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法

作品数:95被引量:615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徐国栋黄忠徐国栋苏号朋徐涤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知识产权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市民法到社会法:社会法的源起、演进与体系构成——纪念桥本文雄先生《社会法与市民法》出版90周年及先生逝世90周年被引量:1
《河北法学》2024年第6期42-58,共17页田思路 姚鹏斌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诸子学的社会法思想研究”(22AFX021);华东政法大学2023年度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重点课题“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研究”(HZ05);华东政法大学博士生海外访学计划的阶段性成果
社会法与市民法的关系为何?社会法是民法的特别法还是独立的法律学科?是具体的法律部门还是第三法域?对于这些基本理论问题,我国学界至今仍存在很大争论。早在1934年,日本社会法奠基者桥本文雄先生在其代表作《社会法与市民法》中,就曾...
关键词:桥本文雄 社会法 市民法 劳动者保护 法典化 
维系共和国:西塞罗的整体法方案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149-160,共12页汪雄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西塞罗《论法律》研究”(22BFX163)。
目睹罗马共和国末期的种种危机,西塞罗不仅实际游说斡旋于各政治势力之间,而且进行政治哲学写作,希望在理论上设计一套维系共和国的方案,其整体法思想便是方案之一。整体法由市民法、智者之法和自然法三部分构成,其中自然法引导智者之法...
关键词:政治哲学 整体法 市民法 智者之法 自然法 
法律行为概念的形成被引量:1
《法学家》2023年第4期55-70,192,共17页柯伟才 
法律行为概念是法律体系化的一个产物。古典罗马法学家主要致力于解决具体的实践问题,当时仅极少数法学家进行过市民法体系建构的尝试,未发展出抽象的法律行为概念。人文主义法学家受西塞罗的影响,开始发展市民法体系。德意志自然法学...
关键词:法律行为 市民法 体系化 阿尔图修斯 概念形成史 
罗马法学家视角下的法律观探析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25-30,共6页陈铮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3&ZD149);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0BFX021);河南省知识产权软科学研究项目(20210106018)。
罗马法学家在罗马法律体系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罗马法学家对政治法律问题的思考带有明显的务实取向,他们关于自然法、市民法与万民法的区分以及法与正义之间关系的论述呈现出斯多葛哲学的理论路向。罗马法学家以法律制度内部秩序的统...
关键词:罗马法学家 自然法 市民法 万民法 
罗马法学家视角下的法律观探析
《长春大学学报》2021年第1期62-67,共6页陈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ZD149);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0BFX021);河南省知识产权软科学研究项目(202110106018)。
罗马法学家在罗马法律体系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罗马法学家对政治法律问题的思考带有明显的务实取向,他们关于自然法、市民法与万民法的区分以及法与正义之间关系的论述呈现出斯多葛哲学的理论路向。罗马法学家以法律制度内部秩序的统...
关键词:罗马法学家 自然法 市民法 万民法 
日本“社会法”:概念·范畴·演进被引量:15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9年第4期62-74,共13页田思路 
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三者间劳务供给合同的研究”(项目号16YJA8200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社会法”一词在“一战”前后传入日本,学者们从不同的逻辑起点对“社会法”概念和范畴展开理论探究,主要有社会法是对市民法社会化的“法的社会化”论,以生存权为基础的“生存权的社会法”论,以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为产物的“阶级法的...
关键词:社会法 市民法 阶级法 生存权 自由权 
从“主体权利”到“权利批判”——门克的《权利批判》解读
《山东社会科学》2019年第5期40-45,39,共7页周爱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阿多诺否定的道德哲学及其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7CZX068)的阶段性成果
法哲学已成为当今批判理论的"主要研究领域"。第三代批判理论代表性人物门克的法哲学批判较为独特。在其新著《权利批判》中,他积极吸收尼采、马克思、阿多尔诺、卢曼等人的思想资源,走向了别样的"本体论批判"路径。他以马克思的法哲学...
关键词:现代法 市民法 主体权利 对抗权 
罗马史上“习惯法”的源起与流变——一个法律思想史角度的考察被引量:5
《比较法研究》2018年第3期170-186,共17页余成峰 
"习惯法"的含义在罗马法发展中经历了多次转变,在罗马王政、共和与帝政时期,"习惯法"各有其不同的内涵。它最初指涉家庭内部的"习俗",随着罗马世俗化进程,"家际法"逐步取代家庭习俗,成为法概念的核心。作为最初的"市民法",它实际是"习惯...
关键词:习惯法 习俗 习惯 罗马市民法 帝国法 
关于进一步加强市民法治学校建设的建议
《法制博览》2018年第18期117-117,共1页陈卫东 
加强市民法治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客观要求,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工程。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任务目标,对法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此...
关键词:市民 法治学校 建设 
“现代法”论
《湘江法律评论》2017年第1期225-257,共33页渡边洋三 宋海彬 
一、现代市民社会与国家在市民社会的基础上,市民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社会)的转化,乃是促使市民法向资产阶级市民法转化的基础因素,关于这方面的内容我们在上文已经作了交代。这个意义上典型的资产阶级市民法是支撑19世纪资本...
关键词:现代法律 国民经济 经济刑法 市民法 资产阶级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