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者效果

作品数:13被引量:4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洸黄顺铭曾励罗卓群郝雨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上海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西部广播电视》《当代传播》《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心理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大众传播“第三者效果”发生的心理机制——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解释“第三者效果”发生的原因被引量:2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165-166,共2页郭大鹏 张宇 
"第三者效果假说"(The Third-Person Effect Hypothesis)由戴维森(W.Phillips Davison)在其《传播的第三者效果》(1983年)一文中提出。其假设是,人们倾向于夸大和高估大众媒介的消息对他人态度和行为的影响。该假设的基本思想...
关键词:第三者效果 大众传播 心理学角度 心理机制 原因 社会 大众媒介 戴维森 
大学生如何收看《超级女声》——来自广州和成都的调查报告被引量:6
《当代传播》2006年第1期40-44,共5页黄顺铭 杨洸 
“超级女声”是湖南卫视制造的一个“媒体奇观”,它掀起了收视狂潮。通过对来自广州和成都的两个大学生子样本所进行的问卷调查,本文为“大学生如何收看超级女声”绘制出了一幅轮廓图,进而对于大学生的收视情形达到了一种“经验性的”...
关键词:超级女声 大学生 认知卷入度 外部行为卷入度 心理相对理性度 第三者效果 
大众传播中的“第三者”效果探微被引量:2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47-49,共3页吴志文 
在大众传播“传媒--受众”这一基本模式中,“第三者“又常有”众人皆醉,唯我独醒”的心理优越感,结果往往自己反而成了媒体的靶子。“第三者效果”有其特殊的心理机制,在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影响。
关键词:大众传播 “第三者” 第三者效果 基本模式 心理机制 社会生活 优越感 受众 传媒 媒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