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流

作品数:1510被引量:1748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天爵安世忠何源魏素敏管锋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基础科研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惠州加速器集群装置及其未来发展被引量:15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2020年第11期73-90,共18页赵红卫 徐瑚珊 肖国青 夏佳文 杨建成 周小红 许怒 何源 马新文 杨磊 陈旭荣 唐晓东 赵永涛 孙志宇 王志光 胡正国 张军辉 马力祯 原有进 詹文龙 
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编号:发改高技[2015]3185和3187号);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2014CB845500)资助。
本文概述了基于粒子加速器的核物理研究主要的前沿方向和重要科学问题,分析了用于核物理研究的粒子加速器大科学装置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态势.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gh Intensity heavy-ion Accelerator...
关键词:核物理 带电粒子加速器 加速器集群 重离子束 束流强度 束流能量 
高精度分析中立体角的计算及影响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第2期199-205,共7页秦利青 颜莎 朱吉鹏 高原 薛建明 王宇钢 
国家磁约束核聚变研究计划专项(2013GB10900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0CB832902)资助.
为了达成高精度离子束分析,深入分析立体角的计算误差。以包含束斑大小的面对面立体角为基准,计算点对面立体角和近似立体角在不同离子束分析实验几何参数下的精度。基于北京大学4.5MV静电加速器离子束分析工作,探讨束流流强分布和截面...
关键词:面对面立体角 束流流强分布 核反应截面 高精度 离子束分析 
Kaufman型离子推力器束流调节理论与试验研究被引量:1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2015年第11期1368-1373,共6页吴辰宸 顾左 
973基金资助项目
揭示束流随放电参数的变化规律是推力连续可调离子推力器研制工作的重要内容与理论基础。本文基于低温等离子体基本原理,结合Kaufman型离子推力器构型特点,面向束流调节技术,在充分考虑等离子体放电机制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建立描述束流...
关键词:Kaufman离子推力器 束流调节模型 放电机理 变化规律 
RHIC束流能量扫描实验中正反粒子椭圆流的平均场势效应(英文)被引量:2
《原子核物理评论》2015年第2期146-153,共8页徐骏 柯治明 李锋 SONG Taesoo 刘鹤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973 Program)(2015CB856904,2014CB845401);”Shanghai Pujiang Program”(13PJ1410600);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11475243,11421505);Hundred Talents Program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Y290061011,Y526011011);US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PHY-1068572);Welch Foundation of US(A-1358)~~
最近,STAR合作体在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的束流能量扫描实验中观测到了正反粒子的椭圆流劈裂。基于输运模型,发现丰重子介质中正反粒子平均场势的不同可以解释其椭圆流的劈裂。利用Nambu-Jona-Lasinio模型描述相对论重离子碰撞的部分子相...
关键词:束流能量扫描 QCD相图 椭圆流 
TOPOPIC对强流束流在周期FODO结构中的传输研究被引量:1
《原子核物理评论》2015年第2期191-195,共5页李超 张智磊 齐新 何源 杨磊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计划)(2014CB845501)~~
粒子云网格(Particle In cell,PIC)方法是研究带电粒子在加速器中运动的关键工具之一。基于PIC算法,开发了模拟强流条件下的束流动力学模拟程序TOPOPIC(Trace of Particle Orbit with PIC method),并且利用TOPOPIC,研究了束流在四极铁...
关键词:粒子云网络算法 周期结构 空间电荷效应 束流动力学 
53.667 MHz重离子RFQ的不稳定性研究
《原子能科学技术》2015年第5期951-954,共4页张小虎 原有进 夏佳文 刘戈 殷学军 杜衡 李钟汕 陆元荣 何源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14CB845500)
采用多粒子跟踪程序BEAMPATH对53.667 MHz RFQ进行模拟计算,基于RFQ腔体冷测、机械测量的结果,在考虑其入口束流不稳定性、电压不平整度、高频系统稳定度、加工误差、安装误差等因素的情况下,对RFQ的出口束流品质和不稳定性进行了系统...
关键词:BEAMPATH RFQ 腔体冷测 机械测量 束流品质 不稳定性 
RFQ冷却聚束器束流冷却后的性质模拟
《原子能科学技术》2014年第8期1508-1515,共8页朱志超 黄文学 罗文 周青芝 宋英明 王玥 田玉林 王均英 孙宇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627504;11075188;1124721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07CB815000);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3JJ4073;13JJ4074);南华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2012XQD06);核技术及应用湖南省重点学科基金资助项目
介绍了RFQ冷却聚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束流在其中被约束和冷却的过程。采用真实相互作用势(RIP)模型进行蒙特卡罗模拟,得出束流在RFQ冷却聚束器中完全冷却后的性质。结果表明:束流冷却后的束斑和能量分散随时间一直保持平衡;束流冷却后...
关键词:RFQ 冷却 相空间 蒙特卡罗 
O^(2+)离子穿过碳膜引起的前后表面电子发射
《原子核物理评论》2014年第1期92-95,共4页虞洋 赵永涛 王瑜玉 王兴 程锐 周贤明 李永峰 刘世东 雷瑜 孙渊博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计划)(2010CB8329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075192;11105192;11275241;11275238;11205225)~~
测量了入射能为1.9~11.3 keV/u的O^(2+)离子穿过碳膜诱导的前向、后向(分别对应出射表面和入射表面)电子发射产额。实验中,通过改变入射离子的能量和流强,系统地研究了电子能损和离子束流强度对前向、后向电子发射产额的影响。结果表明...
关键词:电子发射 电子能损 离子束流强度 
近垒能区32S+94Zr熔合反应研究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13年第1期54-55,共2页贾会明 林承键 张焕乔 刘祖华 杨峰 徐新星 杨磊 包鹏飞 孙立杰 马南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005154,1107521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13CB834404)
在近垒及垒下能区分别测量了32S+170Er体系熔合蒸发道和裂变道的激发函数。通过对比耦合道效应的计算值,可研究靶核形变对熔合裂变机制的影响以及入射道依赖性等问题。实验在北京串列加速器HI-13上开展。实验分为裂变与熔合蒸发两部分...
关键词:静电偏转 激发函数 束流能量 裂变反应 Er 入射道 串列加速器 核形变 裂变截面 角分布 
太阳大气中束流-回流系统的动力学
《天文学进展》2013年第2期160-184,共25页许磊 吴德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973043;41074107);973项目(2011CB811402)
高能带电粒子束是各类天体活动现象中最常见的产物之一,它们在宇宙等离子体中传播的动力学,特别是基于电荷中性与电流中性(净余电流为零,即Inet=0)的要求而伴随的回流以及束流–回流系统的动力学,一直是天体物理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的基...
关键词:高能带电粒子束 束流-回流系统 等离子体不稳定性 太阳活动现象 太阳高能物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