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遗

作品数:2148被引量:1176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陆勇强王兴芬徐伟超王赫王朝阳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北京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1946年《边区群众报》闻捷两则通讯佚文研究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5年第3期89-93,共5页张冰滢 刘长华 
闻捷被誉为“新边塞诗的奠基者”,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著名的诗人之一。但“诗人闻捷”的称谓往往使人们相对忽视了他四十年代在延安做通讯记者的经历,他当时发表在《边区群众报》上的若干通讯稿亦未能被收入《闻捷全集》,成为《全集...
关键词:闻捷 《边区群众报》 通讯 史料拾遗 文学价值 
速香·藏香·闷香:红楼香事拾遗
《红楼梦学刊》2025年第2期280-298,共19页秦燕春 
《红楼梦》涉香叙事相当丰富,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用香风格存在明显差异,尤以“速香”“藏香”以及“闷香”的分别出现耐人寻味,颇可为执笔者的变化与不同添一佐证,同时体现了中国古代传统香学的流传与新声。
关键词:香事 速香 藏香 闷香 香学 
蛇年话蛇
《党建文汇(下半月)》2025年第1期60-61,共2页杨泓 
在中国古代传说中,蛇、鹤都被认为是延年之物,故象征吉祥。据东晋王子年《拾遗记》载,三国时东吴丞相张昭的祖母孙氏乘轻舟游于江浦之际,忽有一条三丈长的白蛇腾入舟中,她咒日,君为吉祥,勿毒噬我,乃筐而将还,置于房内,一宿视之,不复见...
关键词:《拾遗记》 中国古代传说 白蛇 张昭 孙氏 
杜甫《至日》诗中“伤心”一词语义解析——“如是我文”之一
《名作欣赏(上旬)》2025年第1期110-113,共4页戴伟华 
笔者《杜甫以左拾遗参与朝会之始日及其相关问题——〈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二首〉探析》①一文,通过文本解读,认为杜甫《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二首》(文题和文中简称为《至日》)不仅在艺术上有独到之处,而且对其...
关键词:生平研究 杜甫 左拾遗 至日 语义解析 阁老 文本解读 不可替代 
叶圣陶致沈金梅书信十五通拾遗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96-105,共10页崔余辉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专项课题(YY/2023/09)。
查询资料发现,叶圣陶致中国现代文学评论家、编辑沈金梅的书信十五通,不为《叶圣陶集》所收录,亦未见于《叶圣陶年谱长编》。这批书信谈论了叶圣陶从事创作的背景、作品概貌、创作特色和作品评价观等,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叶圣陶的文学创作...
关键词:叶圣陶 沈金梅 书信 拾遗 
“学海”“经神”论战——从郑玄驳难何休“三阙”谈起
《走进孔子(中英文)》2024年第6期96-103,共8页李翠 
2024年度济宁市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从秦汉大一统格局透视中华文明统一性”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4JSGX024。
何休与郑玄同为东汉的经学巨擘。东晋王嘉在《拾遗记》中介绍:京师称郑玄为“经神”,称何休为“学海”。二人围绕《春秋》三传的经义有一场旷世之争。何休撰写“三阙”,立足《公羊》家法诘难《左传》《穀梁》二传;郑玄则混同家法,主《...
关键词:《拾遗记》 《左传》 王嘉 何休 经神 郑玄 家法 《春秋》三传 
潜藏在古代官场之中的“同年”关系
《学习之友》2024年第11期15-18,共4页苏白妩 
元和五年(810年)春,时任左拾遗的白居易向朝廷上疏,直言元不应遭贬,但意见未被采纳。心中激愤的白居易写了一首长诗寄给元,开篇便是,“忆在贞元岁,初登典校司。身名同日授,心事一言知”。写的是贞元十九年(803年),白居易和元同科及第,...
关键词:白居易 左拾遗 贞元 长诗 
拾“遗”拾“趣”藏东行
《中国西藏》2024年第5期66-69,共4页张青 
藏东美景风光无限,难得与记者朋友一同采风数日,沿途觅得的景观令人目不暇接,沉醉其中,终成一抹挥之不去的心灵印记。深藏康区腹地的岭卓舞一处花草盈野的坝地,西藏昌都市类乌齐县卡玛多乡日巴寺的僧人和当地村民自扮“演员”,上演了一...
关键词:格萨尔王 类乌齐县  
芸台拾遗——阮元《经室集》佚诗十六首辑释
《艺术评论》2024年第9期47-62,共16页万新华 
清嘉庆、道光时期的学术巨擘阮元一生作诗丰富,但因创作、编刻等之故,散佚也多。南京博物院庋藏书画中存有阮元书作、题画诗十六首,为《经室集》佚诗,以创作时间次序录出,交代背景,解释内容,分析风格,以为补益。其中,呈陈廷庆己酉未第...
关键词:阮元 佚诗 增补 风格 
《仙传拾遗·马周》的文本建构及寓意——兼论神仙传记对历史人物的神性叙述
《北京社会科学》2024年第8期17-24,共8页刘湘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0BZW078)——古代传记文体的发展与文史观念之演变。
神仙传记的一般模式为“仙真养成记”或“仙真灵验记”,而《仙传拾遗·马周》一文打破了既往的写作模式。杜光庭在文中着意表达的是一位迷失本性的仙官如何寻回本真的过程。杜光庭将马周设定为华山素灵宫仙官,奉仙王之命赴长安辅佐李世...
关键词:杜光庭 《仙传拾遗》 马周 神仙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