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本《伤寒论》

作品数:48被引量:10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钱超尘杨金萍王振国郑丰杰李宇航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山西省中医院天津中医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河南中医》《中华中医药杂志》《时珍国医国药》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宋本《伤寒论》中大黄“酒洗”考辨被引量:3
《中医杂志》2023年第16期1627-1631,共5页李明 丁艳亭 陶晓华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C1709200、2019YFC1709201)。
通过梳理相关古籍文献并结合现代研究成果,对宋本《伤寒论》中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与抵当汤中大黄“酒洗”的沿革与机理进行探析。认为三承气汤与抵当汤中的大黄在唐代以前均以生品直接使用,在宋本《伤寒论》中开始“酒洗”...
关键词:大黄 酒洗 炮制 《伤寒论》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伪本新证被引量:3
《中医文献杂志》2021年第3期1-5,14,共6页钱沛涵 钱超尘 杨东方 
北京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项目“中医古籍整理研究—以《域外中医古籍丛书》为核心”(2019-JYB-TD017)。
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出现了三部《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长沙古本《伤寒杂病论》、涪陵古本《伤寒杂病论》,其中以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的影响最为广泛。本文就前贤时彦很少论及的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中的两个...
关键词: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 宋本《伤寒论》 辨伪 章太炎 王叔和 林亿 张绍祖 
《神农本草经》与宋本《伤寒论》茱萸类药考辨被引量:7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1年第3期484-487,共4页杨金萍 李怀芝 冯诗瑶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划(2007CB512601)-中药药性理论相关基础问题研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507006)-中医药传统知识与技术挖掘示范研究。
汉代茱萸类药有茱萸、藙、山茱萸,通行本《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与宋本《伤寒论》《金匮要略》茱萸类药存在错简及名实混淆情况。原始《本经》“茱萸”被后人改为“吴茱萸”:汉代及汉以前无“吴茱萸”的称谓,晋唐方书“茱萸”与...
关键词:《神农本草经》 宋本《伤寒论》 茱萸 吴茱萸 考辨 
对宋本《伤寒论》23条、25条原文之浅见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年第17期277-277,279,共2页沈汉 
《伤寒杂病论》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原书经战乱散佚不全,后经王叔和将原书伤寒部分搜集整理成册,名为《伤寒论》.由于《伤寒论》成书年代久远,流传版本众多,后世医家辗转誊抄,难免失误.自方有执首开"错简重订"之风以来,历代医家对书...
关键词:伤寒论 第23条 第25条 
《伤寒论》厥阴病篇疏疑--纪念李克绍先生诞辰110周年被引量:7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年第5期517-521,共5页李心机 
李克绍教授早在40年前就已经指出“读《伤寒论》的厥阴篇,首先必须分清什么是厥阴病,什么是一般伤寒”,并指出厥阴病篇中标明为厥阴病的只有4条。赵刻宋本厥阴病篇中附的“厥利呕哕”既不是厥阴病,也不属于厥阴病篇。成无己抹掉“厥利...
关键词:李克绍 厥阴病 厥利呕哕 赵刻宋本《伤寒论》 《金匮玉函经》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篇 《注解伤寒论》 
谈宋本《伤寒论》原文的398条与808条被引量:1
《河南中医》2020年第6期811-814,共4页郑丰杰 李宇航 
教育部中医“四大经典”优秀教学团队项目(08td021);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名师培育计划项目(JZXF-2019-36)。
宋本《伤寒论》共10卷22篇,原文共计808条。前4篇原文共计122条,其中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3篇,虽然多被认为是王叔和采摭群书,附以己意而成,然"辨脉法"与"平脉法"作为脉法总论,"伤寒例"作为外感热病学概论、伤寒辨证之规范,其内容不...
关键词:宋本《伤寒论》 《伤寒论校注》 张仲景 
宋本《伤寒论》学术小史被引量:4
《环球中医药》2020年第6期1105-1107,共3页王翠翠 杨东方 杨兴亮 
北京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项目(2019-JYB-TD017),北京中医药大学基本科研项目(2019-JYB-XS-040)。
宋本《伤寒论》作为当今学者研究《伤寒论》的重要版本之一,受到学术界的普遍重视。回顾其学术发展,自赵开美翻刻宋本《伤寒论》后,其后较长时间内并不受国内医家重视,论及版本者寥寥无几,直至清末,宋本研究仍处空白。而与此时代相应,...
关键词:《伤寒论》 赵开美 流传日本 钱超尘 学术史 
宋本《伤寒论》十卷二十二篇“397法”考辨被引量:3
《国医论坛》2020年第2期1-5,共5页李登岭 赵红霞 李乔 
目的:探讨宋本《伤寒论》"397法"之条目计数及法条实质。方法:通读《仲景全书·伤寒论》影印本复印件及参阅其他版本,对"397法"进行分类、统计,并辨析法条的实质。结果:"397法"是宋本《伤寒论》特定称谓,其分类包括提纲"法"条、正文"原...
关键词:《伤寒论》 397法 张仲景学术学说研究 
日本江户时期学者研究宋本《伤寒论》简史被引量:2
《中医药导报》2020年第2期35-37,共3页王翠翠 杨东方 杨兴亮 李孟慧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本科研(科研创新团队)项目(2019-JYB-TD017),项目名称:中医古籍整理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基本科研(在读研究生)项目(2019-JYB-XS-040),项目名称:钱超尘伤寒论学术之研究。
围绕江户时期冈岛玄提对宋本《伤寒论》的首次刊刻,山田正珍、浅野元甫对宋本的深入挖掘,以及汉方考证派医家丹波家族及森立之、堀川济等学者对宋本的考证与推崇进行简要论述,以期展现宋本《伤寒论》的兴起过程,并借鉴日本汉方医学的考...
关键词:伤寒论 赵开美 江户时期 汉方医学 简史 
唐、宋本《伤寒论》中半夏用“升”和“两”换算关系的探讨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9年第6期392-392,共1页魏康康 廖江铨 杜金行 
《伤寒论》中半夏、芒硝、吴茱萸、薤白等药材均存在用量描述方法的不一致,尤其是使用容量单位计算用量的药物,因受药材质地、大小甚至干湿程度等影响,而无法精确真实用量。我们通过对比唐本《伤寒论》(孙思邈记载)和宋版《伤寒论》(赵...
关键词: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伤寒论》 容量单位 孙思邈 计量单位 换算关系 干湿程度 吴茱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