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造化

作品数:1589被引量:486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解安宁薛永年郎绍君罗无逸邵大箴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家协会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美术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刘三齐山水画展在京举办
《美术》2018年第6期155-155,共1页
5月10日,由广东画院、广州艺术博物院、广东省美协联合主办的“铁铸山川——刘三齐山水画展”开幕式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刘三齐,广东潮州人,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2004年调进广东画院,作品曾获第9届全国美展银奖、第11届全国美展获奖...
关键词:山水画展 广州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馆 广东省 外师造化 博物院 开幕式 潮州人 
浅析李琼久画作的山水格局与笔墨精神
《美术》2018年第5期142-143,共2页刘芯涛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古代通常是对人的性情、志趣的写照,但是当试图对画家与艺术风格之间关系进行解释的时候,这句看似朴素、简单的隽语却可以成为有效的解释角度。中国传统绘画所认同的学习途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同...
关键词:笔墨精神 山水 画作 李琼 中国传统绘画 艺术风格 外师造化 学习途径 
从邬建巩义写生说起
《美术》2017年第10期140-141,共2页宋晓景 
邬建的“巩义写生”系列作品,在某种意义上可视为艺术家的“写生式创作”,其中的技法与风格来源于他深厚的写实功底,是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关键词:写生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 艺术家 
“师造化”证义及其相关问题
《美术》2017年第10期138-139,共2页刘钻 
造化,《古代汉语大词典》语义有二:一是指创造化育,《淮南子·精神训》云:“伟哉造化者其以我为此拘拘邪?”也指天地、自然界,杜甫《望月》诗云:“造化钟神秀”;
关键词:师造化 汉语大词典 《望月》 淮南子 自然界 
南风北韵 传承出新——郭志光的花鸟画艺术
《美术》2017年第7期79-83,共5页王宇鹏 
郭志光的画风在当今中国画坛独树一帜,可谓“南风北韵,传承出新”。他传承了花鸟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缘物寄情”的传统精神,体现出深厚的功力、严谨的法度、恢宏的气势,并在关注现实、观察生活、融会时代精神、融入内心的基础...
关键词:花鸟画艺术 郭志光 传承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 传统精神 观察生活 
师造化与山水画创作被引量:2
《美术》2017年第4期83-86,共4页林海钟 
山水画的写生有相当的难度,学生往往于真山水中不知所措,无从下手,或只能以眼见的写实描绘,最多是用西洋透视法以风景画的观照,无法真正表达山水的真实境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关键词:山水画创作 师造化 风景画 透视法 写生 
写意与现实——关于绘画的思考与体会
《美术》2016年第9期148-149,共2页张绍敦 
“吾写此纸时,心入春江水,江花随我开,江水随我起”——这是清初石涛在其作品《春江图》中的题款。花随心开,水随心起,在“开”、“起”之间互生幽微的动感.在“开”、“起”之际俱是生命的流动并与充满活泼生意之趣的物我关系的...
关键词:绘画 写意 外师造化 物我关系 中得心源 “起” 自然 题款 
生活与创作的真实性被引量:2
《美术》2015年第10期78-81,共4页吴宪生 
古人说“外师造化”,今人说深入生活,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艺术创作不能全凭主观臆造,要从客观世界中去寻找创作的灵感。渎万卷书,是理性的认知;行万里路,才有感性的理解。要真正了解我们生存的社会,必须深入到真实的生活中去。
关键词:深入生活 艺术创作 外师造化 客观世界 
百年中国画展作品选(4)
《美术》2001年第12期17-21,88,共6页
关键词:百年中国 作品选 中国美术 石窟艺术 师造化 师古人 桃花源 创造者 
与鹤共舞——杨德衡的创作启示
《美术》2000年第8期49-48,共2页庆余 
世纪之交,由权威的中国美术分类全集编委会编辑出版的《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中,精选了杨德衡的两幅工笔花鸟画创作,一是《春归图》,一是《稻香季节》。这是历史的评价,是有理由的。整个20世纪中国画的面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其显著特征是...
关键词:工笔花鸟画 工笔画 春归 稻香 工笔重彩 画家 美术家 全国美展 师造化 美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