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化学急变带

作品数:11被引量:166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朱炳泉常向阳张正伟董云鹏胡耀国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地球学报》《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中国金属通报》《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攀登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苏南块体的深部构造及其油气前景被引量:11
《海相油气地质》2006年第1期40-44,共5页张景廉 李斌 李相博 张宁 
苏南块体中地壳存在一低速层,Vp约为5.8~6.0km/s,它与地下高导层相对应,电阻率仅4~20Ω·m,是中地壳塑性层的反映;苏南块体属于太平洋型块体,是有利的油气分布区块;它处在地球化学急变带上,壳幔相互作用比较强烈,故该区的油气受深部...
关键词:低速层 高导层 地球化学急变带 太平洋型块体 油气藏成因 无机生油理论 苏南块体 苏北油田 
地球化学急变带与地幔柱资源系统被引量:13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3年第4期287-293,共7页朱炳泉 常向阳 胡耀国 张正伟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90432);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KZCX2 SW 125)资助
地幔柱产生大面积软流圈上涌,沿深断裂形成岩浆房,导致大规模溢流玄武岩裂隙式喷发。良好的地幔柱成矿系统常出现在岩石圈不连续界面和三叉拼接裂谷,表现为地球化学急变带。地幔柱资源系统包括以下几方面:(1)地幔柱岩浆分异成矿系统,从...
关键词:地幔柱 成矿系统 地球化学边界 地质环境 
地球化学急变带急转弯变化与深部构造效应
《地球学报》2003年第z1期1-4,共4页张正伟 朱炳泉 
本文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07203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SW-125)和国家重点基础规划发展项目(编号:G1999043213)资助.
地球化学急变带代表地球化学边界,反映深部不同块体的接触边界的化学组成差异.在地球化学急变带沿古大陆边缘展布的局部区域,往往不象地表构造呈近直线型延伸,而是表现为急转弯的弧状、岛状变化延伸,与深部构造边缘的分布密切相关.在华...
关键词:深部构造 地球化学急变带 东秦岭地区 
行业综述
《中国金属通报》2002年第29期20-21,共2页
云南和贵州边境发现新类型铜矿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朱炳泉等依靠全新基础理论,在滇黔边境发现储量巨大、易于开采的新类型铜矿。
关键词:基础理论 发现储量 研究组 铜精矿 再生铅工业 铅锌市场 国民经济建设 地球化学急变带 有色金属 水口山 
滇—黔边境鲁甸沿河铜矿床的发现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找矿新思路被引量:54
《地球科学进展》2002年第6期912-917,共6页朱炳泉 常向阳 胡耀国 张正伟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大规模成矿作用及大型矿集区预测"(编号:G19990432);国家攀登计划预选项目"与寻找超大型矿床有关的基础研究"(编号:PD Y 25);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项目"华南地球化学急变带的形成机制及其与板块构造的耦合关系"
滇—黔边境鲁甸沿河铜矿床矿化受二叠纪玄武岩最上部古火山口相角砾凝灰岩—气孔状熔岩和上覆宣威组碳泥质层控制。矿石矿物主要为自然铜、氧化铜与辉铜矿。自然铜呈板片状、网脉状、浸染状产出。矿化与阳起石化、沥青化、硅化和沸石化...
关键词:地球化学急变带 峨眉山 玄武岩 古火山口 自然铜-氧化铜矿床 火成岩 有机-无机相互作用 找矿方向 
华北古大陆南缘的金属成矿作用被引量:19
《地球学报》2001年第2期129-134,共6页张正伟 翟裕生 邓军 朱炳泉 林潜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编号 40 0 72 0 33);国家攀登计划! (编号 95预 2 5 );国土资源部项目! (编号 95 0 110 7)联合资助
东秦岭大部分金属矿床集中分布于华北古大陆南部边缘 ,以陆缘构造发展阶段的赋矿沉积建造和岩石组合划分成矿系统 :前长城纪陆核活动性边缘沉积成矿系统 ;中、新元古代被动大陆边缘成矿系统 ;早加里东期构造体制转换期成矿系统 ;中生代...
关键词:金属矿床 成矿作用 古大陆边缘 地球化学急变带 赋矿沉积建造 构造作用 成岩方式 
地球化学省与地球化学边界被引量:22
《地球科学进展》2001年第2期153-162,共10页朱炳泉 常向阳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大型矿集区分布规律和综合预测"(编号 :G19990 432 13);攀登计划项目等联合资助
根据中国大陆各种类型壳、幔源岩石和矿石的大量铅—锶—钕同位素资料 ,及全球特别是东亚大陆块体广泛的同位素与元素体系对比 ,发展了地球化学块体划分的同位素地球化学指标和填图方法。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中国大陆的大尺度铅同位素矢量...
关键词:地球化学急变带 地球化学省 资源勘探评价 环境 灾害 
我国与寻找超大型矿床有关的基础研究进展被引量:16
《地球科学进展》2001年第2期184-188,共5页赵振华 刘秉光 李朝阳 
国家攀登计划项目!"与寻找超大型矿床有关的基础研究"(编号 :A-30 ;95 -预 -2 5 )资助
我国于 1 992年将超大型矿床基础性研究列入国家基础研究重大项目 ,已取得如下成果 :确定了超大型矿床的定义和分类原则 ;发现了超大型矿床在矿化类型上的选择性和局限性 ;我国超大型矿床主要分布于克拉通边缘 ;铅同位素的地球化学急变...
关键词:超大型矿床 地球动力学 中国 铅同位素 地球化学急变带 
地球化学急变带的元古宙基底特征及其与超大型矿床产出的关系被引量:26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1998年第S2期63-70,共8页朱炳泉 常向阳 邱华宁 孙大中 
国家科委攀登计划资助项目 !(A 30 )
通过对中国大陆铅同位素填图和块体边界元古界基底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确定了华夏、扬子、华北、辽胶、中朝、中蒙古、佳木等块体边缘的地球化学急变带 .从现已揭示的超大型矿床和主要成矿带分布规律表明 ,地球化学急变带与超大型矿床的...
关键词:地球化学急变带 铅同位素填图 元古界基底 超大型矿床 
地球化学急变带及对中国南方油气勘探的思考被引量:11
《海相油气地质》1997年第4期1-3,共3页朱炳泉 
地球化学急变带反映了克拉通边缘的地球化学特征,它可比地质观察更有效地揭示克拉通边界的位置。地球化学急变带分为构造显性与构造隐性两种类型,克拉通边缘前陆盆地多出现干构造隐性急变带上,这对油气勘探有重要指示意义。渤海周边油...
关键词:地球化学 油气勘探 同位素异常 区域勘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