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阶层

作品数:960被引量:843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罗筠筠杨洪涛谢桃坊何晓兵刘笑岩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社会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一份画报,一次摄影采风,一些人
《摄影之友》2024年第1期14-15,共2页张莉华 
有一份画报,它对现代中国人尤其是市民阶层的日常生活影响深远。它见证了中国20世纪前半段的社会变迁。凡有华人侨居的地方就有它的身影.它就是《良友》杂志。阿英曾评价说:“现存画报中刊行时间最长、最富有历史价值的,无过于《良友》。”
关键词:《良友》 市民阶层 画报 现代中国人 社会变迁 日常生活影响 刊行时间 
上海:中国近现代通倍文学发源地
《上海滩》2023年第7期25-27,共3页袁奇钧 
上海,作为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城市,一直处于社会思潮之前沿,领时代风气之先。就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而言,上海无疑是其发源地。晚清以降,随着近代上海都市的兴起,新的市民阶层逐步形成,一批江浙籍作家汇聚上海,掀起近现代通俗文学热潮,由...
关键词:现代通俗文学 市民阶层 浙籍作家 传播路径 中国近现代 认知理念 社会思潮 发源地 
民国工艺美术事业之首创——生生团扇的工艺特点与美术传播研究
《上海工艺美术》2023年第2期107-109,共3页李雨聪 
生生美术公司被熊月之先生誉为“民国工艺美术事业之首创”,这得益于生生团扇、生生日历等工艺美术品的成功发行。20世纪初上海工商业广告业的繁荣为商业美术的诞生、发展和传播提供了巨大的空间,生生团扇就是发行于这一时期的工艺美术...
关键词:商业美术 工艺美术品 社会美育 团扇 市民阶层 美术传播 大众美术 研究生 
莫里哀的喜剧“已跨至悲剧边缘”
《读好书》2023年第6期77-78,共2页艾珉 
富有的市民阶层是莫里哀最熟悉的社会层面,对资产者的研究剖析是莫里哀喜剧中最有深度,也最富喜剧效果的部分。《各人》是古典主义喜剧的经典作品之一,莫里哀高人一筹之处在于,他不仅以典型化的手法,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利欲熏心的各鬼的...
关键词:莫里哀 高利贷 人性的异化 喜剧效果 资产者 高人一筹 社会层面 市民阶层 
社会网络视域下周舍形象的再解读
《戏剧之家》2021年第17期44-45,共2页冯源 
《赵盼儿风月救风尘》是元杂剧“士妓恋”题材中的经典,周舍作为剧中反派角色,其形象常被解读为精明狡诈的富豪恶霸。不同于传统“士妓恋”题材中仗势而为的恶人,周舍身上具有鲜明的小市民色彩。以社会学视角来重新审视文本,对周舍的身...
关键词:社会网络 周舍 市民阶层 《赵盼儿风月救风尘》 
考点突破: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二)
《初中生辅导》2021年第13期38-44,共7页杨阳 
【知识梳理】【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一、繁华的都市生活1.著名大都市:北宋开封(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寺)、南宋临安、元大都。2.丰富多彩的市民生活: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
关键词:市民阶层 大相国寺 元大都 戏剧表演 知识梳理 宋元时期 都市生活 南宋临安 
民初市民阶层社会心理浅探——以《民权素》“瀛闻”栏目为中心
《吕梁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34-37,共4页谢欢涵 陈丽妍 
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2020W249)。
“瀛闻”是《民权素》中风格偏娱乐的一个栏目,位于《民权素》第八栏,因其通俗性和休闲性吸引了广大市民阶层。民初是一个过渡的时代,此时的市民阶层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是一个“摇摆不定”的阶层,他们对于改革的态度是保守的,...
关键词:《民权素》 “瀛闻” 社会心理 
从桑巴特的思想转变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政治的极化
《史林》2020年第6期191-204,161,219,共16页童欣 
德国国内政治生态在20世纪初的极化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原因,是许多原本主张以社会改革来满足劳工阶层要求的“讲坛社会主义者”和资产阶级中的自由主义者都看不到实现其政治理念的希望,并最终在政...
关键词:德意志帝国 桑巴特 市民阶层社会改革 社会主义运动 
“臭美”的明朝
《课外阅读》2020年第4期62-62,共1页三希 少禾 
明朝可以说是一个“臭美”的朝代在中国古代服饰发展史上,明代的服饰堪称最美。而对于“流行”.估计也是明朝人最有心得。在明代,尤其是中晚期,流行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逐渐庞大的市民阶层在追求潮流的社会风尚中,形成属于他们的市民文化...
关键词:中国古代服饰 市民阶层 社会风尚 发展史 明朝 深入人心 
清末民初社会文化的缺失与彷徨——从《孔乙己》谈起
《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8X期42-42,共1页程程 
辛亥革命使中国走出封建专制,但社会文化领域并没有完全适应政治上的巨变。市民阶层在动荡里表现出一种生存强权的冷漠,知识分子则苦于政教崩溃找寻不到出路,甚至出现了新文化运动中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极端行为。鲁迅的白话小说《孔乙...
关键词:辛亥革命 市民阶层 知识分子 文化 缺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