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送达

作品数:71被引量:181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刘松尉蔚王福华廖永安唐震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黑龙江大学湘潭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重庆三峡学院学报》《法商研究》《民事程序法研究》《铜陵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在线民事送达的实施
《西部法学评论》2022年第5期91-100,共10页王庆宇 
民事送达的核心任务是实现法院和受送达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在线民事送达具有提高送达效率和保障司法公正的功能,其适用不需要以已经实施线下送达为前提。为了能够完成民事送达的核心任务,在符合条件时完全可以优先适用在线民事送达。实...
关键词:在线民事送达 送达效率 司法公正 实施条件和方式 瑕疵处理 
人工智能技术引入民事送达的“双相障碍”及其因应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161-164,共4页冉一冰 
在现有的民事诉讼实践之中,存在着人工智能的极度高效和极度低效的“双相障碍”,极度高效表现为在网络安全的整体环境下径行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可能导致的网络安全隐患,更表现为在推进人工智能建设的过程之中,法院由于过分倚重社会技术力...
关键词:人工智能技术 民事送达 “双相障碍” 效率与权威 
探析司法实践中提高民事送达效率的路径
《中国审判》2021年第23期100-103,共4页李俊慧 
送达是民电案件审理过程中的重要程序性事项,是保障人民法院依法公正审理民事案件、及时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基础。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司法需求的提高,送达问题已成为制约民事审判公正与效率的瓶颈之一。基层法...
关键词:基层法院 民事审判 公正与效率 民事案件 司法需求 司法实践 案件审理 民事送达 
人工智能技术引入民事送达的“双相障碍”及其因应被引量:1
《长江论坛》2021年第4期88-96,共9页赵婷 
2019年度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共享经济法律规制理论基础研究”(项目编号:19SFB2048)。
目前,民事诉讼实践存在着人工智能的极度高效和极度低效的“双相障碍”。前者表现在网络安全整体环境下径行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可能导致的网络安全隐患,更表现在推进人工智能建设的过程中,法院由于过分倚重社会技术力量;后者体现在高效之...
关键词:人工智能技术 民事送达 “双相障碍” 
民事送达流程化制度构建
《人民司法》2021年第10期81-87,共7页杨颖 
随着民事案件数量的增长,我国法院全责型民事送达制度导致的送达难问题越来越突出。我国民事送达制度对法院的要求极为严苛,对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在送达方面的义务很少涉及。从经济学分析,现有司法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当事人阻...
关键词:诉讼参与人 司法效率 司法权威 送达制度 滥用诉权 制度构建 民事案件 诉讼权利 
民事送达的目的观转向与制度修正--从偏重通知义务履行到保障受通知权的并重被引量:9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20年第5期88-97,共10页曲昇霞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7BFX051)“民事诉讼当事人辩论权保障研究”。
我国现行民事送达制度目的定位偏差,立法供给不足,造成程序推进和当事人权利保障的失衡,是"送达难"产生的主因。在尊重当事人主体性的现代民事诉讼中,保障当事人辩论权的行使应成为送达的根本目的。以当事人本位取代现有的职权本位重塑...
关键词:民事送达 送达目的观 辩论权 通知义务 
浅论我国司法实践中的民事送达
《中国审判》2020年第15期96-99,共4页乔方 
作为我国民事诉讼程序基本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将关于民事送达制度的相应法律条文安排在第一编总则篇第七章,共涉及九个条文,自第八十四条至第九十二条。《民事诉讼法》将送达制度规定在第二编审...
关键词:审判程序 《民事诉讼法》 民事诉讼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送达制度 民事送达 司法实践 基本法 
民事送达引入“委托当事人送达”机制探析被引量:1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120-134,共15页杨凯 徐晓璐 
司法部2017-2019年国家治理与法学理论重点课题“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及其评价标准研究”(2017SFB006)的阶段性成果。
当事人及社会公众在民事送达实务中的种种非理性行为,根源在于其固有的思维偏见导致了外部行为的偏差。透过送达难的表象深刻剖析,职权主义色彩浓厚、送达方式适用混乱、诉讼角色心理定式、法律意识相对淡薄是造成当前民事送达认知"共...
关键词:民事送达制度 委托当事人送达 职权主义 当事人辅助送达 送达认知 
互联网时代民事送达电子化路径探析被引量:2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96-100,106,共6页马俊骏 
分析电子送达制度在实践过程中的困境后,发现"职权主义"与"当事人主义"的理念冲突是导致电子送达制度一直无法取得理想效果的主要原因。实现民事送达电子化,变电子送达中的"当事人主义"为"职权主义"并建立电子送达地址查询互动机制,对...
关键词:民事送达电子化 职权主义 当事人主义 互联网技术 
民事送达的现状及理性突破
《河北农机》2020年第4期93-94,共2页曹会敏 
民事送达制度作为诉讼过程中的法律文书流通环节,在讼诉当事人之间、诉讼当事人与人民法院之间起着联通作用,这一环节如果打不通,则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将无法得到保障,法院将无法实施以审判主体的身份维持司法的公平、公正与正义。相关立...
关键词:民事送达 电子送达 理性突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