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砚

作品数:401被引量:12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张群何向赵惠杰张雯欣韩涛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易水砚有限公司贵州师范大学中国收藏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霍英东基金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地方历史文化特色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收藏界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汉代盘龙石砚的艺术特色被引量:1
《收藏界》2014年第11期101-104,共4页宋笑飞 
砚,俗称砚台。《说文》:"砚,石滑也。"《释名》曰:"砚,研也。研墨使和濡也。"它是古代人们用于书写和绘画研磨色料的工具。然而把石砚和龙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则是汉代制砚艺人匠心独具的艺术杰作。这种把龙与石砚巧妙结合的设计,...
关键词:石砚 艺术特色 艺术杰作 《释名》 艺术价值 和龙 使人 阴刻 东汉墓 龙文化 
“紫袍玉带”石砚上的“双龙戏珠”
《收藏界》2011年第11期102-102,共1页舒家声 
砚台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种爱的文房四宝之一,自从有了毛笔收发室的历史,也就伴生了砚台的发展历史。砚的种类繁多,早期有石砚、陶砚、铜砚、漆砚、到唐宋以后则盛行端、歙、洮河、澄泥等四大名砚、但中国地域广大,除四大砚外,史料...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人 双龙 玉带 发展历史 文房四宝 史料记载 砚台 地域 
香港沐文堂藏砚
《收藏界》2007年第11期111-112,共2页石晓 
三、简约轻盈的宋砚宋代普遍使用石砚,砚多就地取材,式样繁多,宋代文献所列多达上百种。宋代基本砚式,现代人称为"抄手砚",是当时最为流行的砚式。唐代流行的"箕形砚"及"风字砚"虽然还未绝迹,但已较为少见。北宋米芾所著的《砚史》
关键词:砚堂 石砚 《砚史》 
一方袖珍红丝石砚
《收藏界》2007年第10期111-111,共1页张景才 
笔者收藏的砚台中有一方小巧玲珑、精雕细琢、让人爱不释手的袖珍红丝石砚。此砚呈上窄下宽十分匀称的梯形,配有精制的红木盒。砚长8厘米,上宽4厘米,下宽4.5厘米,厚0.7厘米,重43克(见图)。砚面上分别雕有砚堂、砚池、砚额、砚岗和砚边。
关键词:石砚 红丝 红丝石 
香港沐文堂藏砚
《收藏界》2007年第9期118-119,共2页石晓 
砚是中国人独有的书写工具,乃'文房四宝'之一,是古代文人雅士的案头必备之物,我国使用石砚的历史已有六七千年之久。砚的鉴赏与收藏,历代相传。香港沐文堂数十年来致力于中国文物的收藏与研究,收藏古砚达一百余方,其中不乏精品。本刊将...
关键词:石砚 文堂 辟雍砚 瓷砚 香港 
藏品三件
《收藏界》2006年第1期92-93,共2页王蔚华 
藏者持一刻铜墨盒求鉴。此物四方形,边长9.6厘米,高3.2厘米,白铜质地,上刻“王羲之爱鹅图”。王羲之(321-379年),字逸少,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定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历来有“书圣”之称。
关键词:铜墨盒 玉蝶 康熙朝 釉面 镂雕 雕塑 玉质 石砚 印泥 圈足 墨汁 包浆 王羲之 纹饰 
说藏砚
《收藏界》2005年第10期59-60,共2页张亚彬 
砚作为文房四宝之一,历来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它从新石器晚期单纯的研磨器皿开始,经过历朝历代的演变和能工巧匠的雕琢、创新,逐步形成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四大砚系,使之既有实用价值,又具有观赏、品鉴的艺术价值,并涌现出一大批...
关键词:古砚 端石砚 端砚 砚台 砚堂 
绝代珍品——瓦当形洮河石砚
《收藏界》2004年第11期21-21,共1页可人 
据有关专家考证,我国瓦当最早出现于西周中晚期至春秋战国时期,期间多为兽面纹饰。西汉时期则盛行文字瓦当,如"未央"、"长乐"、"上林"等,也有吉语瓦当,如"延年益寿"、"长乐无极"等。这方洮河绿石砚,不但借鉴了汉铜雀台瓦当形铜砚的砚堂...
关键词:瓦当 石砚 珍品 
汉代彩绘龟形石砚被引量:1
《收藏界》2004年第11期25-25,共1页刘合心 
1984年,陕西省定边县出土了一方汉代彩绘龟形石砚,砚面上还保留着一块圆饼形的砾石。此砚高4厘米,长18厘米,宽15厘米。现由定边县文管会收藏。这方彩绘龟形石砚,是用紫红色细石制作,保存完整。砚为龟形,造型生动,古朴自然,刀法简洁。砚...
关键词:龟形 石砚 彩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