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异常特征

作品数:16被引量:3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郑熙铭金艳何康王雪莹郑海刚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省地震局辽宁省地震局天津市地震局安徽省地震局更多>>
相关期刊:《防灾减灾学报》《天然气勘探与开发》《地球物理学进展》《华北地震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北京沙河观测井水温地震异常特征被引量:1
《华北地震科学》2022年第3期69-75,共7页吴利军 刘爱春 田明 李函谷 史晓宇 
十三陵实验基地运维(504226007A)。
沙河观测井水温自观测以来记录到多次异常变化,为探究其成因,利用FFT和S变换方法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数据异常变化与未来3个月内附近断层5 km范围内的微震和200 km范围内的中强地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说明该井水温观测具有较好的震...
关键词:水温 地下流体 FFT S变换 异常特征 
逻辑树在辽宁地区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应用
《地震》2022年第3期111-123,共13页王岩 邵媛媛 张博 郭晓燕 翟丽娜 杨士超 
地震科技星火计划攻关项目(XH23010A)
地震预测研究的主要依据是震前观测到的各类地震信息的异常变化,观测、计算得出的异常变化越多,地震危险性研究的可用信息越完善,同时,越来越多的不同异常对地震危险性判定结果的不一致,增加了综合分析的复杂度.本文以辽宁地区为研究区...
关键词:地震危险性 地震异常特征 逻辑树方法 不确定性 
利用改进型图像信息方法研究汶川8.0级地震震前电离层扰动异常特征被引量:1
《防灾减灾学报》2019年第4期25-30,共6页夏彩韵 张小涛 
利用改进型图像信息方法(Modified Pattern Informatics Method,简称“MPI”)基于DEMETER卫星观测的电子浓度(Ne)、电子温度(Te)数据探索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震前出现的地震电离层电子参量异常现象,特别详细分析了汶川Ms8.0震前3...
关键词:改进型图像信息(MPI) DEMETER卫星 电离层电子参量地震异常特征 
2014年安徽霍山M4.3地震异常特征及预测过程总结被引量:6
《地震研究》2019年第3期349-357,共9页王俊 王行舟 周振贵 李军辉 何康 郑海刚 王雪莹 徐如刚 
中国地震局震情跟踪课题《苏皖交界北部井水位群体性异常跟踪分析》(2019010306)资助
对2014年4月20日安徽霍山M4.3地震前地震预测意见和预测依据进行了回顾总结。自2013年10月开始,安徽地区小震活跃,相继出现地震条带、地震频度、“霍山地震窗”开窗等3项地震学异常;前兆异常位于震中200km范围内,包括流动重力、流动地磁...
关键词:地震预测 霍山M4.3地震 “霍山地震窗” 地震前兆 
DEMETER电磁卫星高能粒子在汶川地震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5
《地球物理学进展》2012年第6期2279-2288,共10页万剑华 王飞飞 单新建 闫相相 
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09DFA21480)资助
本文利用法国DEMETER电磁卫星的IDP粒子探测器数据,以汶川地震为例,在尽可能排除太阳活动和地磁活动干扰的情况下,分析了汶川地震前后高能粒子日变化情况,探索其作为汶川地震前兆信息的可能性.分别采用了时间序列统计分析、空间对比分...
关键词:DEMETER卫星 汶川地震 高能粒子 地震异常特征 
MDCB电磁辐射前兆仪对花莲6.7级地震异常特征初探
《防灾减灾学报》2012年第3期26-31,共6页于洪波 潘震宇 
利用MDCB电磁辐射前兆仪的监测记录,对发生在台湾花莲的6.7级地震前的电磁辐射前兆信息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探讨了MDCB型前兆仪对台湾地区地震的一些前兆特征,结果表明MDCB型前兆仪对台湾地震有不错的监测性能,MDCB型前兆仪在短临地震...
关键词:地震前兆 电磁辐射 花莲地震 短临预报 地震监测仪 
滇南地震异常特征及M≥5地震预报技术方案研究被引量:2
《内陆地震》2011年第2期143-151,共9页毕青 续外芬 金志林 沈坤 马丽霞 付虹 
2009年震情跟踪合同制课题(2009010105);玉溪市科技局社会发展科技计划课题联合资助
通过对滇南11次5级地震前地震活动、前兆异常指标的分析,用地震频度来描述区域地震活动的稳态或非稳态状态,用空区、条带描述地震的孕震过程,用预测指标权重集成信度值作为时间的判定依据。结果显示,4级地震显著平静超过700天之后3级地...
关键词:滇南地区 地震活动 前兆异常 发震危险信度 
川东南涪陵地区石炭系黄龙组地震异常特征及其意义被引量:3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1年第3期231-236,225,共6页施泽进 夏文谦 王长城 张良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基金资助项目(40739903)
涪陵地区位于川东南探区北部,通过该区石炭系黄龙组地震剖面测线逐条解释,识别出了四种典型异常反射结构:①地震同相轴波峰、波谷均表现为中振幅~弱振幅;②地震同相轴下拉波峰振幅有强有弱,上部波谷反射呈现强振幅~中振幅;③地震反射...
关键词:反射结构 地震异常 正演模拟 黄龙组 川东南 
川东北黄莲峡地区长兴组生物礁地震异常特征及油气勘探潜力被引量:4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7年第4期15-18,26,共5页邹军成 梁西文 李莎 
通过见天坝生物礁等地面露头剖面和井资料的沉积相及层序地层、地震模型正演、地震剖面地震相等的详细研究表明:川东北黄莲峡地区处于二叠系长兴期城口—鄂西海漕与川东开阔台地相的结合部位;黄莲峡地区长兴组生物礁地震异常具有典型的...
关键词:川东北 台地边缘 生物礁 模型正演 长兴组 
柴达木盆地第四系含气与非含气地震异常特征及形成机理被引量:1
《西北油气勘探》2005年第4期57-62,共6页司秀根 阮家聚 李业全 王萍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第四系地震异常的描述,阐述了该区第四系含气地震异常与非含气地震异常的特征,总结了一套适合柴达木盆地第四系地震异常含气性识别方法。同时,根据波动反射理论,结合该区第四系地层沉积时间短、埋藏浅、岩性疏松的...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 地震异常 形成机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