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变波

作品数:18被引量:144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朱月佳刘蕾陈海山缪锦海肖天贵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兰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无线电电子学文摘》《气象科技》《沙漠与绿洲气象》《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汉江流域盛夏暴雨与天气尺度瞬变波EP通量的可能联系被引量:2
《沙漠与绿洲气象》2021年第2期42-48,共7页黎颖 王欣 姚静 胡淑兰 
2021年中国气象局创新发展专项(XFZ2021Z034);2020年中国气象局预报员专项(CMAYBY2020-133);陕西省山洪地质灾害气象保障工程2019年建设项目。
利用1980—2015年ERA-5全球再分析资料,对汉中地区典型暴雨发生前纬向风场变化及天气尺度瞬变波活动(Eliassen-Palm通量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瞬变波Eliassen-Palm(EP)通量特征分析为汉江流域暴雨潜势预报提供一个有利的参考指标;暴...
关键词:汉中地区 暴雨 瞬变波 EP通量 
我国前冬和后冬的划分及其气温的年际变异被引量:10
《大气科学》2020年第1期122-137,共16页韦玮 王林 陈权亮 刘毓赟 李珍 
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8YFC1506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21004;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项目QYZDY-SSWDQC024~~
基于我国762站均一化逐日平均和逐日最低气温数据集,对我国年最低气温的概率密度分布的分析表明,我国年最低气温的概率密度呈现清晰的双峰分布特征。进一步考察其原因发现东亚冬季风盛行期间我国年最低气温的分布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差异,...
关键词:前冬 后冬 同相演变 反相演变 定常波 瞬变波 
天气尺度瞬变波的结构特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2019年第6期00083-00085,91,共4页柳伊 
文中利用1980-2018年NCEP/NCAR的位势高度场再分析资料,以滤波后的位势高度均方差计算表征瞬变强度,选取多层位势高度,对北半球四季的天气尺度瞬变波结构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尤其对北太平洋风暴轴进行了重点研究。结果表明,天气尺度瞬变...
关键词:天气尺度瞬变波 风暴轴 年际变化 
强厄尔尼诺事件下2016年1月中国南方超级寒潮的动力学机制:瞬变波对大气长波异常的调制被引量:14
《大气科学学报》2016年第6期827-834,共8页施春华 蔡雯昳 金鑫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375047;91537213;41675039)
本文采用Plumb三维波活动通量和局地Eliassen-Palm通量诊断方法,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逐日再分析资料ERA-Interim,分析了超强厄尔尼诺背景下2016年1月下旬中国南方超级寒潮的动力学机制:瞬变波对大气长波异常的调制。前期2015年1...
关键词:南方寒潮 大气长波 瞬变波 阻塞高压 横槽 
瞬变波动力强迫对初夏至盛夏东亚高空西风急流变化的影响被引量:7
《大气科学学报》2013年第5期568-576,共9页董丽娜 张福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305079);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探讨了瞬变波动力强迫作用对初夏至盛夏急流北跳和急流中心西移的影响。结果表明,瞬变波的动力强迫作用有利于急流北跳的发生,但不利于急流中心西移的发生。通过分析年际尺度上初夏至盛夏急流变化的早晚与...
关键词:东亚高空西风急流 急流北跳 急流中心西移 发生早晚 瞬变波 EP通量 
北极海冰对2008年1月乌拉尔高压异常的影响被引量:7
《气候与环境研究》2013年第5期671-680,共10页韩哲 李双林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0906017;GYHY201006022
2008年1月我国南方发生了大范围的雨雪冰冻灾害天气,造成此次灾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乌拉尔高压异常的长期维持,而作为下垫面的海洋,2007/2008冬季环北欧海海冰异常偏少。观测资料合成分析表明,乌拉尔山地区出现高压异常与巴伦支海和喀拉...
关键词:海冰 乌拉尔高压异常 瞬变波 
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极端降水事件与天气尺度瞬变波活动的可能联系被引量:20
《大气科学》2013年第4期801-814,共14页陈海山 朱月佳 刘蕾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7BAC29B03;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青蓝工程"和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利用ERA40、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和长江中下游地区85站逐日降水资料,从大气内部天气尺度瞬变波的角度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极端降水事件进行了成因分析。研究发现瞬变波活动与极端降水的发生关系密切;冬季在两支急流并存的欧亚大陆上空...
关键词:极端降水 瞬变波 天气尺度 长江中下游 
中国冬季极端低温事件与天气尺度瞬变波的可能联系被引量:31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2年第12期1951-1965,共15页陈海山 刘蕾 朱月佳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编号:2007BAC29B03);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和"青蓝工程"和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PAPD)资助
利用NECP/NCAR再分析资料和中国743站逐日气温资料,从大气内部天气尺度瞬变波的角度对中国冬季极端低温进行了成因分析,发现瞬变波活动与极端低温的发生密切相关.首先,典型年的研究表明,1967年冬季较强的西风急流为瞬变波的传播...
关键词:极端低温 天气尺度 瞬变波活动 西风急流 
瞬变涡扰动法在极端天气事件预报中的应用被引量:5
《气象科技进展》2012年第5期44-48,共5页钱维宏 
实际天气图上的系统由多尺度波和多尺度涡组成。Rossby对天气预报的重大贡献是提出了大气长波。全球数值天气预报谱模式把观测大气变量分解成了若干尺度的数学波,而没有天气尺度的涡。大气变量物理分解可得到逐日气候波、行星尺度的瞬...
关键词:天气预报 大气长波 瞬变波 瞬变涡 
波包传播特征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移动的关系被引量:13
《气象学报》2006年第5期576-582,F0003,共8页宋燕 缪锦海 琚建华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2004CB418302);山西省气象局开放式研究基金(SX042002);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利用波包传播诊断方法,研究高频波波包传播特征与瞬变波和副热带高压北进南退的关系。波包传播的初步特征为冬季波包传播生命史长,一般为7—10 d,传播速度为2—10 m/s,中心强度可超过0.4,在中高纬度地区传播路径一般为先向东南移,后向...
关键词:波包传播 瞬变波 副高北跳和南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