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补泻

作品数:281被引量:1115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刘清国王朝阳赵京生刘炜杨华元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黄帝内经》探讨针刺出针之“机”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25年第1期81-84,共4页杨威廉 蒋栩敏 陈萌 陈晓军 
[目的]整理《黄帝内经》及相关中医古籍中关于出针操作的记载,总结出针操作的规律,浅析出针操作需遵守的时机。[方法]通过对中医古籍的整理分析,从邪气谷气、气血虚实、阴阳寒热、呼吸吐纳四个角度探讨出针操作的规律,并归纳总结。[结果...
关键词:出针 时机 《黄帝内经》 候气 针刺手法 针刺补泻 针灸文献 
基于“中医整体观”探讨针刺补泻手法治疗膝关节炎的运用
《基层中医药》2024年第6期94-99,共6页陈欣红 唐平 张全明 柯兰 
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经费资助(深卫健科教[2020]6号)。
中医整体观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思想,它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与社会、自然环境相统一。补泻手法是针灸疗法的基本手法,是实现针刺疗效的关键因素。膝关节炎是骨伤科中的常见疾病,也是针灸科的优势病种,临床上用针刺补泻手法治疗膝...
关键词:中医整体观 针刺手法 补泻手法 膝关节炎 
基于fNIRS技术的不同针刺补泻手法中枢响应特征研究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4年第5期2417-2422,共6页曹静雅 瞿玉竹 陈丽 刘天宇 郭静 龚玉来 田子雷 熊静 林贞仿 杨馨 尹涛 曾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No.8222505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No.82205285);青年岐黄学者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23NSFSC1818)。
目的:采用功能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fNIRS)对比平补平泻法、提插补法、提插泻法3种不同针刺补泻手法中枢应答模式的异同。方法:35名健康受试者按照随机顺序分别接受3种针刺手法并同时进行fNIRS扫描。采用基于一般线性模型的激活分析方法...
关键词:针刺补泻手法 功能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 中枢响应 大脑皮层激活 功能连接 
“迎随”含义探析被引量:2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4年第4期1781-1784,共4页王艺博 王晓燕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ZR2019MH056);齐鲁医派中医学术流派建设项目(No.鲁卫函〔2022〕93号)。
“迎随”从《黄帝内经》发展至今已有众多含义,其作为针刺补泻的基本原则,为针灸理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并且也代指了“补泻”。此外,“迎随”还可理解为营气迎随、卫气迎随、邪气迎随、子母迎随、穴序迎随、浅深迎随、针向迎随、提插迎...
关键词:迎随 迎随补泻 针刺 针刺补泻 经脉 
《黄帝内经》六经辨治理论针刺补泻手法治疗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3年第10期5095-5098,共4页李宗伟 徐忞 徐佳静 
宁波市公益类科技计划项目(No.2021S112);宁波市李宗伟名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
目的:观察以《黄帝内经》理论指导针刺治疗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临床诊断为腰痛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按《黄帝内经》理论针刺治疗)和对照组(常规针刺治疗),每组41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每周3次,10次为1个疗程,采用视觉模拟评...
关键词:腰痛 针刺 《黄帝内经》 六经辨治 补泻 
人迎寸口脉法之学与用被引量:2
《中国针灸》2023年第9期1076-1080,共5页李奕诗 陈宣尚 李红梅 
人迎寸口脉法乃《黄帝内经》脉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自提出至今颇有争议,本文以王叔和“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为诊断操作依据,以左右分阴阳,左手人迎脉盛则为阳病,右手寸口脉盛则为阴病,并以同手关脉与“关前一分”...
关键词:人迎寸口脉 定位 关前一分 阴阳 针刺补泻 
针刺提插补泻手法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老年腰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效果被引量:5
《中国老年学杂志》2023年第12期2937-2939,共3页赖雪燕 张儒志 冯敏河 黄嘉荣 孙健 
目的探究穴位埋线、针刺提插补泻手法二者联用治疗老年腰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接收的80例老年腰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
关键词: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针刺补泻 穴位埋线 自我效能 
针刺补泻手法的作用基础和力学要素被引量:2
《时珍国医国药》2023年第3期662-664,共3页袁佳琦 王欣君 
第四批江苏省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苏中医科教[2022]1号)。
通过梳理古代和现代针刺补泻手法文献,分析其实施基础和力学要素。结果提示,穴位力敏现象为针刺疗法这种机械力刺激方法提供了有效性的基础。针刺操作过程的力学要素是:针刺进入穴位力敏区域是发力指征,得气感到达目标病位是发力停止指...
关键词:针刺补泻手法 穴位力敏现象 力学 
刍议三脘穴被引量:4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年第1期46-49,共4页徐吉利 赵征宇 
四川省科技厅项目(2021YJ0177)。
三脘穴为上脘、中脘、下脘三穴的统称,为任脉腧穴。笔者通过文献梳理与随师临证观察,结合针灸古医籍中三穴定位的描述及近现代研究成果,认为三脘穴定位存在差异的原因为胸骨剑突长短不一。胃有三脘之分,三脘穴对应胃之三脘,功效侧重各...
关键词:三脘 定位 功效 针刺补泻 气血 
针刺补泻手法联合天阳丸合玉液汤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被引量:3
《四川中医》2022年第10期191-194,共4页张莉 熊毅 
荆州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编号:06-2020-16-00-001)
目的:研究分析针刺补泻手法联合天阳丸合玉液汤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效果观察。方法:将本院在2018年5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分法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单一组运用天阳丸合玉液汤治疗,联合组运...
关键词:针刺 补泻手法 天阳丸合玉液汤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