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证据法

作品数:71被引量:148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叶舒宪孟华朱仙林苏永前王伟臣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先秦黥刑的施刑位置与形态考论
《古代文明(中英文)》2025年第2期60-78,M0005,共20页鞠焕文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商周金文照片资料库建设与相关问题研究”(项目批号:19BZS016)阶段性成果。
黥刑是中国古代五种肉刑之一,文献中多有记载,但因为它是一种常用刑,古书中常只记其刑名而不记其施刑精准部位和形态。本文利用传世文献、出土实物和古文字材料,对文献阙载的先秦时期黥刑施刑的精准部位和具体形态进行考察。其施刑的精...
关键词:先秦 五刑 刻痕 黥刑 三重证据法 
试论饶宗颐甲骨学——读《殷代贞卜人物通考》札记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5年第2期116-118,共3页林绍勇 
饶宗颐教授兼取“甲骨四堂”治学的长处,在甲骨学领域卓然成家,是“四堂”之后的一代巨匠。饶宗颐先生注重基础材料的搜集与整理,较早搜罗海外甲骨材料,并主编《殷代贞卜人物通考》。《殷代贞卜人物通考》一书以贞人为纲,就甲骨卜辞作...
关键词:饶宗颐 贞卜人物 三重证据法 
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究竟在哪里?--运用“三重证据法”所作的重新考察被引量:1
《社会科学战线》2024年第7期177-190,共14页朱自强 
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9JZD036)。
对中国现代文学“起点”的判定,近30年来莫衷一是,众说纷纭,不仅分歧越来越大,而且逐渐向民初、晚清甚至向晚明延伸。这样的“众声喧哗”,很可能造成学术价值、学科价值的弥散,导致中国现代文学的根本性质越来越被遮蔽。总体而言,以往...
关键词:现代文学 “起点” 三重证据法 整体性 互动性 
民族考古学家汪宁生的治学方法——以“三重证据法”为例
《今古文创》2024年第18期71-74,共4页张翔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民族考古学诞生,而汪宁生是中国民族考古学的重要奠基者之一。汪宁生在中国古史、民族学、考古学的基础上,以及顾颉刚等人的影响下,形成了“三重证据法”。同时汪宁生也在写作和实践中运用“三重证据法”。而“三...
关键词:汪宁生 考古学史 三重证据法 
新时代高职教师职称制度建设现状调查:基于三重证据法被引量:2
《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3年第5期1-7,共7页王为民 
2022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题案例“中国科创”方向“破解校企合作‘壁炉现象’:A职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机制探索之路”(ZT-221047510);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学习分析视域下的大学生在线学习力模型构建与应用”(2020BJY011)。
利用具有三角互证功能的三重证据法,对高职教师职称制度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其主要成绩包括:基本建成“四层级、六环节”的评审组织流程,职称评审的内容设计日趋符合高职教育特点,职称评审方式方法呈现诸多基层首创特色,评审与聘任相...
关键词:三重证据法 高职院校 高职教师 职称制度 职称评审 “双师型”教师 
论点摘编
《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23年第4期137-137,共1页
“寡人”词义观念考与“2+1”三重证据法冯胜利上古君侯自称“寡人”,有解为“谦称”者,有解为“尊称”者;然而“寡”字之解何据?其所据之理又有何据?聚讼纷绘,迄无一是。今在王国维“二重证据法”基础之上提出三重证据法,从地下、地上...
关键词:三重证据法 谦称 二重证据法 冯胜利 论点摘编 尊称 寡人 词义 
三重证据法:沈从文物质文化史研究方法论被引量:2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43-47,共5页周斌斌 
沈从文物质文化史研究让实物、图像、文献三重史料相结合,被命名为“三重证据法”。王国维文物与文献相结合的“二重证据法”、鲁迅金石研究的考证方法都是其“三重证据法”的理论背景。沈从文长期与文物打交道的丰富实践直接促成“三...
关键词:沈从文 物质文化史研究 三重证据法 
佛教对中国古代家具紫檀用材的影响
《家具》2022年第6期90-94,62,共6页张胜杰 高伟霞 吕九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1YJC760017)。
通过对出土文物、图像、古代文献资料的查阅和紫檀文物等资料的比对、辨析、系统梳理与分析,探寻了佛教传入中国后,其与世俗文化广泛融合与深入交流这一过程是如何将紫檀这一珍贵材料带到中国,推动中国古人认识和利用紫檀,并对中国古代...
关键词:紫檀家具 佛教 三重证据法 中国古代家具 
“寡人”词义观念考与“2+1”三重证据法被引量:2
《中国语文》2022年第5期617-631,640,共16页冯胜利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者个人项目“皖派绝学中理必文献的发掘、整理与研究”(20VJXG038);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理论训诂学研究”(21HQ003)的资助。
上古君侯自称“寡人”,有解为“谦称”者,有解为“尊称”者;然而“寡”字之解何据?其所据之理又有何据?聚讼纷纭,迄无一是。今在王国维“二重证据法”基础之上提出三重证据法,从地下、地上及古人词义观念上证明“寡人”不是谦称,而是“...
关键词:寡人 二重证据法 同律互证 乾嘉理必 
饶宗颐的“三重证据法”及其实践——论饶宗颐古史研究的贡献
《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2022年第10期48-57,共10页陈民镇 
北京语言大学一流学科团队支持计划(项目编号:CF201901)的阶段性成果。
饶宗颐最初与古史辨派阵营有较多接触,后来他的古史观发生改变,转而反思疑古运动存在的问题。饶宗颐的古史研究,旨趣近于“罗王之学”,走的是“新证”一派的道路。在王国维“二重证据法”的基础上,饶氏将出土材料分为有文字材料与无文...
关键词:饶宗颐 古史 三重证据法 五重证据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