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膜虫

作品数:195被引量:312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缪炜许静王伟袁冬霞冯立芳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四膜虫摄取与外排AuNPs和Au(Ⅲ)的差异及单细胞异质性分析
《环境化学》2023年第7期2163-2170,共8页张柳 吴琪 曲广波 史建波 江桂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976189)资助.
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导致其不可避免地对水环境造成污染.单细胞水生生物体内累积的纳米材料可能会沿着食物链/网向上传递,造成一定的环境风险.为了探究真实环境中的金属纳米颗粒及其溶解态金属离子对水生生物的影响,本文研究了在低剂量...
关键词:单细胞分析 生物累积 金属纳米材料 单细胞质谱流式 细胞异质性. 
牛至精油对嗜热四膜虫基因表达的影响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第1期121-129,I0006,共10页李文秋 张晶 罗帅 胡澈 陈瑛 缪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976208);武汉市应用基础前沿项目(2019020701011483).
牛至精油(Oregano Essential Oil,OEO)具有抗菌、杀菌、抑制寄生虫生长等功效.为了解牛至精油影响细胞生长的分子调控过程,对牛至精油作用下0 h和24 h的嗜热四膜虫的基因表达情况进行分析.高通量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对照组即未加入牛至...
关键词:牛至精油 嗜热四膜虫 转录组 差异表达基因 
双氢青蒿素对嗜热四膜虫的毒性效应被引量:4
《水生生物学报》2022年第7期1038-1044,共7页潘厚军 邓美玲 古欣婷 郑巧银 刘雨果 
广东省中医药局中医药科研项目(20202097);农业农村部渔用药物创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706);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B2019156);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803020045)资助。
以嗜热四膜虫(Tetrahymena thermophila)为试验对象,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DHA)以终浓度为0(对照组)、40、80、160和320μmol/L分别加入到嗜热四膜虫细胞培养液中,探讨双氢青蒿素对嗜热四膜虫的毒性作用。采用CCK-8法检测嗜热...
关键词:双氢青蒿素 细胞形态 线粒体损伤 氧化应激 毒性效应 嗜热四膜虫 
姜黄素对嗜热四膜虫的氧化应激、凋亡诱导及线粒体损伤作用被引量: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第3期394-401,共8页葸灵娟 张梦玘 林志康 赵宇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30371)。
以嗜热四膜虫为模式生物从氧化应激、凋亡及线粒体损伤作用探讨姜黄素的毒性效应,为姜黄素用药及生态安全提供依据.急性毒性实验:姜黄素(0.625、1.25、2.5μg/mL)作用四膜虫2 h,通过快速细胞分析仪计数细胞,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
关键词:嗜热四膜虫 姜黄素 细胞凋亡 线粒体 活性氧 
三种四膜虫全基因组N^(6)-甲基腺嘌呤比较研究
《水生生物学报》2022年第4期574-583,共10页王粟 柴小翠 张晶 杨文涛 袁冬霞 熊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72281)资助。
为了揭示N^(6)-甲基腺嘌呤(6mA)在近缘物种间的分布规律和物种进化过程中的变化,研究在分离2种四膜虫(Tetrahymena malaccensis和Tetrahymena pyriformi)大核的基础上,利用三代测序技术绘制了其全基因组单碱基分辨率6mA图谱,结合公共数...
关键词:全基因组 N^(6)-甲基腺嘌呤 比较甲基化组 保守基因 种特异基因 四膜虫 
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对四膜虫的生长抑制与氧化应激被引量:1
《广东化工》2022年第5期42-44,共3页马迪 弋国荣 高礼 
宁夏大学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Q202010749009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607087)。
目的:研究3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PAEs)对嗜热四膜虫的生长抑制作用及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方法:将嗜热四膜虫分别暴露于不同浓度的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30℃暴露24 h后,分别测定...
关键词: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嗜热四膜虫 生长抑制 酶活力 
CdSe/ZnS量子点对四膜虫的毒性研究被引量: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第6期815-821,共7页王志正 林志康 沈阳 赵宇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307031)。
氧化损伤作为量子点的毒性机制之一,是否能够解释量子点对四膜虫的毒性未见报道且值得关注,就量子点对四膜虫的毒性影响及可能的氧化损伤机制进行初步调查.首先通过TEM、DLS等对量子点的物化性质进行表征;然后通过存活率评价量子点的细...
关键词:CDSE/ZNS 氧化损伤 嗜热四膜虫 
4种中草药单体对嗜热四膜虫生长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4
《南方水产科学》2021年第6期66-73,共8页潘厚军 康佳磊 张德锋 常藕琴 任燕 王亚军 蒋俊贤 王琳 石存斌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803020045);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45);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A030313172)。
利用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活细胞计数、CCK-8细胞活力测定、抗氧化酶活力测定等技术,研究了青蒿素、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小檗碱(又名黄连素)等4种中草药单体对嗜热四膜虫(Tetrahymena thermophila)生长和凋亡的影响,为应用嗜热四膜...
关键词:中草药单体 嗜热四膜虫 细胞凋亡 半抑制浓度 氧化应激 
单细胞质谱揭示四膜虫对极低剂量纳米颗粒的摄入特征
《环境化学》2021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水生单细胞微生物的摄取是纳米材料进入食物网的重要途径之一.研究纳米材料在单细胞水生生物体内累积,对理解纳米材料在生态环境中的环境行为和生态毒理学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前期研究表明,暴露浓度是纳米材料生物累积过程中最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纳米材料 纳米颗粒 单细胞微生物 生物累积 食物网 单细胞水平 四膜虫 暴露浓度 
错配修复蛋白Tmlh1维持嗜热四膜虫细胞核的稳定性被引量:1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20年第10期1210-1219,共10页许静 杨茹霞 薄涛 王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1872224,31471999);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No.201901D111008)资助课题。
DNA错配修复(DNA mismatch repair,MMR)蛋白Mlh1和其它因子形成多种不同的复合物,在DNA复制后的MMR途径和减数分裂DNA重组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对Mlh1的功能并不完全清楚,进一步分析Mlh1在不同进化地位生物中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嗜热...
关键词:错配修复 纺锤体 异染色质体 嗜热四膜虫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