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达方式

作品数:188被引量:156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何其生程宗璋王重阳王福华王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上海市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法制与社会(旬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我国民事送达制度问题研究被引量:2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8年第25期35-36,共2页刘兆星 
民事送达制度是民事诉讼中的一项基础性诉讼制度,也是连接法院和当事人及诉讼参与人的一个桥梁,贯穿于整个诉讼过程中。在司法实践中,随着民商事案件大量的增多,法院"案多人少"的问题愈发凸显,"送达难"也成为制约人民法院审判质效的一...
关键词:民事送达制度 送达难 送达方式 
浅析民事缺席审判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5年第23期114-115,共2页刘婷婷 
现行民事诉讼活动中,被告缺席率一直很高,尤其是在财产类纠纷为主的合同纠纷领域。由于被告缺席,整个庭审过程中只有原告一方进行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对于证据的举证质证也只有原告一方进行单方面的陈述,法官对于证据的真实性、证明力...
关键词:缺席审判 质证调查 送达方式 
试论民事送达难的成因及对策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4年第34期107-108,共2页杨玲红 
基层人民法院普遍存在着"送达难"现象,送达效率低下、重复送达率和迟延送达率较高。本文拟从我国目前民事送达方式入手,研究当前司法实践中民事送达难的运行现状、成因及对策。
关键词:民事送达 送达方式 对策 
送达方式的完善——《示范法》与中国仲裁规则比较被引量:2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年第33期229-230,共2页李彩萍 刘爱玲 
仲裁文件的送达是顺利进行仲裁程序的基础,关系着其他仲裁程序的启动,对仲裁庭和当事人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送达方式的规定,《示范法》中的送达规定与我国仲裁实践是有一定出入的,我国的应完善和统一送达方式的规定,与国际接轨。
关键词:仲裁 示范法 送达方式 推定送达 
网上送达与正当程序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年第25期127-129,共3页罗兰 
网上送达作为一种新式的送达方式,能有效地解决国内外送达难的问题。它满足正当程序所需的基本要求,给与当事人适当的通知,赋予当事人程序参与的权利,如若运用不当,相反会违背正当程序,因此,本文在介绍网上送达这种新式送达方式的基础...
关键词:网上送达 正当性 诉讼程序 送达方式 
电子送达作为民事诉讼送达方式的思考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年第27期122-123,共2页叶立峰 
目前,我国审判执行实践中诉讼文书"送达难"问题突出。"送达难",成为制约人民法院审判执行工作质效的一大"颈瓶"问题,不仅打乱了法院正常的诉讼秩序,影响到案件的及时审结,而且妨碍了另一方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及时行使和实体权利的维护。...
关键词:电子送达 “送达难” 诉讼秩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