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反射剖面

作品数:152被引量:1339H指数:2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高锐王海燕卢占武李文辉酆少英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震局国土资源部中山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地震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地学前缘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深地震反射剖面揭露青藏高原陆-陆碰撞与地壳生长的深部过程被引量:19
《地学前缘》2022年第2期14-27,共14页高锐 周卉 卢占武 郭晓玉 李文辉 王海燕 李洪强 熊小松 黄兴富 徐啸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7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30213,41574091,41590863,41874102);国家重点研究计划项目(2016YFC0600301);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引进创新创业团队项目(2117ZT07Z066);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南海深部地球物理创新团队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190016);国土资源部深部探测项目(SinoProbe-02)。
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的碰撞使喜马拉雅-青藏高原隆升,地壳增厚并生长扩展。探测青藏高原深部结构,揭露两个大陆如何碰撞以及碰撞如何使大陆变形的过程,是对全球关切的科学奥秘的探索。深地震反射剖面探测是打开这个科学奥秘的最有效途径...
关键词:喜马拉雅-青藏高原 陆-陆碰撞 大陆俯冲 深部过程 深地震反射剖面 
喜马拉雅西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地壳尺度的构造叠置被引量:5
《地学前缘》2022年第2期210-217,共8页卢占武 高锐 Simon KLEMPERER 王海燕 董树文 李文辉 李洪强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7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4091,41590863,41430213,91962109);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600301);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项目(J1901-3);原国土资源部深部探测项目(SinoProbe-02-01)。
陆陆碰撞过程是板块构造缺失的链条。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的碰撞造就了喜马拉雅造山带和青藏高原的主体。然而,人们对印度板块在大陆碰撞过程中的行为尚不了解。如大陆碰撞及其碰撞后的大陆俯冲是如何进行的、印度板块是俯冲在青藏高原...
关键词:构造叠置 地壳结构 深地震反射剖面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青藏高原 
深地震反射剖面揭露青藏高原陆-陆碰撞与地壳生长的深部过程被引量:6
《地学前缘》2021年第5期320-336,共17页GAO Rui ZHOU Hui GUO Xiaoyu LU Zhanwu LI Wenhui WANG Haiyan LI Hongqiang XIONG Xiaosong HUANG Xingfu XU Xiao 
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的碰撞使喜马拉雅-青藏高原隆升,地壳增厚和生长扩展。探测青藏高原深部结构,揭露两个大陆如何碰撞,碰撞如何使大陆变形的过程,是全球关切的科学奥秘。深地震反射剖面探测是打开这个科学奥秘的最有效途径之一。20多年...
关键词:喜马拉雅-青藏高原 陆陆碰撞 大陆俯冲 深部过程 深地震反射剖面 
特约主编致读者
《地学前缘》2019年第1期I0001-I0001,共1页何登发 琚宜文 
沉积盆地是地球表层岩石圈的基本构造单元之一,保存着地球演化的物质记录,尤其是中、新元古代以来地球演化的信息。近年来,随着超深钻井的实施,高精度地震反射、地震叠前偏移、深地震反射剖面等技术的快速进展,地球科学家对沉积盆地深...
关键词:深地震反射剖面 读者 主编 沉积盆地 地球演化 地球科学家 构造单元 地球表层 
神狐海域扩散型水合物在地震反射剖面上的“亮点”与“暗点”分析被引量:13
《地学前缘》2017年第4期51-56,共6页苏丕波 梁金强 张子健 沙志彬 
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GZH201100305);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13AA092500)
地震"亮点"分析技术在传统油气勘探中已被证明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但在天然气水合物勘查中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本文基于含水合物层、含气层及含水层的岩石物理属性,利用2015年神狐钻探区地震资料,分析了含天然气水合物的地震振幅响...
关键词:南海 天然气水合物 “亮点” “暗点” 饱和度 
莫霍面地震反射图像揭露出扬子陆块深俯冲过程被引量:37
《地学前缘》2004年第3期43-49,共7页高锐 董树文 贺日政 刘晓春 李秋生 管晔 白金 李朋武1 黄东定 钱桂华 匡朝阳 李三忠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大陆深俯冲机制"(GT1 9990 75 5 0 5 ) ;国土资源部专项科技计划项目"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数据库"(2 0 0 0 1 0 1 0 1 )
近垂直深地震反射剖面对莫霍面变化的观测 ,强有力地说明大陆莫霍面的复杂特征记录了岩石圈的构造历史。横过大别山造山带前陆的深地震反射剖面长约 1 4 0km ,记录时间达 3 0s ,探测深度超过莫霍面深达岩石圈地幔。深地震反射剖面揭示...
关键词:莫霍面反射 大别山造山带 前陆 扬子陆块 大陆深俯冲 深地震反射剖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