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周期

作品数:65被引量:10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翁辉辉龙海英王海涛黄金水于志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武汉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GNSS在地表过程研究中的应用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4年第12期2159-2180,共22页王鹏 刘静 刘小利 刘志军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IGCEA1812);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LED2022A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30305,4241001018);地震科技星火计划(XH22003C)。
地球表层系统是地球系统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部分,以地表系统为研究对象的地表过程研究越来越重要。将地球物理和大地测量等手段创新性地运用于地表过程的研究逐渐成为一个新的学科交叉发展方向。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
关键词:GNSS 地表过程 地壳形变 地震周期 荷载响应 大气可降水量 
基于GPS资料研究汶川与芦山地震变形过程
《测绘学报》2024年第10期2039-2039,共1页赵静 
地震科技星火计划(XH23047A);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503606)。
青藏高原东南缘龙门山断裂带上相继发生的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和2013年4月20日芦山7.0级大震,使人们迫切追问这两次地震前后,龙门山断裂带各断层段构造形变特征、断层闭锁程度与滑动亏损速率经历了怎样的时空演变过程,这一科学问题...
关键词:龙门山断裂带 地震危险性 芦山地震 地震周期 应变积累 时空演变 滑动亏损 孕震机制 
地震周期形变的大地测量研究进展和展望被引量:1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3年第11期1736-1755,共20页许才军 贺克锋 
国家自然基金创新群体项目(41721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2130101)。
解析地震周期各阶段(震间、同震和震后)形变响应模型是研究地震从孕育、成核、破裂到震后调整整个过程动力学机制和探究区域壳幔流变属性的基础,在地震预测预报、防震减灾和危险性评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针对地震的震间形变、...
关键词:震间形变 同震形变 震后形变 周期形变模拟 展望 
利用大地测量观测资料研究青藏高原三维地壳形变及地震危险性评估进展被引量:3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3年第7期997-1009,共13页许才军 熊维 刘传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74007,42130101)。
青藏高原是一个理想而独特的地球科学天然实验场,青藏高原的地壳形变、物质逃逸模式及地震活动性等科学问题一直是地学界关注的重点。以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system,GNSS)和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terfero...
关键词:青藏高原 三维地壳形变 GNSS/InSAR 近全地震周期 地震危险性评估 
基于地壳变形观测资料分析广义海原断裂运动状态
《地震》2022年第4期14-24,共11页王菲 刁法启 潘正洋 邵志刚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1500501)
广义海原断裂包括冷龙岭断裂、金强河断裂、毛毛山断裂、老虎山断裂、海原断裂等几段,地震地质研究认为该断裂不同断层段处于不同的孕震阶段.利用大地测量观测的地壳运动速率做约束,通过反演确定现今上述各断层的运动状态.首先基于黏弹...
关键词:广义海原断裂 GPS 滑动速率 黏弹性地震周期变形模型 
从弹簧滑块模型看骤热效应对地震周期的影响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年第S01期253-255,共3页毛斯言 彭秀松 胡峰(指导)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项目编号:42074049)。
1研究背景地震周期模拟对理解地震预报有重要意义。不同于概率分布对应的余震泊松模型,从摩擦准则出发,基于动力学破裂模拟可以从物理角度分析地震破裂的周期过程。Dieterich(1979)通过岩石摩擦实验提出的速率-状态摩擦准则,包含高速破...
关键词:弹簧滑块模型 地震周期模拟 骤热效应 速率状态摩擦准则 准动态动态周期 
卫星大地测量成像地震周期形变研究综述被引量:4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2年第6期799-806,共8页郭汝梦 杨浩哲 汤雄伟 张文婷 徐晓雪 刘德川 孙和平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B41000000);武汉引力与固体潮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放研究基金(WHYWZ202111)。
近年来,卫星大地测量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精确测量地壳形变和断层行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多维观测数据。它与地震学的结合使得地震周期形变监测的时空分辨率大大提升,为更加深入地研究地震周期过程和机理提供了一个窗口,地震大地测量学应运...
关键词:卫星大地测量 地壳运动 地震周期 地震危险性 
强震时空统计分析及InSAR同震形变场空间分布特征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2年第6期875-886,共12页卞畏畏 伍吉仓 张磊 高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74022,41874004)。
收集整理了全球1976年至2022年初的198个强震(Mw≥7.5)信息,统计分析了强震发生的时空分布、震源深度分布和强震发震类型占比,并结合公开发表的典型强震的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同震形...
关键词:强震 时空分布 震源深度 InSAR形变 地震周期形变 
三峡库区仙女山和九畹溪断裂带水库地震变化规律被引量:6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21年第2期624-637,共14页王孔伟 路永强 聂进 滕明明 王宵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39003)。
三峡库区蓄水以来,长江周边出现了大量的水库地震,主要集中于巴东—泄滩—仙女山区域,目前已达上万次,最大震级为5.1级。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及对已有水库地震数据进行研究,采用构造地质分析方法,对三峡库区仙女山和九畹溪断裂带水库地震...
关键词:水库地震迁移 水库地震周期 仙女山和九畹溪断裂带 三峡库区 
京津冀地区历史地震事件时空特征研究被引量:4
《古地理学报》2021年第2期435-448,共14页胡慧文 王永波 蒋汉朝 李珍 胡雪婧 韩羽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877282,41861134030);北京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实培计划”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深化项目联合资助。
受环太平洋地震带影响,华北平原地区地震频发,尤其是处于中国首都经济圈的京津冀地区的地震事件备受关注。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及地震台网记录中的地震事件统计、分析,重建该地区地震事件历史并获取其潜在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时间规律,对未...
关键词:京津冀 历史地震 时空特征 地震周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