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脾

作品数:392被引量:954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陈斌李应存贾立群徐嘉蔚李戈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医杂志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实脾消积饮含药血清对肝癌HepG2细胞线粒体动力学平衡和铁死亡的影响被引量:4
《中医杂志》2024年第6期609-617,共9页翦慧颖 李克雄 曾普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07442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青年岐黄学者支持项目;湖南省科技创新计划;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23JJ40400);湖南省中医药科研计划(D2022010);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科研课题(202115)。
目的从细胞线粒体动力学平衡和铁死亡角度探讨实脾消积饮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实脾消积饮含药血清,体外培养肝癌HepG2细胞。设置空白组、对照组、顺铂组(10μg/ml)及5%、10%、15%含药血清组,每组设4个复孔。各组加入...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实脾消积饮 HepG2细胞 线粒体 动力学 铁死亡 
基于肝-肠轴探讨“实脾法”治疗肝癌的科学内涵被引量:12
《中医杂志》2019年第7期551-555,共5页薛姣 王雄文 卢燊 严倩 
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年度"高水平大学建设"面上项目(A1-AFD018171Z11071)
肝和脾在生理、病理上有密切的联系,"实脾法"治疗肝癌是中医整体观念和"治未病"的重要体现,历代医家在此基础上论治肝病成效显著。随着肝-肠轴学说研究的深入,发现通过胃肠道多种途径调节肝-肠轴上行通道,如肠道黏膜屏障、内毒素、肠道...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实脾法 肝-肠轴 肠道稳态 
“肝病实脾”在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中的应用被引量:5
《中医杂志》2013年第17期1469-1471,共3页杜鑫 王舒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2012CB518505)
"肝病实脾"是由《金匮要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演变而来。通过追本溯源,阐述了对"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理解。同时结合临床经验探讨了将中医"治未病"思想应用于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认为无论是高血压病的预防,...
关键词:肝病实脾 治未病 针刺补泻 原发性高血压病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理论及其临床应用被引量:23
《中医杂志》2012年第9期797-799,共3页区鸿斌 陶衔玥 金伟孝 张竞之 李华锋 
"肝病实脾"这一治疗原则成为中医学"治未病"的典型范例。通过追本溯源,从另一角度赋予"肝病实脾"新的理论思想,结合五行学说,提出了五脏虚实相对应的治疗原则。同时结合临床经验探讨了该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关键词:治未病 肝病实脾 五行学说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理论及其临床应用被引量:11
《中医杂志》2011年第12期1073-1075,共3页区鸿斌 陶衔玥 金伟孝 张竞之 李华锋 
"肝病实脾"作为"治未病"思想为中医学界所共识,并成为临床上治疗肝脏疾患的常用法则。通过追本溯源,从另一角度赋予"肝病实脾"新的认识,结合五行学说,提出了五脏虚实相对应的治疗法则。同时,结合临床经验探讨了该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关键词:治未病 肝病实脾 五行学说 
试论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学术贡献被引量:2
《中医杂志》2009年第S1期41-42,共2页秦华珍 邓家刚 梁艳君 
"治未病"思想起源于秦汉时期,《素问》所谓"不治已病治未病"堪称开中医治未病思想之先河。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肝病实脾"等见解发展了治未病思想。其后,历代医家对"治未病"思想颇多论述,迨至清代,"治未病"思想趋于完善.
关键词:治未病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中医预防 医学思想 肝病实脾 医疗活动 防病治病 养生 秦汉时期 
自拟实脾法汤治疗亚急性重型肝炎39例
《中医杂志》2008年第6期513-513,共1页王荣忠 冉科岗 王顺民 何汝强 王龙 
关键词:亚急性重型肝炎 综合治疗方法 实脾法 自拟 肝功能衰竭 病死率 
肝病实脾临证新义被引量:3
《中医杂志》2004年第6期477-477,共1页黄远媛 
<内经>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其本意为肝病最易传脾,在治肝的同时,先调补脾气,使脾脏正气充实,不受邪侵.这个治法已被广泛用于肝病的治疗中.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居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正如李东垣<脾胃论·脾胃...
关键词:肝病 实脾 清化湿热 益气补脾 芳香运脾 
喻昌辉运用甘淡实脾临床经验
《中医杂志》1990年第12期10-11,共2页汤一新 熊维美 
乐山喻昌辉老中医,对脾阴虚者治用甘淡之剂,得心应手。笔者十余年前随喻老临证,训诲时聆,获益良多。兹介绍验案数例于下: 一、加减益脾汤治水肿例一:胡××,男,67岁。1979年7月21日就诊。一年前因肾病综合征住院一月余,病情缓解出院后,...
关键词:脾阴虚 甘淡 喻昌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