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意识

作品数:28被引量:2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洪卫中陈培浩王永杨志赵涛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许昌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图书馆工作与研究》《前沿》《兰州交通大学学报》《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茂名市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庾信“大一统”精神的文化心态发微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114-122,共9页多洛肯 万雨萌 
国家民委创新团队项目“中华文学遗产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内涵建设”(民委发〔2020〕76号)。
“大一统”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基因,越是在分裂割据的时代,该特征就越发显著。在南北朝数百年的乱局中,庾信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大家,但在其“穷南北之胜”的创作佳绩背后,长期存在着背负“贰臣”政治污点的人格争议。以往研...
关键词:庾信 南北朝 大一统精神 史家意识 义归乎翰藻 
从孔子的主体思想中认识其史学活动
《爱情婚姻家庭》2022年第11期168-169,共2页丁毅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分析、批判哲学思想的传入,我国的史学研究产生了重大变化主体性研究的加强增加了我国史学发展的动力、活力,所以加强对主体意识的合理性、正当性的认识是很有必要的,对史学的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春秋》 史家意识 孔子 史学实践 
从《高力士外传》看唐传奇小说家的史家意识
《艺术科技》2021年第10期123-124,共2页周旭阳 吉玉萍(指导) 
《高力士外传》是唐小说家郭湜根据其贬谪期间与高力士交往所得的口述资料创作而成的传奇小说,颇具历史价值。《高力士外传》中记载的史料与正史互相映证,能够裨补阙漏,多处彰显了作者的史家意识,展现出了唐传奇小说的一大特点。
关键词:《高力士外传》 唐传奇 史家意识 史料价值 
论杨衒之的生平仕履与史家意识被引量:2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73-79,共7页林大志 
《洛阳伽蓝记》一书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足可补官修正史之阙,被后人称之为北朝之"别史"。作者杨衒之,因正史无传,其生平事迹仍有待考述。深入考察发现,史籍著录中的三姓更倾向于杨姓;生卒年问题尚无确论;籍贯更倾向于今河北遵化一说,即...
关键词:杨衒之 生平 史家意识 
诗具史笔:沈约诗歌的史家意识
《淮阴工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41-45,共5页杨满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5FZW008);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3SJB750002)
沈约一生措意史学,撰晋、宋、齐、梁四代史,又长期活跃于齐梁诗坛,正如其史学书写中蕴含着诗家之心,他的诗文创作中也往往渗透着史家之笔。这类诗作中一部分为叙写梁代建国的史诗;一部分或咏时事,或咏古人,或在咏怀中寄托史思,其中多多...
关键词:沈约 诗歌 史笔 
《陈忠实传》
《中国文学年鉴》2017年第1期1025-1027,共3页陈红星 
该书是一部忠于历史、实于作家、评传结合且颇有理论建树的作品,不仅从生平方面让读者对陈忠实的人生有了更多了解,而且在陈忠实研究的微观和宏观认识问题上,提出了一些具有拨云见日作用的重要观点。真实性是传记作品的生命之所在,该书...
关键词:陈忠实 传记作品 认识问题 严谨求实 史家意识 细节刻画 文学大师 读者 
“史家意识”与“文学洞见”——评夏济安的《黑暗的闸门》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118-124,170,共8页孙连五 
夏济安的《黑暗的闸门》(英文版)在出版了近半个世纪之后才有中译本出现。作为一个自由知识分子,夏济安从"同情的批评"和"文化批评"角度出发,聚焦文学与政治的角力关系,对中国现代左翼文人的悲剧命运进行了深入的阐释,该作所体现出的"...
关键词:黑暗的闸门 史家意识 文学洞见 同情的批评 文化批评 
略论《四库全书总目》文学批评的史家意识被引量:2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年第1期77-79,93,共4页赵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古籍目录集部学术源流及其文学影响"(项目编号:13BZW089);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人文社科类)(项目编号:2016-CX-028);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四库全书总目>的文学思想研究"(项目编号:2016-GH-170)部分研究成果
编纂于清乾隆年间的《四库全书总目》,是中国古代学术文化进入成熟、总结阶段的目录学巨作。它在开展规模宏大的文学批评时,始终站在清代学术思想、美学观念与文学批评的理论高度,以历史的眼光去审视《文心雕龙》等文学理论批评的历代作...
关键词:《四库全书总目》 诗文评 文学批评 史家意识 
小说如何“重返时间的河流”——心灵史和小说史视野下的《望春风》被引量:8
《当代作家评论》2016年第6期111-122,共12页陈培浩 
程光炜先生在《文学批评的再批评》中指出:文学批评应更有史家意识,在阅读一个作家时应通过阅读其全部作品来阅读一部作品。他以余华的《兄弟》(上下)为例指出,评论界对余华这部作品的苛评不免丧失了历史感。
关键词:小说史 心灵史 河流 时间 文学批评 史家意识 《兄弟》 程光炜 
广东文化记忆——康有为论广东文化
《安康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62-65,共4页张纹华 
2014年茂名市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康有为与广东近代学术"(2014YB03)
康有为以"吾粤人也"的身份定位纵论广东文化,为广东文史研究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学术遗产。作为广东近代粤人与中原关系所及最大而最远者,康有为的广东文化论不可避免地具有史家意识与世界眼光的特征。纯粹点评式的论述方式与浓烈的乡土情...
关键词:康有为 广东文化论 史家意识 世界眼光 主观随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