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劳动力流动

作品数:63被引量:24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刘志仁董洋蔡昉张佑林马颖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师范大学国务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与转移的动力机制被引量:1
《乡村科技》2019年第26期17-18,共2页甘元薪 
我国在政策、社会经济以及心理等方面,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流动与转移动力,给予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合适的工作机会,加快了城镇化发展。从人口流动看中国的整体经济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和转移可以促进我国农村及城市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 流动 转移 动力机制 
供给侧改革下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路径分析
《现代管理》2019年第2期253-259,共7页李宣廷 赵辰光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社会变迁视角下大城市生人社会的熟人社区协同共建研究”(16SHD02)。
我国正处在供给侧改革的新时期,在此背景下研究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发展现状以及困境,提出流动路径的选择有利于消化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人均资本拥有量,优化生产要素配置。该文章通过以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理论和新古典经济...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 剩余劳动力 流动困境 流动路径分析 
新时代政府公共服务与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趋势研究——基于东三省调查数据的分析被引量:2
《广西社会科学》2018年第8期157-161,共5页塔娜 高书平 宿杨 高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工返乡创业融资约束与信贷可得性研究:基于农地抵押品功能视角"(7180300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工返乡创业融资偏好;信贷可得性及支持政策研究"(18YJC790076)
劳动力要素是城乡协同发展的关键因素。基于东三省(黑龙江、吉林、辽宁)流动人口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新时代政府公共服务与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趋势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新时代下农村剩余劳动力省内流动规模高于跨省流动规模,流...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 公共服务 LOGISTIC模型 社会投资 东三省 
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对城镇化的影响机制被引量:10
《农村经济》2018年第1期117-122,共6页孟传慧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前农村居家养老需求与实施乡村助老工程研究"(编号:16XSH0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虽然推动了城镇化进程,但也因各种限制条件而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从正向影响看,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从而提高城镇人口密度,带动城镇产业发展,最后扩大城镇的规模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 城镇化 影响机制 
上海农民工的语言市民化与城市融入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7年第6期66-67,共2页俞玮奇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不少社会学者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分为两个过程: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到城市就业,即“非农化”、“城市化”过程;二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在城市实现定居且融入城市生...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 市民化 农民工 城市融入 剩余劳动力流动 进城务工 非农化 城市化 
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中政府职能建设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5年第7期37-39,共3页叶迎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但仅仅依靠市场的自我调节不足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这就为政府职能介入提供了经济学基础。从现状来看,在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流动的过程中,我国政府就...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 合理流动 政府职能 
居民收入差距、剩余劳动力流动与托达罗模型修正视角下城镇化进程的思考被引量:1
《中国集体经济》2015年第4期9-10,共2页沈利东 
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持续扩大趋势,其根本原因是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滞后。文章通过结合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双向可逆性、理性和转移难度增大等特点,指出了托达罗模型在判断剩余劳动力富余情况、生活成本、去留决定和...
关键词:居民收入差距 剩余劳动力流动 托达罗模型 城镇化 
我国剩余劳动力流动现状分析
《科技促进发展》2013年第6期103-108,共6页范晓非 高铁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0zd&010)":十二"五时期宏观经济运行动态监测分析研究;负责人:高铁梅
2004年"民工荒"是我国劳动力流动的转折点,此后劳动力流动结构和就业出现了新特征。一方面,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增加,外出农民工教育水平较高,流动家庭化特征明显。另一方面,流动人口出现就近就业趋势,从事职业逐渐由制造业占主导转变成...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 流动家庭化 就业区域差异 工资上涨 
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利弊及对策
《中国证券期货》2012年第07X期129-129,132,共2页陈维红 张美竹 
近年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越来越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的一大供给主体,合理的流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农民工自身收入水平的提高,但是子女教育、空巢老人、农民工的利益、城市的社会治安等负面问题也引起了社会...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 社会保障制度 小城镇化 
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机理研究被引量:2
《统计与信息论坛》2012年第7期106-112,共7页王增文 陈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社会救助与促进就业互动机制的构建>(71003045);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
2009年以来,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无限供给"的观点被"民工荒"现象逐步推翻,其诱因是"结构性的不协调",是制度性歧视抑或是中国的"刘易斯拐点"真的已经到来?为理清这一问题,结合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进行了经验分析。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外...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 crosstabs分析 社会保障权利 回乡创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