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蟾蜍

作品数:296被引量:816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孙同毅时永香杨仙玉翟玉梅张少军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沈阳药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筛选蟾蜍耳后腺免疫修复基因
《山东农业科学》2024年第11期133-140,共8页郭媛媛 陈晶 陈文潇 洪永健 胡晶红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乡村振兴提振计划)项目(2022TZXD0035);日照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ZDYF010118)。
中华大蟾蜍是我国传统药源动物,是名贵中药材蟾酥的基原物种之一。为筛选中华大蟾蜍耳后腺免疫修复基因,本试验采用Illumina测序平台对成年中华大蟾蜍耳后腺组织样本进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scRNA-seq),完成scRNA-seq文库构建后进行细胞...
关键词:单细胞转录组测序 中华大蟾蜍 耳后腺 免疫修复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蟾蜍制剂治疗猪病验方
《兽药市场指南》2024年第7期48-50,共3页孙克年 
蟾酥是中华大蟾蜍(又称懒蛤蟆、虫苏)的头部耳后腺和皮肤腺分泌的白色乳浆,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药材,别名蟾眉脂、蟾蜍眉酥、蛤蟆浆等,蟾酥主要含有华蟾蜍毒素、华蟾蜍素华蟾蜍次素及去乙酰基华蟾蜍素、儿茶酚胺类化合物,以及含有辛二酸蟾...
关键词:解毒消肿 通窍止痛 名贵药材 中华大蟾蜍 耳后腺 蟾酥 皮肤腺 辛二酸 
基于RNA-seq技术的不同发育期中华大蟾蜍耳后腺和腹皮转录组比较分析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24年第6期1039-1053,共15页陈文潇 陈晶 郭媛媛 洪永健 胡晶红 张金 
山东省重点研发(乡村振兴提振计划)项目(2022TZXD0035);日照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ZDYF010118)共同资助。
通过对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5个不同发育时期的耳后腺和腹皮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挖掘参与毒素合成的关键因子,为深入研究毒素合成调控机理提供理论依据。分别取3月龄、6月龄、12月龄、24月龄、36月龄等5个发育时期的中华...
关键词:中华大蟾蜍 产毒基因 转录组分析 差异表达基因 
中华大蟾蜍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基因克隆、表达与功能鉴定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24年第1期27-33,共7页肖传光 胡耀廷 杨莉 赵淑娟 王峥涛 
上海市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基金资助项目(YDZX20223100001004)。
目的:从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 Cantor)肝脏组织中克隆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基因(BgCPR,GenBank登录号:OQ572435)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进行功能验证。方法:基于中华大蟾蜍转录组数据库挖掘BgCPR基因序列,使用SnapGene软件设计BgCP...
关键词:中华大蟾蜍 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 细胞色素P450 蟾蜍二烯内酯 
基于组织分布探究中华大蟾蜍功效成分蟾蜍甾烯类体内代谢途径被引量:2
《中国中药杂志》2024年第4期932-941,共10页刘玉洋 孙博 赵海誉 丁耀华 张艳 高文雅 田孟尧 王宏洁 周严严 魏晓露 司南 边宝林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研发项目(GLM[2021]46号);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ZXKT22004);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L2021A04012)。
为助力解决蟾蜍资源日益减少的窘境,探究蟾蜍中功效成分蟾蜍甾烯类化合物(BDs)生物合成部位及代谢途径,为蟾蜍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利用UHPLC-Orbitrap-MS对蟾蜍多组织进行检测,筛选BDs在蟾蜍体内的合成部位,并利用质谱成像、...
关键词:蟾蜍 蟾蜍甾烯类成分 组织分布 资源 生物合成 
基于蟾蜍分泌腺转录组对蟾蜍二烯酸内酯合成途径关键基因的挖掘
《中草药》2024年第1期258-268,共11页张灵迂 王普庆 周罗静 高继海 侯飞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903757);四川省科技厅科技计划(22CXTD0009,2020ZYD058);四川省药用动物规范化生产现状及可持续利用研究(2023JDR0053)。
目的 挖掘蟾蜍二烯酸内酯(bufadienolides,BDs)生物合成途径的关键基因。方法 使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捕获中华大蟾蜍分泌腺[耳后浆液腺(CE)、皮肤浆液腺(CK)和皮肤粘液腺(CN)]为实验材料,在DNBseq测序平台进行转录组测序,并进行生信...
关键词:中华大蟾蜍 分泌腺 蟾蜍二烯酸内酯 下游途径 关键基因 
分泌物来源的蟾酥基原物种的分子鉴定被引量:1
《中国中药杂志》2024年第1期80-87,共8页李宏宇 刘静 梁肖彩 王乙淋 蒙泳成 陈伟才 黄勇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GXNSFAA238017,2023GXNSFDA026065,2019GXNSFAA24508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60116);广西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202210600060,S202310600133)。
物种基原是影响蟾酥药材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来源于中华大蟾蜍的蟾酥质量显著高于来源于黑眶蟾蜍的蟾酥。蟾酥属于分泌物,缺乏基原动物的外观形态,传统鉴别法难以鉴别,而分子鉴定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蟾酥鉴定提供了新的方法。然而,分泌物...
关键词:蟾酥 中华大蟾蜍 16S rRNA 分子鉴定 
中华大蟾蜍甾醇-4α-羧酸酯-3-脱氢酶基因的克隆、表达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中国当代医药》2023年第33期21-26,共6页陈曦 武梦云 王东 
目的为获得中华大蟾蜍甾醇-4α-羧酸酯-3-脱氢酶(NSDHL)以便于研究其功能,本文建立了该重组蛋白原核表达方法。方法以中华大蟾蜍耳后腺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技术克隆中华大蟾蜍NSDHL基因(Bbg-NSDHL),对Bbg-NSDHL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
关键词:中华大蟾蜍 甾醇-4α-羧酸酯-3-脱氢酶 生物信息学分析 原核表达 
中华大蟾蜍皮化学成分及其细胞毒活性被引量:2
《中成药》2023年第11期3622-3626,共5页孟令杰 孔庆宏 姜念 吕慧婧 黎成锦 郭朝霞 刘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160693);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黔科合基础-ZK[2021]一般517号);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基础-ZK[2021]一般513号);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黔科合支撑[2020]4Y154号);贵州省卫生健康委科学技术基金(gzwkj2023-566);遵义市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平台人才[2020]003号,遵市科合HZ字[2021]277号);遵义医科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F-988);遵义医科大学创新训练项目(ZYDC202202165)。
目的研究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皮的化学成分及其细胞毒活性。方法中华大蟾蜍皮95%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SRB法评价其对...
关键词:中华大蟾蜍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细胞毒活性 
蟾酥制剂中蟾酥质量控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中国中药杂志》2023年第17期4552-4568,共17页王玉秀 王鹏飞 房蕴歌 刘雅婷 陈两绵 王智民 高慧敏 
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I2021A04002,CI2021A0505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773897);国家药典委员会国家药品标准提高任务项目(2022Z011,2022Z019,2023Z059)。
蟾酥作为临床常用的动物药材,广泛用于心血管疾病、风湿和恶性肿瘤疼痛的治疗。因其具有高活性和高毒性的特点,关注蟾酥制剂中蟾酥药味的质量控制,对于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至关重要。通过梳理我国药品标准收载的蟾酥制剂情况,明确已...
关键词:蟾酥 蟾酥制剂 中华大蟾蜍 黑眶蟾蜍 蟾蜍甾 吲哚生物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