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玉函经》

作品数:19被引量:4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李永贵沈澍农梁永宣马廷刚李心机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医药导报》《中医药文化》《国医论坛》《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金匮玉函经》汤剂剂型效应的隐喻分析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4年第5期633-638,共6页闫思远 赖敏 贾春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2074582)。
剂型与功效的关系是中医药剂型研究的重要内容,但关于古代医家如何认识汤剂的功用特性却缺少系统的分析。通过分析《金匮玉函经》中所载应用汤剂的优点与效果,可以发现古人对汤剂疗效的认识除了源于医疗实践以外,还通过水的特性来理解...
关键词:金匮玉函经  汤剂 隐喻认知 
《伤寒论》与《金匮玉函经》方药对比研究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3年第12期5963-5966,共4页朱石兵 沈澍农 
全国高校古委会直接资助项目(No.194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No.17ZDA332)。
《伤寒论》与《金匮玉函经》“同体而别名”,二书流传经历全然不同。《伤寒论》流传广,研究者众多;《金匮玉函经》自宋臣整理后流传不广,渐次失传,元明时期几乎没有医家亲见该书,直至清康熙年间才重新传世。二书虽为“同体”,但在篇名...
关键词:《伤寒论》 《金匮玉函经》 版本 方药 对比研究 
张仲景“可”与“不可”篇章节命名考被引量:2
《中医学报》2021年第8期1802-1805,共4页姚鑫 黄作阵 
2018年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LSB002);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9-JYB-XS-038)。
本文对张仲景“可”与“不可”篇5个古传本的章节命名进行文献研究,探究其命名变化的形式、原因及诸版本之间的关系。章节命名大致经历了从“病某某证”到“辨某某病形证治”再到“辨某某病脉证并治”这3个主要阶段。从“病某某”到“...
关键词:《伤寒论》 《伤寒杂病论》 《辨伤寒》 《金匮玉函经》 《脉经》 “可” “不可” “证” “形证” “脉证” “忌宜” 
《伤寒论》厥阴病篇疏疑--纪念李克绍先生诞辰110周年被引量:7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年第5期517-521,共5页李心机 
李克绍教授早在40年前就已经指出“读《伤寒论》的厥阴篇,首先必须分清什么是厥阴病,什么是一般伤寒”,并指出厥阴病篇中标明为厥阴病的只有4条。赵刻宋本厥阴病篇中附的“厥利呕哕”既不是厥阴病,也不属于厥阴病篇。成无己抹掉“厥利...
关键词:李克绍 厥阴病 厥利呕哕 赵刻宋本《伤寒论》 《金匮玉函经》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篇 《注解伤寒论》 
《金匮玉函经》流传考被引量:1
《中华医史杂志》2020年第1期28-32,共5页朱石兵 付阳 沈澍农 
《金匮玉函经》与《伤寒论》同体而别名,经北宋治平年三年(1066)校正医书局整理得以传世。目前学界所用的《金匮玉函经》是清代陈世杰本,系陈世杰从清代学者何焯处得手抄宋本后校讹整理,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刊行。通过检索从1066年至1...
关键词:《金匮玉函经》 宋本《金匮玉函经》 《伤寒论》 
敦煌卷子S.202与传世本《金匮玉函经》异文举隅被引量:2
《中医药导报》2019年第11期18-21,共4页赖雪瑜 王育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BZS174)
从研究写本原卷的角度出发,将敦煌卷子S.202与传世本《金匮玉函经》逐字对照,通过版本校勘的方法,全面搜集所有异文,力求从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的角度对其进行分类、举例探讨。
关键词:敦煌卷子S.202 金匮玉函经 异文 训诂 
S.202:《金匮玉函经》的古传本被引量:5
《敦煌研究》2018年第4期89-99,共11页沈澍农 
国家级重点学科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史文献学科资助;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7ZDA332);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项目(10JHQ044)
与敦煌医药卷子S.202相对应的源文献,日本学者主张是《金匮玉函经》,中国学者多主张是《伤寒论》。从内容的有无、避讳的异同、文本的出入三方面作详细考察,可以确认S.202应属《金匮玉函经》古传本。并且,从避讳情况考察,首次确定了S.20...
关键词:敦煌医药卷子 S.202 金匮玉函经 伤寒论 避讳 
《金匮玉函经》中大柴胡汤证及大柴胡汤方探析被引量:2
《国医论坛》2018年第2期1-3,共3页李登岭 李乔 李好 
目的:探讨《金匮玉函经》中大柴胡汤证和小柴胡汤证之间的关系为同属少阳病本证,以及大柴胡汤无通里攻下之用的学理。方法:列述并分析《金匮玉函经》中"三阳三阴"病形证治篇条文,计算大柴胡汤方每剂、每服含大黄的量,对其同时代同医书...
关键词:《金匮玉函经》 大柴胡汤证 通里攻下 
《东医宝鉴》引用的仲景文献分析与研究被引量:4
《中医药文化》2016年第2期40-49,共10页李敏 梁永宣 
参考朝鲜医著《东医宝鉴》引用的仲景文献,比较今本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金匮玉函经》等内容,并对既往研究中提及的仲景佚文进行再次确认。分析《东医宝鉴》所引仲景文献的著录方式、引文特点,从而探讨、还原《东医宝鉴》编纂...
关键词:《东医宝鉴》 张仲景 《伤寒论》 《金匮要略》 《金匮玉函经》 
《脉经》卷七(八)与《金匮玉函经》为同-版本考释
《中医学报》2014年第B12期73-74,共2页吴忠文 聂伟 李永贵 吴学珍 刘少先 廖士桂 
本文是根据《脉经》与《金匮玉函经》两书的著者、撰次人所在时代、文字、目录、内容等多方面渊源关系为考释目标和目的.方法是以王叔和所著《脉经》中卷六、七、八和九(部分)了解到,他在搜集整理和学习《金匮玉函经》原始稿本的过程...
关键词:《脉经》 《金匮玉函经》 王叔和 张仲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