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可以怨

作品数:135被引量:15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袁劲廖春艳邓乔彬王伟丽罗立乾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贵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诗品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钟嵘《诗品》与中国感伤诗学传统
《许昌学院学报》2020年第6期22-28,共7页吴嘉璐 
钟嵘的《诗品》是认识中国感伤诗学传统的重要理论著作。钟嵘先在《诗品序》中提出了"诗可以怨",将"怨"视作诗歌的本质属性之一,并将"怨"由"怨刺"的含义进一步转变为"哀怨",由此"怨"成为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动力和美学追求,"感伤"的重要...
关键词:钟嵘 《诗品》 诗可以怨 感伤 
闲吟居诗话(三则)
《中华诗词》2018年第7期70-72,共3页张庆凯 
诗可以怨 《论语》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钟嵘《诗品》曰:“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韩愈《荆潭唱和诗序》曰:“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眇;欢愉之词难工,而穷苦之音易好也。”固知诗可以怨。
关键词:诗话 钟嵘《诗品》 诗可以怨 《论语》 唱和 韩愈 愁思 
论钟嵘《诗品》“诗可以怨”的精神内涵
《北方文学(下)》2018年第3期97-98,共2页杨蕙泽 
钟嵘《诗品》中品评诗人时多见“怨”字,钟嵘认为是“五言之警策”的诗歌也大多数都是情感基调悲伤的。钟嵘对“怨”精微的审美,带有时代风格的烙印。本文试通过分析钟嵘《诗品》中以怨评诗的文论,联系汉魏六朝的时代背景,来理解“怨”...
关键词:《诗品》 诗可以怨 生命精神 
简要分析“诗可以怨”在《诗品》中的表现
《飞天》2009年第18期39-40,共2页曾文婕 
一、"诗可以怨"的提出"诗可以怨"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命题。"诗可以怨"是由孔子从《诗经》的社会作用出发而提出的。《论语·阳货》记载道:"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关键词:诗可以怨 《诗品》 简要分析 
钟嵘《诗品》对“诗可以怨”内涵的丰富被引量:3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2期42-44,共3页马黎丽 
钟嵘《诗品·序》强调“诗可以怨”,是将怨情看作诗歌创作的动因,认为诗歌可以释放怨情,使诗人得到精神的解脱。钟嵘所谓“诗可以怨”,是对孔子“诗可以怨”的丰富和发展。《诗品》将“诗可以怨”由“怨刺”为主发展为以“怨愤”为主,...
关键词:《诗品》 诗可以怨 怨情 
例文*注释 问题*解析
《考试(新英语)》1997年第10期2-4,49,共4页刘起增 
[例文]诗可以怨(节录)钱钟书司马迁举了一系列“发愤”的著作,有的说理,有的记事,最后把《诗三百篇》笼统都归于“怨”,也作为一个例子。钟蝾①单就诗歌而论,对这个意思加以具体发挥。《诗品·序》里有一节话,我们一向没有好好留心。“...
关键词:司马迁 诗可以怨 诗三百 钟嵘 诗歌 弗洛伊德 防腐溶液 诗品 安神剂 解析 
从接受美学理论看钟嵘的“滋味”说被引量:1
《河池学院学报》1987年第4期16-19,共4页王小刚 
“滋味”说是钟嵘在《诗品》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文学观点。过去对它的研究多从创作主体去理解,极少从欣赏主体上去理解,这于整个文学过程来说虽然不够完整。本文试从接受美学的理论角度对“滋味”说作一论述,以图补此不足。
关键词:接受美学理论 文学观点 《诗品》 欣赏主体 怨情 接受主体 诗可以怨 陶渊明诗 穷情写物 吟咏情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