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实脾

作品数:76被引量:250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陈斌徐嘉蔚杜鑫赵天才宋雅芳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湖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浅谈刘渡舟教授“肝病实脾”思想
《内蒙古中医药》2025年第1期81-83,共3页陈来钦 张金付 
三明市科学技术局2022年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22-S-95)。
“肝病实脾”思想早在《难经》就已提出,而张仲景提出了:“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治疗思想,刘渡舟教授受其影响,在肝病治疗中尤为看重“实脾”的运用,通过对刘老治疗肝病时的系统解剖,从肝郁、肝气、肝火、肝风、肝虚、寒热错...
关键词:刘渡舟 肝病实脾 补脾 运脾 醒脾 温脾 
健脾法调整肝癌宿主肠道菌群增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的机制研究
《中医学报》2024年第11期2278-2281,共4页田春红 王雄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2274605);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2020B1111100011)。
肠道菌群的变化可以预测或影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疗效。脾虚与肝癌的发生发展、转归有关。在微观层面,“脾虚”的实质为肠道微生态的改变。健脾法可调整肝癌患者肠道菌群发挥抗肿瘤作用。因此,在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基础上,中医健...
关键词:健脾法 肠道菌群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肝癌 脾虚 肝病实脾 
基于肠肝轴理论从肝脾论治肝纤维化研究进展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4年第20期102-104,共3页王姝婷 徐晓梅 
肝纤维化特效治疗方法的缺少,促进了相关研究的持续活跃。目前可得的临床证据和源于基础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表明,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生态失调、黏膜免疫功能受损和炎性反应是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调节肠道菌群是治疗肝纤维化的重...
关键词:肝纤维化 肠肝轴 肝病实脾 综述 
从“五脏传变”辨治糖尿病并发症
《中医学报》2024年第9期1836-1840,共5页郑爽 黄珂 张蕊 邹本良 
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新3+3”工程首批培育类“三名”传承工作室项目{京中医科字〔2023〕126号};中国中医科学院“育苗基金培育专项”资助项目(ZZ11-070)。
糖尿病胃轻瘫多因肝木郁滞乘克脾土所致,治疗时强调疏肝与健脾并重,辅以祛瘀化浊之法;糖尿病肾病病机在于脾虚湿盛,累及肾脏,导致肾元受损,治疗时倡导健脾与补肾相结合,同时注重温阳以助水湿运化;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多由肾阴亏虚难制...
关键词:糖尿病并发症 “肝病实脾” “五脏传变” 治未病 
基于仲景“肝病实脾”理论探析现代临床肝病治法被引量:2
《亚太传统医药》2024年第3期194-198,共5页宋雪 吕冠华 范颖 
辽宁省中医药管理局辽宁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辽中医药发[2022]1号)。
肝硬化、脂肪肝、肝癌、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等是全球常见肝病,随着患病率逐渐上升,中西医治疗肝病的研究成为热点。从中医学理论出发,以“肝脾相关”为切入点,探讨肝脾之间阴阳五行亢盛、经络交汇、气机运行、消化吸收等交互作用,探讨...
关键词:肝病实脾 肝硬化 脂肪肝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肝癌 
基于“肝病实脾”理论探讨逍遥散对肝纤维化大鼠肝星状细胞铁死亡的影响被引量:4
《陕西中医》2024年第2期159-164,170,共7页胡哲君 汤穆浛 张锐 金泓 严伦 何鸿志 曾凤兰 周志鹏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资助项目(A2020178);广州市卫生健康项目(2022A010034)。
目的:基于“肝病实脾”理论探讨逍遥散对肝纤维化大鼠肝星状细胞铁死亡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四氯化碳的方法建立肝纤维化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逍遥散组、水飞蓟宾葡甲胺组,每组12只,另选12只SD大鼠腹腔注射等剂量玉米油设为...
关键词:肝纤维化 肝病实脾 逍遥散 肝星状细胞 铁死亡 大鼠 
党毓起主任基于“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理论治疗甲状腺结节经验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23年第10期3-6,共4页颜青 董慧杰 党翔 杨青 张琳婷 党毓起 
银川市科技创新重大重点专项(2021-SF-002)。
甲状腺结节当属祖国医学“瘿瘤”、“瘿病”范畴,历代医家对本病治疗多以疏肝理气为主。从中医基础理论出发,以中医“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治未病思想为本,探讨党毓起主任临床中治疗甲状腺结节经验。
关键词:肝病实脾 甲状腺结节 名家经验 
从“肠道菌群-胆汁酸互作”失衡探讨ACLF肝脾不调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23年第6期20-22,共3页唐陈琴 杜珊 陈斌 
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项目第二批科研专项(JDZX2015183);湖南省卫健委科研计划课题(202103081452);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X20210731)。
中医认为“肝脾不调”,即肝之疏泄与脾之运化功能失于协调、不能相理相助,是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ACLF)的重要病机。基于此病机的肝病实脾、肝脾同治法在临床实践中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涉及调节免疫、减轻...
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 胆汁酸 肠道菌群 肝脾不调 肝病实脾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肝病实脾”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被引量:6
《中医学报》2022年第3期541-546,共6页莫万灵 禄保平 周志文 
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办人教函[2018]119号};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21B310003)。
中医认为,脾虚贯穿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发病的始终。NAFLD的中医治疗多运用"实脾"之法,以"治肝"。脾虚证、脾虚湿盛证为肠道菌群失调的主要相关证型,脾胃升降失调在NAFLD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病实脾 肠道菌群 肠肝轴 
卢秉久教授基于肝病实脾理论分期论治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及医案3则
《中医临床研究》2022年第4期88-90,共3页王雪 卢秉久 
肝病实脾的理论起源于《黄帝八十一难经》,经过各代医家的继承与发展,如今此法在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应用上有着很好的疗效。卢秉久教授在临床上巧用此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实脾法巧妙用于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过程中,分...
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肝病实脾 医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