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季晚粳

作品数:61被引量:229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军张洪程霍中洋花劲魏海燕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教育部淮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江西农业大学学报》《北京农业(上旬刊)》《安徽农业科学》《农家顾问》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农业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花后增温对双季晚粳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6
《中国农业科学》2020年第7期1338-1347,共10页杨陶陶 解嘉鑫 黄山 谭雪明 潘晓华 曾勇军 石庆华 张俊 曾研华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300501);“十三五”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20171BBF60030)。
【目的】明确花后增温对双季晚粳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未来气候变暖条件下双季晚粳稻安全生产和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于2017—2018年在江西农业大学上高科技驿站试验基地进行,该地区位于江西双季稻主产区。以...
关键词:全球变暖 花后增温 双季晚粳稻 产量 稻米品质 
长江下游稻区不同类型双季晚粳稻产量与生育特性差异被引量:21
《中国农业科学》2020年第5期890-903,共14页殷敏 刘少文 褚光 徐春梅 王丹英 章秀福 陈松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16YFD0300507、2016YFD0300208-02)
【目的】明确不同类型粳稻在长江下游作双季晚稻种植的产量和生育特性,为筛选适宜长江下游双季晚粳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7-2018年在浙江省杭州市中国水稻研究所实验农场,以高产晚籼稻品种(IR)为对照,并选择大面积应用的常规粳...
关键词:双季晚稻 产量 生育特性 晚籼稻 常规粳稻 杂交粳稻 籼粳杂交稻 
不同栽培方式对双季晚粳稻产量及温光利用的影响被引量:43
《中国农业科学》2013年第10期2130-2141,共12页张军 张洪程 霍中洋 李国业 董啸波 花劲 郭保卫 周培建 程飞虎 黄大山 陈忠平 陈国梁 戴其根 许轲 魏海燕 高辉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011BAD16B03);超级稻配套栽培技术开发与集成(农业部专项);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项目(CX[10]129);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XLX12_0920)
【目的】研究南方双季稻区晚稻季条件下,不同栽培方式对不同类型晚粳稻产量、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为适宜栽培方式及相匹配粳稻品种类型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迟熟中粳、早熟晚粳、中熟晚粳和迟熟晚粳4种不同生育类型品种为...
关键词:双季稻区 晚粳稻 栽培方式 产量 生育期 温光利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