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艳强

作品数:106被引量:994H指数:2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GPS地震最小二乘配置汶川地震同震位移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地震工程学报》《地球物理学进展》《地质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地震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南天山迈丹断裂周缘地壳应力演化及地震危险性分析
《岩石学报》2024年第12期4020-4029,共10页庞亚瑾 武艳强 苏广利 陈长云 杨少华 李海兵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C3003703-06);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221630);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901);地震科技星火项目(XH23056YA);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4125)联合资助。
迈丹断裂是一条位于西南天山南缘的相对高角度断裂,历史记录到的强震活动较少。2024年1月迈丹断裂东段发生了乌什7.1级地震,引发了对迈丹断裂孕震环境和未来地震危险性的关注。除持续的构造加载外,迈丹断裂周围的地壳应力还可能受一系...
关键词:迈丹断裂 震间构造加载 历史强震 地表水文质量变化 地壳应力演化 
GPS数据揭示的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地区现今应变特征及其动力学机制
《地质学报》2024年第4期1114-1128,共15页韦少港 徐锡伟 武艳强 梁诗明 罗佳宏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基本科业务专项(编号ZDJ2019-01);常熟理工学院科研启动专项(编号KYZ2022017Q);国家地震行业科研专项(编号201541902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604078)联合资助的成果。
喜马拉雅东构造结位于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的前缘,是地壳缩短和构造旋转变形十分强烈的部位。本文收集东构造结及其周边区域大范围、长时段的最新GPS速度场资料,采用“二维张力样条”方法计算获得区域构造应变场,研究其现今地壳运动与构...
关键词:喜马拉雅东构造结 GPS 现今地壳形变 构造应变场 动力学机制 
2024年1月1日日本能登半岛7.6级地震:震源特征、灾害概况与应急响应被引量:1
《地震》2024年第1期141-152,共12页陈光齐 武艳强 夏明垚 李志远 
河北省全职引进国家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科研项目(地震地质灾害链研究,405492)。
2024年1月1日,日本能登半岛发生7.6级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本文利用震后3 d的信息,快速分析了此次地震的震源特征、受灾情况和应急响应工作。结果显示:(1)地震破裂方式为逆冲型,余震分布呈现NE向带状特征,范围约150 km;(2...
关键词:2024年能登半岛7.6级地震 地震破裂机制 地震灾害 应急响应 
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边界带主要断层的强震震间晚期综合判定被引量:14
《地球物理学报》2022年第12期4643-4658,共16页邵志刚 武艳强 季灵运 刁法启 石富强 李玉江 龙锋 张辉 朱良玉 陈长云 王武星 魏文薪 王芃 刘晓霞 刘琦 潘正洋 尹晓菲 刘月 冯蔚 邹镇宇 曹建玲 徐晶 韩立波 程佳 鲁人齐 徐岳仁 李西 孙鑫喆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1500501)资助.
由于中国大陆强震主要分布在活动地块边界带上,所以活动地块边界带主要断层成为我国大陆型强震研究的重要目标,各强震孕育阶段的判定是大陆型强震原地复发的动力学过程研究主要内容,而目标断层是否处于震间晚期也是强震时间预测的重要...
关键词:活动地块边界带 强震震间晚期 强震破裂空段 断层运动闭锁 中小地震活动 库仑应力变化 
唐山7.8级地震三维地表形变和断层运动特征被引量:1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2年第6期916-926,共11页畅柳 武艳强 杨博 金涛 
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XH22019YA);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课题(2015FY210403)。
通过系统收集整理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前后区域水准和边角网观测资料,在研究发展动态平差程序的基础上,解算得到了唐山地震震前和同震三维形变定量结果与误差分布,并反演得到了断层面同震滑动分布。结果显示,震前阶段丰润-唐山-唐海-昌...
关键词:唐山地震 传统大地测量资料 三维形变场 断层位错反演 
中国大陆强震孕育过程关联的地壳形变及孕震晚期逼近发震过程识别问题被引量:2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2年第6期807-819,共13页江在森 邵志刚 刘晓霞 邹镇宇 武艳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04092,41974011);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20IEF0506,CEAIEF202201010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E0109700)。
基于地壳形变观测研究,概略回顾了中国大陆地壳形变时空动态特征及其与强震活动的关系、与强震孕育过程关联的多尺度地壳形变动态特征,以及震前各类形变异常信息提取方面的进展和认识。目前能给出明确时间尺度(10年和更短)强震预测的地...
关键词:地壳形变 中国大陆强震 孕震晚期 逼近发震过程 
利用空间观测技术研究青海玛多7.4级地震孕育发生变形时空特征被引量:15
《地球物理学报》2022年第2期495-508,共14页姜卫平 许才军 李志伟 武艳强 谭凯 耿江辉 屈春燕 郑刚 温扬茂 贺克锋 周晓慧 刘计洪 陈长云 冯光财 省天琛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5036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25401)资助。
为揭示2021年青海玛多7.4级地震震前变形与同震破裂特征,本文系统收集与处理了青海省CORS站和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等GNSS资料、以及Sentinel-1和ALOS-2卫星SAR数据,通过多源数据综合处理获取了玛多地震形变场动态结果.震前GNSS形变场...
关键词:玛多地震 GNSS观测 多源InSAR 断层滑动分布反演 
青海玛多7.4级地震GNSS同震水平位移的快速获取被引量:1
《地震地质》2021年第5期1073-1084,共12页李经纬 陈长云 占伟 武艳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74011,1180303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503600);中国地震局震情跟踪定向工作任务(20210102225)共同资助。
2021年5月21日青海玛多7.4级地震导致玛多县及其周边地区受灾严重。为了快速获取GNSS同震位移场服务于震情快速研判,文中采用多种方法对玛多地震的同震位移开展了针对性研究。采用1Hz高频动态差分、震后5h静态解算及多天静态解算3种方...
关键词:青海玛多7.4级地震 GNSS 同震位移 
精密水准与GNSS垂向形变关系研究——以天山构造带为例被引量:3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1年第9期881-885,共5页薄万举 郑智江 武艳强 张立成 张双喜 王同庆 畅柳 
中国地震局老专家科研基金(202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503606)。
以天山构造带区域为例,分别用精密水准和GNSS给出地壳形变垂直运动速率矢量图,对其差异及差异形成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并基于优势互补原则,给出二者融合的形变图像。根据多年研究经验认为,该方法得到的垂直形变图在强震中长期预...
关键词:精密水准 GNSS 大地形变 天山构造带 地震预报 
中国大陆西部GNSS变形特征及其与M≥7.0强震孕育的关系被引量:15
《中国地震》2020年第4期756-766,共11页武艳强 江在森 朱爽 赵静旸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5036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74011)共同资助。
基于中国大陆地壳运动观测网络GNSS速度场结果,通过最小二乘配置建模、速度残差检验、应变率场分析等,研究了西部地区地壳变形特征及其与M≥7.0强震孕育的关系。主要认识包括:①GNSS应变率场结果显示青藏高原西部地区(92.5°E以西)呈现...
关键词:地壳变形 青藏高原 GNSS应变率场 最小二乘配置 强震孕育晚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