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套人民币

作品数:74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吴越李公明蔡杰华刘振华王小龙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档案馆中国收藏家协会中国人民银行新疆钱币博物馆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寻找国币题字者--中国人民银行“绝密1号”档案解密始末
《国企管理》2024年第8期68-70,共3页段永利 
“速查绝密1号档案”,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领导的指示下,1号档案打开了。但是,里面只封存着已经写好的字迹,并没有书写人的姓名……我们现在所熟识的“中国人民银行”这六个大字,源自1955年3月1日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这六个字是谁写的?...
关键词:第二套人民币 中国人民银行 档案解密 冀朝鼎 董必武 
三元人民币纸币
《老同志之友(下半月)》2024年第6期39-39,共1页刘忠民 
日前,在收藏家刚强那里,我看到了一张绿色的纸币。刚强告诉我,这是我国唯一发行面额为三元的人民币纸币,存世量极少。这款十分罕见的三元纸币,长16厘米,宽7.2厘米,比现在流通的1元人民币稍微大一点。刚强向我讲述了三元人民币纸币的来历...
关键词:第二套人民币 纸币 存世量 三元 发行 刚强 收藏家 
中国硬币迎来66岁“生日”,背后的文化内涵值得追溯
《环球财经》2023年第12期113-113,共1页卞文志 
今年12月1日是我国硬币发行66岁“生日”。随着近几年支付宝、微信等移动支付的推广,面值偏低的硬币逐渐淡出流通市场,但硬币发展这67年也见证了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第一套硬币于1955年开始铸造(当时属第二套人民币),1957年12...
关键词:微信 移动支付 支付宝 铝镁合金 第二套人民币 硬币 综合国力 文化内涵 
超期使用的旧币值邮票并不新奇
《上海集邮》2022年第11期34-34,共1页席少文 
1955年3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第二套人民币,旧币于1955年5月10日停止使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发行旧币面值纪念邮票30套,特种邮票12套,普通邮票7套,航空邮票1套,欠资邮票2套和加字改值邮票10套。这些旧币值邮票(包括邮资明信片和...
关键词:航空邮票 邮资明信片 第二套人民币 超期使用 纪念邮票 偏远地区 欠资邮票 币值 
陈云与第二套人民币的创制发行
《党史博采(上)》2021年第8期20-23,共4页陈思 
第二套人民币在新中国历史上存在了7年多时间,它确立了此后我国发行各套人民币的基本规制,奠定了我国货币体系的基础。而陈云在创制发行第二套人民币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关键词:第二套人民币 货币体系 新中国历史 陈云 发行 创制 关键作用 
攻克“亚核”:第三套人民币印制始末
《档案春秋》2021年第4期21-26,共6页陈发奎 
印钞,极其尖端精密,被认为是世界顶级技术,其难度不亚于燃爆核弹,形象地被称为“亚核”。新中国完全独立自主印制的人民币是第三套人民币。此前的第二套人民币中有部分是由苏联代印。1955年3月1日,苏联印制的人民币3元、5元券和国内印制...
关键词:分币 第二套人民币 第三套人民币 亚核 世界顶级 印制 发行 独立自主 
人民币图案设计与“新中国叙事”的建构——以周令钊参与第二套人民币图案设计为视角被引量:2
《文艺理论与批评》2020年第6期130-157,共28页李公明 
引言在周令钊的艺术生涯与成就中,参加第二、三、四套人民币图案的设计工作是一项重要内容,理应展开深入研究。但是在迄今为止的研究文献中,以笔者之寡闻,尚未见到有深度的研究性专题论文。1从严谨的学术研究角度来看,这一研究的特点和...
关键词:图案设计 中国叙事 周令钊 研究性 专题论文 第二套人民币 艺术生涯 学术研究 
以第一套、第二套人民币为例谈谈人民币的防伪与鉴别
《中国品牌与防伪》2020年第6期66-71,共6页张忠(整理) 
假币作为真币的伴生物,随着货币的产生而岀现。在早期金属铸币时代,由于经济发展、战争等因素,当金属材料稀缺时,就会出现通过减轻钱币重量的方式制作铸币,铸币越做越小、越来越轻,有各种形式的减重钱,有的轻得入水不沉,有的像鹅眼、榆...
关键词:金属材料 伴生物 铸币 钱币 人民币 
“国家名片”设计者
《北方人》2020年第1期11-14,共4页曾庆龙 
周令钊,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他曾绘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巨幅画像;设计了共青团团旗、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大勋章;担任第二、第三、第四套人民币票面的整体设计;参与了国徽、政协会徽、少先队...
关键词:周令钊 第二套人民币 罗工柳 陈若菊 国家名片 
“准货币”的魅力 中国当代金融票券、债券
《收藏》2019年第7期126-133,共8页卢伯雄 
中国当代金融票券、债券等因与人民币有着密切关系,在钱币收藏圈内被称之为'准货币',亦称'准通货''亚货币'或'近似货币',从收藏或投资角度来说,其艺术魅力和升值潜力并不亚于人民币。想要收藏或投资这类准货币,首先要弄清它们的范围与...
关键词:国库券条例 准货币 存世量 第一套人民币 现金券 第二套人民币 收藏品市场 债券面额 收藏领域 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经济建设公债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钱币收藏 中国当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