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语

作品数:388被引量:389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杨鉴刀洁戴红亮罗美珍陈保亚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社会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双版纳傣语句末语气词研究
《环球慈善》2020年第4期159-160,共2页依坚丙 
不同语言,在表达方面、语句构成方面有着不同的特性。而在傣语中,语气词就是其主要的语句表达特性。其通过特定的语气词,完成整个语句在语气方面的表达,形成特定的含义,起到对语义完善和辅助的作用。语气词,并非完全的独立完成其语气表...
关键词:西双版纳 傣语 语气词 
耿马县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
《今日民族》2016年第8期56-58,共3页南桂香 
“耿马”傣语译为“勐相耿坎”,意为跟随白色神马寻觅到的黄金宝石之地。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成立于1955年,是云南省2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和25个边境县之一。境内居住着24个民族,其中10个世居民族,全县总人口28.8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
关键词:民族工作 耿马 世居民族 宗教工作 傣语 边境县 民族关系 民族宗教政策 民族事务 宗教活动场所 
西双版纳傣语人称代词的代际差异情况调查——以景洪市嘎洒镇曼景栋囡村为个案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88-91,共4页余茵 
百色学院2014年度校级科研项目"类型学视野下的壮傣语支人称代词比较研究"(2014KB19);2015年度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傣;泰语人称代词比较研究"(KY2015LX402)的成果
以西双版纳景洪市嘎洒镇曼景栋囡村为个案,以傣语人称代词为研究内容,村中老中青三代人为调查对象,运用访谈法进行调查。目的是了解当前傣族人民对傣语人称代词的掌握与使用程度,并以此归纳出目前傣语人称代词的系统。
关键词:西双版纳傣语 人称代词 代际差异 
初恋西双版纳
《参花(上)》2016年第5期59-59,共1页侯曙光 
从南宁出发,在我的生命里,这是第一次踏上云南。曾经听过很多人说,也看过很多书和杂志,把这个地方描述得如同仙境。但这些我都无法真正感知得到。西双版纳是个很多人向往的地方,很多朋友通过口头的或者网络的文字都在表达着对云南这个...
关键词:卧铺客车 茫茫人海 景色怡人 人说 在路上 左右摇晃 新奇感 傣语 大时 能一 
孟连:助推“宾弄赛嗨”构建和谐关系
《云岭先锋》2016年第2期25-26,共2页王利平 
"宾弄赛嗨"是孟连傣语,"宾弄"是亲戚,"赛嗨"指朋友。它是孟连民间至今普遍存在的一种族际团结互助机制,特指传统上傣族与周边其他民族在日常生活中结交的"亲戚一样的朋友"关系。在县委、县政府的助推下,如今,它成了孟连县构建和谐"群群...
关键词:孟连县 互助机制 傣语 葫芦节 它成 民宗局 回俄 李桂华 星型网络 村民小组 
西双版纳傣泐语的差比句研究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43-47,共5页岩温罕 王一君 
西双版纳傣泐语差比句的典型语序为"比较主体+比较结果 +比较标记+比较基准",结构要素并不总是都出现。西双版纳傣泐语差比句的否定式存在两种形式,含差比标记的否定和固有结构的否定。本语的比较标记l55与傣语其它方言的比较标记没...
关键词:西双版纳傣语 差比句 比较标记 
拉祜族
《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上旬)》2012年第9期2-2,共1页
拉祜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的澜沧、孟连、双江、勐海、西盟等县。"拉枯"是这个民族语言中的一个词汇,"拉"为虎、"枯"为将肉烤香的意思。因此,在历史上,拉枯族被称做"猎虎的民族"。
关键词:云南省南部 澜沧 孟连 汉藏语系 西盟 傣语 藏缅语族 彝语支 西方传教士 
傣语四音格与傣族文化的多元性被引量:2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55-58,共4页吴东海 
傣语四音格是傣语中很有特色的语言单位,在语言特征上,它是汉藏语系共同的"四音格"语言现象在傣族社会的体现;在文化特征上,它与东南亚诸民族文化有很强的一致性。构成傣语四音格的语言材料虽然以傣语为主,但是也有很多是来自其他民族...
关键词:傣语 四音格 傣族文化 文化多元性 
挖掘、研究、弘扬古老贝叶文化之我见
《版纳》2008年第1期47-54,共8页艾鹰 
翻开傣族社会历史长卷我们发现:傣文的产生与佛教的发展一路上结伴同行。弥勒佛整理成《威乃洛泐》、《冈毕拉善达摩诃宾图》等佛经向世人讲述了傣文的四十一个声母,并为此费尽心思。
关键词:傣文 达摩 傣语 咿呀学语 佛教思想 陀罗被 佛历 贝叶经 佛教信仰 八万四千 
从《布栓兰》一书看傣族的伦理道德观
《版纳》2008年第1期58-61,共4页李青 
《布栓兰》(又译为《布算兰》)是西双版纳傣族四部伦理道德教育书中最主要的一部。几个世纪以来,它一直是傣族人民必读的一本礼仪、道德教科书。(布栓兰>是傣语,可译为"爷爷对儿孙的教育"。
关键词:伦理道德教育 傣语 寨神 伦理道德观念 守规矩 勤劳勇敢 一本 平民百姓 赶摆 行为规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