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重证据法

作品数:163被引量:436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叶舒宪谭佳公维军唐启翠张丽红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安外国语大学江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社会科学战线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再论四重证据法的证据间性——从巢湖汉墓玉环天熊图像看楚族熊图腾被引量:5
《社会科学战线》2015年第6期151-163,共13页叶舒宪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0&ZD100)
将四重证据法的各种证据之间的互阐作用,特别是作为图像叙事内部不同材料间的互证效应,概括为"证据间性"问题,以1998年安徽巢湖北山头1号西汉墓出土的罕见神熊与螭龙纹饰白玉环释读为例,发挥多种图像的系统化参照效应,尝试恢复原初的升...
关键词:玉环 天熊 楚王熊图腾 四重证据法 证据间性 
文学人类学的中国化过程与四重证据法——学术史的回顾及展望被引量:22
《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6期109-125,共17页叶舒宪 
文章从学术史视角回顾文学人类学的由来:作为现代以来文学研究史所催生的一种交叉学科的新研究范式,如何从19世纪中期以前的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研究),发展到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的比较文学,并在20世纪后期的跨学科潮流激荡之下拓展为...
关键词:文学人类学 文化阐释 三重证据法 四重证据法 本土文化自觉 
如何整体观和世界性——近现代人文学术转型中的证据法嬗变被引量:3
《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6期126-135,共10页谭佳 
基于把几次新史学革命理解为近现代知识分子对"传统—现代"转型所做的学术回应,笔者也将这些新史学革命中的方法论突破视为人文学术困境下的"证据法"嬗变。在此嬗变轨迹中,由于传统考据学缺乏社会意识形态的强制性约束,并且受自身矛盾...
关键词:世界性 整体观 四重证据法 
认知、证成与呈现——论人类学“四重证据法”被引量:6
《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6期136-141,共6页唐启翠 
文章尝试从哲学认识论上探寻"证据科学"的根脉与意义,揭示待证事项的证成与呈现依赖于"证据"的多寡、可靠性及其证明力,而某些"证据"被特别强调其意义生成过程,实际是人为性知识等级区分、排斥、认知与认同的过程。人类学四重证据法的...
关键词:四重证据法 认知概率 赞同程度 证据资质 证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