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大陆边缘

作品数:11被引量:202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张正伟邓军翟裕生朱炳泉周炼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成都理工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地球学报》《地质找矿论丛》《地学前缘》《地质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攀登计划地质行业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华北古陆块南缘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被引量:1
《地质找矿论丛》2011年第4期417-421,共5页付山岭 胡斌 
文章通过分析和总结前人的研究资料,认为华北古陆块南缘产出的金属矿床具有成矿机制的多样性:①构造-变质-岩浆-流体成矿,如小秦岭金矿等;②构造-岩浆成矿,如熊耳山金矿田、外方山铅锌铜矿、神洞沟银矿、与燕山期中酸性小岩体有关的钼...
关键词:金属矿床 成矿机制 构造格架 古大陆边缘 华北 
华北古大陆南缘构造格架与成矿被引量:7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8年第3期276-288,共13页张正伟 张中山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7CB4114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072033)
东秦岭地区在前海西期表现为大陆边缘的构造活动,到海西期后特别是燕山期已属于陆内造山作用,因此称之为古大陆边缘。在对前海西期构造格架重塑的基础上,以不同建造、岩浆活动和分隔构造单元断裂资料分析为依据,以控制不同构造单元的断...
关键词:古大陆边缘 构造格架 成矿系统 东秦岭 
华北古大陆南缘的金属成矿作用被引量:19
《地球学报》2001年第2期129-134,共6页张正伟 翟裕生 邓军 朱炳泉 林潜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编号 40 0 72 0 33);国家攀登计划! (编号 95预 2 5 );国土资源部项目! (编号 95 0 110 7)联合资助
东秦岭大部分金属矿床集中分布于华北古大陆南部边缘 ,以陆缘构造发展阶段的赋矿沉积建造和岩石组合划分成矿系统 :前长城纪陆核活动性边缘沉积成矿系统 ;中、新元古代被动大陆边缘成矿系统 ;早加里东期构造体制转换期成矿系统 ;中生代...
关键词:金属矿床 成矿作用 古大陆边缘 地球化学急变带 赋矿沉积建造 构造作用 成岩方式 
大陆块体地球化学边界与成矿——兼论中国东秦岭金属矿集区的构造控制被引量:12
《地学前缘》2000年第1期87-95,共9页张正伟 朱炳泉 蔡克勤 邓军 王卫 强立志 
国家攀登计划资助项目!(编号 :95预 2 5 );国土资源部重点科技资助项目!(编号 :95 0 110 7);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地球块体不均一性边界存在地球化学急变带 ,控制大型矿床的分布 ;深部构造或隐性的构造面与地壳浅表形成的矿集区有明显的空间和形成机制耦合关系。地球化学急变带在大陆内部往往沿着一些古大陆边缘展布 ,与地壳下部和上地幔的深部构造...
关键词:成矿作用 古大陆边缘 金属矿 地球化学边界 
华北古大陆西南边缘构造格架与成矿系统被引量:76
《地学前缘》1999年第2期271-283,共13页汤中立 白云来 
地质矿产部重点基础项目
根据本区地层、构造、岩浆作用特点,在“系统论”、“活动论”思想指导下,厘定华北古大陆西南边缘的构造格局如下:龙首山陆缘带、河西走廊弧后盆地、北祁连缝合带、中祁连离散型岛弧地体、南祁连弧后盆地、柴达木地块。根据构造发展...
关键词:古大陆边缘 构造格架 成矿系统 成矿组合 金矿床 
古大陆边缘弧-槽-盆成矿系统之探讨被引量:2
《矿床地质》1996年第2期192-192,共1页孙海田 
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9272109
板块构造理论问世以后,建立起以现代大洋盆地、深海沟、活动大陆边缘和岛弧为主体的弧-沟-盆地质构造和成矿系统(F J Sawkins,1984)。然而,当把这一系统运用到古大陆边缘和陆内造山带时则遇到困难。近年的研究发现(孙海田,1993),在古大...
关键词:成矿系统 古大陆边缘 弧-槽-盆系统 成矿区 
一个古大陆边缘的再造及其大地构造意义——延边地质研究新进展被引量:24
《中国科学(B辑)》1995年第5期548-555,共8页邵济安 唐克东 詹立培 李子舜 徐公愉 王成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质行业基金
通过对延边地区构造沉积地层学的分析,确认了弧前大陆斜坡相深水泥质岩建造、浊积岩建造、滑塌堆积和混杂堆积,辨认了岛弧火山碎屑岩建造和弧背前陆盆地的磨拉石建造,从而恢复了兴凯地块二叠纪的古大陆边缘.再根据滑塌堆积中外来岩块的...
关键词:活动大陆边缘 滑塌堆积 混杂堆积 大地构造 
试论川滇古大陆边缘裂谷带及铜矿成矿作用被引量:3
《矿产与勘查》1991年第4期1-7,共7页龚琳 
关键词:裂谷带 铜矿 成矿 四川 云南 板块 
青、藏、川、滇地区印支期太平洋型古大陆边缘的特征被引量:12
《地质学报》1990年第3期185-198,共14页高延林 
国家科学基金(项目号:85001;851287)
青藏高原和“三江”地区,广泛发育着特堤斯型的海相三叠系和印支期构造变动及岩浆活动,成为研究中国大地构造演化和印支运动的重要地区,也是研究中国境内冈瓦纳与劳亚古陆界线和特堤斯洋壳时空分布特征的地区。长期以来,不少学者对该区...
关键词:印支期 太平洋型 古大陆边缘 
华南古大陆边缘湘北九溪下奥陶统碳酸盐等深岩丘被引量:37
《地质学报》1990年第2期131-143,T002,共14页段太忠 郭建华 高振中 李增华 曾允孚 
湘北桃源九溪碳酸盐等深岩丘发育于早奥陶世华南古大陆边缘湘北深水区。该区早奥世层系厚逾350m;其中极为发育的等深岩可分为灰泥等深岩、砂屑等深岩、粉屑等深岩、细砾屑等深岩和生物屑等深岩等5种。前3类等深岩常构成完整或不完整等...
关键词:等深岩 碳酸盐岩 早奥陶世 岩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