,使其赋存状态发生变化,导致其移动性、生物有效性甚至是化学反应活性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使其环境与生态风险发生改变,并对其修复效率产生重要影响。污染物的移动性、生物有效性及化学反应...
关键词:有机污染物 生物有效性 土壤 
几种有机物料对设施菜田土壤Cd、Pb生物有效性的影响被引量:23
《环境科学》2016年第10期4011-4019,共9页周贵宇 姜慧敏 杨俊诚 张建峰 张水勤 梁雷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13CB1274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577172,41501322);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2015DFA20790);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IARRP-2015-21)
利用风化煤、草炭和生物炭这3种有机物料,采集陕西关中地区设施菜田土壤,通过2014-2015年两季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了3种有机物料在设施菜田土壤重金属Cd、Pb单一和复合污染条件下对Cd、Pb生物有效态等赋存形态的影响,探究风化煤、草炭和...
关键词:生物炭 草炭 风化煤 重金属Cd、Pb污染 设施土壤 
化学提取法表征污染土壤中PAHs老化规律和蚯蚓富集特征被引量:8
《环境科学》2015年第12期4582-4590,共9页张亚楠 杨兴伦 卞永荣 谷成刚 刘总堂 李娇 王代长 蒋新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14CB4411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327;41271464;21377138;41271471)
以添加3种典型多环芳烃(菲、芘、苯并[a]芘)的模拟污染土壤(黄壤和红壤)为对象,研究了PAHs的4种化学提取量即:ASE耗竭性提取总量、Tenax-TA树脂提取量、羟丙基-β-环糊精(HPCD)提取量和正丁醇提取量随老化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0~6...
关键词:多环芳烃 生物有效性 老化规律 蚯蚓富集 化学提取法 
鄱阳湖沉积物有机磷累积特征及其与流域发展间的响应关系被引量:4
《环境科学学报》2015年第5期1292-1301,共10页刘凯 倪兆奎 王圣瑞 倪才英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No.2012CB417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1173118;41061037);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师范大学)主任开放基金资助项目(No.ZK2013007)~~
选取了鄱阳湖4个柱状沉积物,应用改进的Hedley磷形态连续提取法和有机磷(OP)酶水解技术,研究了其OP累积特征、生物有效性变化及其与流域发展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自1972年以来,鄱阳湖沉积物OP含量呈持续增长趋势,其中南部湖区和"五河...
关键词:鄱阳湖 面源污染 沉积物 有机磷 生物有效性 
硒对土壤中汞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被引量:3
《生态学杂志》2015年第5期1402-1406,共5页燕敏 郭建阳 冯新斌 张超 仇广乐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3CB430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3135;41273152和41173126)资助
利用连续浸提法研究了硒对稻田土壤中汞的形态分布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加硒前后土壤中汞均以有机结合态、元素态和硫化物态为主,这三者占土壤总汞含量的90%以上,而生物有效态汞(包括模拟胃酸提取态和水溶态)仅占土壤总汞含...
关键词:  化学形态 生物有效性 土壤 
高等植物对氨基酸态氮的吸收与利用研究进展被引量:53
《应用生态学报》2015年第3期919-929,共11页曹小闯 吴良欢 马庆旭 金千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1595;3117203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5CB150502);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03016)资助
植物能够在不经矿化的情况下直接吸收利用环境中的分子态氨基酸.氨基酸作为植物和微生物的优良碳源和氮源,二者对其吸收存在着激烈竞争,氨基酸态氮来源广、半衰期短的特点使其具有巨大的流通量.运用氮同位素示踪方法研究氨基酸对植物的...
关键词:氨基酸态氮 生物有效性 植物-土壤-微生物 
氮肥对不同玉米品种子粒微量元素含量和生物有效性的影响被引量:4
《玉米科学》2013年第3期110-114,共5页韩证仿 钱春荣 李志杰 杨世佳 刘美佳 张明乾 张卫建 
国家"973"计划项目(2009CB118601);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16B14);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研究田间施用氮肥对吉林省4个玉米品种子粒中Zn、Fe、Mn、Cu含量以及Zn与Fe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可增加玉米子粒中Zn、Fe含量,过量施氮玉米子粒中Zn和Fe含量不再增加甚至呈下降趋势;子粒中Mn含量随氮肥增加而提高,Cu含...
关键词:玉米 子粒 微量元素 氮肥 生物有效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