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变

作品数:256被引量:979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王双绪张希牛安福薄万举江在森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国家地震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地形变和测震台记录中道路施工信号的特征分析:以宜昌台为例
《地震科学进展》2025年第3期143-147,共5页杨小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04091)资助。
如何阐明道路施工所产生的地形变和地震波信号,一直是地震预测预报业务中的难点之一。2018年3—5月,宜昌台观测到了较典型的道路施工信号。为此,本文以该台为例,尝试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方法对其水管仪、垂直摆、伸缩仪和地震仪的观测数据...
关键词:道路施工 宜昌台 地壳形变 地震仪 震颤 
基于水平钻探的地形变观测平硐勘察方法研究
《钻探工程》2024年第2期154-160,共7页孙刚 朱泳 赵敏 杨远陶 
地质结构复杂的山区隧道勘察,常用垂直钻孔,难以满足地形变观测平硐勘察要求。论文以西昌某地壳地形变观测平硐工程勘察为例,提出一种基于水平钻探技术解决隧道勘察的中精细围岩分级和涌水量估算两大关键问题的方法。通过对水平钻探全...
关键词:地形变观测平硐 隧道勘察 水平钻探 节理裂隙 体积节理数 围岩类别 涌水量 
海宁山洞地形变台建设总结与思考
《地震科学进展》2024年第2期147-152,共6页钟伟 方燕勋 
海宁硖石地震台位于浙江海宁市硖石街道西山公园人防山洞内,该台在建设过程中,不但面临岩石体质量差的问题,洞室地面下挖至2 m以上深度,岩石依旧呈现多气孔且破碎的状态;还面临洞室湿度高的问题(>95%Rh)。最终在不可能采用岩石墩建台的...
关键词:山洞 地形变 观测数据 改造 经验 
改进水管倾斜仪、洞体应变仪的布设结构获取大地形变真实信息
《仪器与设备》2023年第2期140-145,共6页李嘉昕 任忠 邱雪辉 范雷彪 
本论文分析了现行地壳形变观测方法中存在的弊端,给出了一体化观测改进方案。具体方法是将现行的水管倾斜仪、洞体应变仪的分离式布设结构改为由两仪器组合而成的三角形结构面,通过对两套仪器三分量的一体化观测,可获取观测面受大地形...
关键词:地壳形变观测 地震预报 一体化观测 压力传感器 
安康地区地形变资料同震形变波特征分析
《地震科学进展》2022年第10期487-494,共8页张雪娟 张创军 王玥明 邵若潼 古云鹤 
陕西省地震局启航与创新课题(QC202009)资助。
利用安康地区3个形变台2017—2020年地形变资料,对比分析6套形变仪器的映震能力,并从面波延迟时间、最大响应幅度及同震持续时间等方面系统探讨同震形变波的特征参数与震源参数的关系,获知形变仪器映震效能的影响因素和同震形变波的物...
关键词:地形变 同震形变波 映震能力 物理分布特征 
2021年玛多M_(S) 7.4、2022年门源M_(S) 6.9地震前格尔木地形变异常特征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年第S01期236-238,共3页孙玺皓 苏维刚 冯丽丽 张朋涛 
2022年震情跟踪项目:玛多7.4级地震前后青海形变异常特征综合分析(项目编号:2022010218);青海格尔木青藏高原内部地球动力学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项目:基于流磁矢量数据的青藏地区岩石圈磁场变化特征研究;青海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候选天文台址地震风险概率分析(项目编号:2019-ZJ-A10)。
1研究背景地震是地壳介质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发生破裂的一种表现形式,应力积累必然伴随着岩石的变形和应变。陆明勇等(2014)认为强震前地壳形变异常不一定存在完整的趋势、短期和短临异常类型,但趋势异常普遍存在。地形变资料观测初衷是...
关键词:玛多M_(S)7.4地震 门源M_(S)6.9地震 地形变 异常特征 指标 
大地形变流动观测数据库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年第3期118-127,共10页郭啟倩 周辉 杨勤 马亮 王随随 
地震科学数据出版(项目编号:1205031290105)。
为有效管理大地形变流动观测数据,基于关系型数据库设计大地形变流动观测数据库,完成区域精密水准、流动GNSS、流动重力、跨断层场地观测数据的结构化存储,实现了观测过程数据(包括观测数据和管理数据)的规范化管理,从而有效控制了大地...
关键词:大地形变 数据库 结构化存储 规范化管理 
2022年四川芦山M_(S) 6.1和马尔康M_(S) 6.0地震研究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年第S01期426-429,共4页薛艳 张小涛 苑争一 
震情跟踪项目(项目编号:2022020502)。
1引言2022年6月1日四川芦山发生M_(S) 6.1地震,6月10日四川马尔康在4个小时内接连发生M_(S) 5.8、6.0和5.2地震。这2组地震均发生在巴颜喀拉地块东部,震中相距约235 km,时间间隔9天。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接连发生2组6级地震,在四川地区是...
关键词:2022年芦山M_(S)6.1和马尔康M_(S)6.0地震 地震条带 显著增强 震群 地形变异常 
精密水准与GNSS垂向形变关系研究——以天山构造带为例被引量:3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1年第9期881-885,共5页薄万举 郑智江 武艳强 张立成 张双喜 王同庆 畅柳 
中国地震局老专家科研基金(202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503606)。
以天山构造带区域为例,分别用精密水准和GNSS给出地壳形变垂直运动速率矢量图,对其差异及差异形成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并基于优势互补原则,给出二者融合的形变图像。根据多年研究经验认为,该方法得到的垂直形变图在强震中长期预...
关键词:精密水准 GNSS 大地形变 天山构造带 地震预报 
金寨地震台地形变观测仪器映震能力对比分析
《科技资讯》2021年第21期56-59,共4页刘莉 王飞 陆栋梁 郑海刚 陶方宇 
2020年度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科研三结合项目(项目编号:3JH-202001036);2019年度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编号:XH191203YSX)。
通过对2017年以来金寨台4套地形变观测仪器记录到的所有地震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各仪器对于不同的地震存在不同的同震反应和形式;4套地形变观测仪器对远震和近震的记录能力有差异:垂直摆映震能力最强,能涵盖其他3套仪器所能记录到的所有地...
关键词:地形变观测 映震能力 对比分析 同震响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