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人效力

作品数:72被引量:405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贾志刚陈道英曾韬龚向和刘耀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山东大学东南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民法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基本权利私法效力的界限被引量:3
《当代法学》2023年第4期84-93,共10页奚若晨 
基本权利私法效力因其贯彻立宪主义、强化人权保障的价值而被广泛运用,但其扩张也带来了潜在的负面影响,因此需要为之设定界限。面对法律体系融贯性和合宪性解释功能定位的要求,法院应将基本权利私法效力的运用控制在合理界限内,避免破...
关键词:基本权利 第三人效力 宪法与民法 合宪性解释 
“基本权利与私法”在中国被引量:4
《人权》2023年第1期94-114,共21页奚若晨 张翔 
“基本权利与私法”议题在我国的发展以齐玉苓案为关键节点,但相关研究是以两条线索为背景的。其一,“私法宪法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勃兴。这为中国学界提供了知识资源与参照素材;其二,1980年代以来对宪法司法适用的认识和探索。其中“宪...
关键词:第三人效力 齐玉苓案 “宪法司法化” 民法典 私法宪法化 
基本权利私人间效力:直接还是间接?被引量:19
《中外法学》2022年第2期285-304,共20页杨登杰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依宪治国视角下的经济宪法条款之解释与适用”(项目编号:116BFX03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基本权利私人间效力的概念需要澄清,不同层面的意义必须区分。在规范根据意义上肯定直接效力,以强调基本权利的私人间效力不必借道个人—国家关系,在司法援用意义上以间接效力为原则,以强调宪法与民法互补交融,如此便能使直接与间接效...
关键词:基本权利 第三人效力 法益衡量 比例原则 宪法与民法 
个人信息保护在民法中的表达——兼论民法与个人信息保护法之关系被引量:74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21年第2期68-79,共12页王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大数据时代个人数据保护与数据权利体系研究”(项目号18ZDA14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自罗马法始,传统民法就对个人信息上的人格利益予以保护。信息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因规范自动化个人信息处理技术对人格的威胁而生,其规制对象为信息处理行为。区别于普通的个人信息使用关系,信息处理关系是信息能力不平等主体间的法律关...
关键词:基本权利 第三人效力 信息处理行为 信息处理中的自主利益 
添附入典的立法表达——《民法典物权编(草案)》第117条检讨被引量:19
《现代法学》2019年第6期118-132,共15页单平基 
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自然资源权利配置法律机制研究”(15SFB2031)
《民法典物权编(草案)》第117条确立的添附规则,存在一定缺陷。确定添附物所有权归属时,“有约定的,按照约定”之规则值得检省;“依照法律规定”,该做法也存在一定缺陷;“发挥物的效用以及保护无过错当事人的原则”未区分添附的不同类型...
关键词:《民法典》 添附 添附物归属 第三人效力 
劳动权的规范构造及其第三人效力——再论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工伤概不负责”的批复被引量:4
《北方法学》2018年第5期61-70,共10页杜强强 
宪法上的劳动权有着复杂的规范构造,它以职业自由为基础,以国家保护义务为核心,并以国家给付义务为外围。这种规范构造上的复杂性决定了对劳动权第三人效力的理解不宜一概而论。劳动权的核心是国家保护义务和给付义务,在这个方面它...
关键词:劳动权国家保护义务 基本权利 第三人效力 
从“反歧视原则”进入民事交易关系观察当代民法理念的革新被引量:12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7年第1期52-67,共16页刘征峰 
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民法重述;民法典编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完善"(14ZDC018)的阶段性成果
在德国,《一般平等待遇法》的起草和颁布引发了私法学界的激烈争论。这些争论实际上隐含了古典民法观和现代民法观的交锋。在第一个层面,反歧视原则进入民事交易关系进一步印证了"私法的封闭性和自我繁殖机能不过是神话"的洞见。民法中...
关键词:反歧视 人权 基本权利 私法自治 第三人效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