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直圆管

作品数:60被引量:180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核科学技术更多>>
相关作者:姜培学张宇石润富黄彦平杜忠选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更多>>
相关期刊:《热能动力工程》《制冷学报》《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航空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湍流普朗特数对竖直圆管高热流超临界二氧化碳流动传热性能的影响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4年第19期7684-7692,I0016,共10页施伟杰 王艳娟 于滨汇 舒磊 徐进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76075)。
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S-CO_(2))因其腐蚀性小、临界参数低、高效等优势,广泛应用于燃煤火力发电、聚光太阳能发电、核反应堆等领域。其中,S-CO_(2)通常处于高温高压高热通量的加热湍流状态。现阶段湍流模型主...
关键词:超临界二氧化碳 垂直上升圆管 湍流普朗特数 超临界传热 多物理场耦合 
竖直圆管内气体-铅铋合金两相流动特性数值研究被引量:1
《核动力工程》2024年第1期49-54,共6页刘子华 王迪 梁任 蔡德昌 欧阳勇 林支康 谭林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22B209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22M722965);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2023A1515012566)。
采用基于力平衡理论的漂移流模型,对竖直圆管道内气体-液态铅铋合金(LBE)两相流的空泡份额进行预测。通过数值计算得到气体-液态LBE两相流在不同流道半径、Bankoff指数、Galileo数下的液相流速分布、切应力分布和空泡份额分布规律,分析...
关键词:漂移流模型 铅铋合金(LBE) 两相流 空泡份额 
基于CFD的竖直圆管内空气-水逆向流动界面行为研究
《核科学与工程》2023年第5期1105-1112,共8页万洁 孙皖 李想 朱隆祥 马在勇 张卢腾 潘良明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8YFB1900400)。
为研究空气-水逆向流动局部特性,本文基于VOF(volume of fluid)模型对D=25 mm的圆管中气液逆向流动过程中界面波的演变开展了数值计算,分析了流动过程中界面波波形的变化,计算结果与实验中液膜厚度变化符合较好。对不同液相流速工况下...
关键词:CFD 液泛 VOF 界面波 液膜厚度 
不同管径管外含空气/CO_(2)蒸汽冷凝传热特性分析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23年第7期1220-1226,共7页彭翔 边浩志 周书航 李文涛 曹夏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106236).
当反应堆发生严重事故时,堆芯熔融物可能与安全壳中的混凝土发生相互作用,产生大量CO_(2)并释放到安全壳的气空间中。为了研究CO_(2)对安全壳内蒸汽冷凝的影响,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不同管径条件下竖直圆管外含空气/CO_(2)的蒸汽冷...
关键词:竖直圆管 蒸汽冷凝 不凝性气体 二氧化碳 多组分气体 不同管径 换热系数 数值计算 
超临界CO_(2)及其混合物在竖直圆管内的传热特性数值研究被引量:2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23年第3期75-80,共6页葛韶华 艾贵琳 杨帆 陈昊楠 屈思雨 姜文全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0540587);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经费项目(L2019024)。
碳捕捉、运输和储存(CCS)对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以超临界CO_(2)、超临界CO_(2)+CH_(4)混合物(CH_(4)摩尔分数分别为1%、3%、5%)及超临界CO_(2)+N_(2)混合物(N_(2)摩尔分数分别为1%、3%、5%)为工质,在工质质量流速为300~600 kg/(m^(...
关键词:CCS CO_(2)混合物 换热 数值研究 
摇摆条件下竖直圆管内干涸型临界沸腾的数值研究被引量:1
《核动力工程》2022年第5期63-69,共7页祁伟 步珊珊 李振中 马在勇 张卢腾 陈德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51606016)。
针对摇摆条件下竖直圆管内干涸型临界热流密度(Dryout CHF)进行了三维数值计算,研究了摇摆条件下竖直圆管内相态分布特性、圆管内临界热流密度(CHF)的位置以及最高壁面温度,同时对管壁沿程换热系数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摇摆条件...
关键词:干涸型临界热流密度(Dryout CHF) 摇摆条件 壁面温度 换热系数 
热流密度与质量流速之比对超临界CO<sub>2</sub>竖直圆管内传热影响
《核科学与技术》2022年第3期141-151,共11页冷浩杰 徐子康 杨丰睿 周源 袁园 黄家坚 
超临界二氧化碳(SCO2)布雷顿循环动力系统具有效率高、结构紧凑等特点,虽然SCO2作为循环工质具有诸多优势,但会伴随着传热恶化现象,影响设备性能。本文在压力为8.7~9.0 MPa、质量流速为80~380 kg∙m−2∙s−1、热流密度为3~120 kW∙m−2的参...
关键词:超临界二氧化碳 传热 热流密度 质量流速 
基于竖直圆管空气-水两相流实验的相间曳力模型研究被引量:1
《原子能科学技术》2022年第8期1499-1505,共7页张卢腾 黄涛 张牧昊 祝文 何清澈 许汪涛 孙皖 马在勇 丁书华 李仲春 潘良明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B1900400)。
研究两相流相间阻力特性对系统程序关键本构模型封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竖直圆管开展了空气-水两相流实验,采用四探头电导探针对空泡份额、气泡弦长和界面面积浓度等气泡参数的径向分布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空泡份额和气泡弦长呈现...
关键词:两相流 竖直圆管 相间曳力 空泡份额 界面面积浓度 
竖直圆管内浮升力对超临界碳氢燃料裂解传热传质特性的影响
《推进技术》2022年第6期158-169,共12页龚科瑜 冯宇 吴坤 秦江 周超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76046);深圳市科技创新项目(JCYJ20170307151117299,JCYJ20160817172025986,ZDSYS201707280904031)。
为了探究再生冷却过程中,浮升力对竖直圆管内超临界碳氢燃料裂解传热传质特性的影响,基于详细裂解反应动力学模型,建立了同时考虑碳氢燃料流动传热和裂解吸热的耦合算法,在此基础上对竖直管道内,浮升力对超临界RP-3的流动、传热和裂解...
关键词:浮升力 热裂解 结焦 超临界压力 碳氢燃料 
变物性比下无量纲力对超临界压力甲烷混合对流换热影响被引量:3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第3期140-147,共8页姜文全 李琳 杨帆 宿诗雨 石杰峰 李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06094);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经费项目(L2019024);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21-BS-248)。
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结合增强壁面函数处理的方法,对竖直上升管内超临界压力甲烷的对流换热进行数值模拟,从物性比的角度进行无量纲力分析,提出适用于低温甲烷的浮升力准则。结果表明高热流密度和低质量流率均会导致拟临界温度附近出...
关键词:超临界压力 甲烷 竖直圆管 混合对流 浮升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